搜索到1643篇“ 早古生代“的相关文章
- 赣南早古生代城坑岩体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 2025年
- 为了解赣南早古生代花岗岩形成的地质背景,对赣南城坑岩体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城坑岩体主体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局部变形较为发育,主要由碱性长石、中长石、石英和铁质黑云母组成,副矿物主要有榍石、磷灰石、独居石和锆石。该岩体为低演化的I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53~449 Ma,早于加里东期花岗岩峰期年龄(440 Ma),为早古生代造山带早期岩浆产物,主要来源于元古代地壳部分熔融,且岩浆源区存在较明显的幔源岩浆贡献。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城坑岩体可能形成于早古生代洋陆俯冲背景下的壳-幔相互作用。
- 曹明轩张德富张德富龚良信钟文王先广
- 关键词:I型花岗岩早古生代
- 甘肃大道尔吉蛇绿岩岩石成因及其对南祁连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约束
- 2025年
- 【研究目的】南祁连大道尔吉地区赋存有著名的蛇绿岩型中型铬铁矿矿床。为进一步限定大道尔吉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研究方法】对大道尔吉蛇绿岩堆晶岩系内的辉橄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析,对辉橄岩和均质辉长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辉橄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年龄主要集中在471~420 Ma,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60±15 Ma(MSWD=3.8),限定了大道尔吉蛇绿岩形成年代为中奥陶世晚期。辉长岩属于亚碱性中的低钾拉斑系列,辉橄岩与辉长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U、Sr),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Zr、Hf),且具有明显的Th负异常。辉长岩表现为轻稀土元素略富集的近平坦型,δEu具有轻微正异常。全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辉长岩是受俯冲流体交代作用所导致的亏损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经过20%~30%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源区可能经历了地壳的混染作用。进一步推测,辉橄岩中较老锆石可能源于受壳源物质混染的岩浆源区。【结论】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南祁连大道尔吉蛇绿岩形成于中奥陶世晚期柴北缘洋俯冲作用所导致的弧后盆地拉张环境,并被归属为俯冲带(SSZ)型蛇绿岩,同时也为南祁连早古生代存在俯冲消减阶段提供了新的证据。
- 冯鹏宇任文秀谢奋全丁仨平黄增保黄增保
- 关键词:早古生代蛇绿岩辉长岩锆石U-PB年龄
- 粤北下庄铀矿田早古生代岩浆岩的发现及勘查意义
- 2025年
- 华南地区南岭一带贵东岩体东部是国内重要的铀矿成矿区,区内粤北下庄铀矿田是国内首个由国内团队发现的花岗岩型铀矿田。该矿田已发现的产铀岩体成岩时代主要集中于印支期,前人勘查也主要集中在印支期花岗岩分布区,本次研究旨在评估新发现的矿田东部外围地区冬瓜岭岩体的成矿潜力。本文查明了冬瓜岭岩体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并与区域主要成矿岩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冬瓜岭岩体属于加里东期形成的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其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上产铀花岗岩体相似,指示冬瓜岭岩体内部及其与寒武纪地层侵入接触边界外围有较好的铀矿找矿勘查远景。经找矿靶区优选,划定102-石角围断裂带和新桥-下庄断裂带夹持区为“攻深”靶区,有效深度为-500 m以下,将冬瓜岭岩体内部及坪田盆地区定为“探新”靶区,并划定出1个“早期高温铀矿化勘查区”,有望大大拓展下庄矿田的找矿空间。
- 冯志军薛传东李国孙俊杰巫建华胡飞
- 关键词:花岗岩型铀矿靶区优选下庄铀矿田
- 北非地区Ghadames盆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北非地区Ghadames盆地已成为中国海外油气勘探与项目投资的重点盆地之一,对其早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特征的准确认识是进一步勘探的基础,也是建立盆地早期构造与沉积演化过程的关键。以Gha dames盆地早古生界为研究目标,利用岩心、地震与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开展古地貌恢复,对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Ghadames盆地早古生代共发育4种沉积体系: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浅海。早中寒武世,阿瓦隆地体向波罗的板块漂移,原特提斯洋初步扩张,形成活动大陆边缘,盆地以陆相沉积为主;奥陶纪,盆地经加里东运动初步形成台内隆坳格局,Ghadames盆地西部和北部大范围剥蚀,冰川大规模出现,发育冰碛岩;早中志留世,古特提斯洋持续扩张,海平面不断上升,盆地北部发生大规模海侵,以浅海沉积环境为主,广泛发育放射性页岩与泥岩,是区域内重要的烃源岩与盖层;泥盆纪,海西运动使区域整体抬升,盆内海域范围减小,以陆相沉积为主。在此基础上,建立Ghadames盆地早古生代特提斯洋演化背景下的海陆过渡沉积模式,可为研究区下一步勘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张忠民李依霖郑乃熙曹喆吕雪雁李宗峰孙润明夏昌盛李磊李磊宿宇驰张浩飞冯志强冯志强季汉成
-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早古生代
- 下扬子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环境演化
- 2024年
- 【目的】早古生代下扬子地区发育巨厚的碳酸盐岩沉积序列,是油气资源和地热资源有利的潜在储层。2021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苏北盆地钻探的苏热1井在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成功探获高温干热岩型地热资源,首次发现并证实苏北盆地蕴藏丰富的干热岩资源,这一发现使得一直以来缺乏研究的苏北盆地早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和沉积环境演化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方法】对苏北盆地苏热1井钻孔岩心和南京宁镇山脉地区三条野外露头剖面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开展了详细的沉积微相分析,重建了其沉积环境演化,以期为研究区干热岩勘探提供关键的基础地质资料。【结果】根据碳酸盐岩岩性、岩石结构、颗粒组成、生物组合以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将苏热1井钻孔岩心和南京宁镇山脉地区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划分为13种沉积微相,主要为潮坪和高能浅滩沉积环境,古水深无明显变化。寒武系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主要为含灰粉晶白云岩(MF1)、粉晶白云岩(MF2)和纹层状粉晶白云岩(MF3),局部见窗格藻黏结白云岩(MF4)、细晶白云岩(MF5)、含灰细晶白云岩(MF7)、角砾白云岩(MF8),缺乏化石,但见纹层结构、鸟眼构造、窗格孔构造等,指示主要为潮间上部和潮上带下部沉积环境。下奥陶统仑山组下部和红花园组主要为云质似球粒灰岩(MF6)、残余砂屑白云岩(MF9)、白云石化鲕粒灰岩(MF10)、残余鲕粒白云岩(MF11)、砂屑灰岩(MF12)和海百合茎鲕粒灰岩(MF13),指示高能浅滩沉积环境。【结论】寒武系幕府山组、炮台山组和观音台组以潮间带环境为主,而下奥陶统仑山组下部和红花园组以浅滩环境为主,古水深相对变深。下扬子地区寒武系观音台组是未来干热岩储层勘探的有利靶区。
- 陈臻王丽娟李娟何佳伟杨用彪邓涛关俊朋龚海艇胡修棉
- 关键词: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微相沉积环境
- 白乃庙-吉中造山带东段早古生代地层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 2024年
- 白乃庙-吉中造山带中的诸多前寒武纪地体是否属于同一个微陆块一直存在着争议,由此制约了对该造山带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其中微陆块基底构造亲缘性的认识。对造山带东段吉林南部头道沟组的野外观察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地层形成时代为631~460Ma,是长春-延吉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白乃庙-吉中造山带东、西两段前寒武纪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和εHf(t)值均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同时造山带不同地区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模式年龄和全岩Nd同位素年龄均具有很好的对应性,表明卷入该造山带的前寒武纪地体曾同属于一个微陆块;白乃庙-吉中造山带内的下古生界中存在大量泛非期碎屑锆石(~600Ma),结合造山带与冈瓦纳大陆的前寒武纪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和εHf(t)值的高度吻合性,我们认为该造山带中的微陆块可能来自于冈瓦纳大陆,但其在冈瓦纳大陆中的位置与中亚造山带东段的其他地块(额尔古纳、兴安及布列亚-佳木斯-兴凯地块)相距较远。
- 那福超付俊彧付俊彧孙巍宋维民伍月孙巍
- 关键词:碎屑锆石冈瓦纳大陆
- 华夏造山系元古宙-早古生代洋板块地层分布与演化被引量:5
- 2024年
- 本文按洋板块地层理论与方法,系统收集和梳理了华夏造山系元古宙-早古生代与洋壳生成扩张和俯冲消亡遗存的洋壳残块和洋盆建造(称之为洋板块地层)共96处,均有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控制,主要包括洋脊、洋岛和洋内弧3类洋壳的火成岩建造,以及海山、远洋深海和海沟3类洋盆内的沉积建造。本文还对洋盆汇聚俯冲的直接产物-陆缘弧和叠加在裂离地块上的火山弧建造(非洋板块地层)系统收集梳理了85处,其中59处有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控制,26处无测年与地球化学分析,但有实测剖面控制。笔者对上述181处中的39处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和相关样品采集与分析。在上述所获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以图解形式展示了华夏造山系元古宙-早古生代主要洋板块地层分布与构造演化历程。横向上将华夏造山系划分为江绍-郴州-钦防对接带(主要含陈蔡-龙游、神政桥-神山、鹰扬关和糯垌4个含蛇绿岩残块增生楔,以及绍兴-兰溪增生弧和钦防残余洋盆)、武夷-赣州多岛弧盆系(主要含罗霄弧、赣州弧间盆地、北武夷弧和南武夷弧以及南平-宁化构造混杂岩带)和东南沿海多岛弧盆系(主要含龙泉-政和-大埔、贵子-石窝2个含蛇绿岩残块增生楔,以及伴生的云开地块-弧、粤南弧-弧背盆地和东南沿海地块);纵向上据洋板块地层和相关火山弧时空分布,从老至新划分出华夏造山系(华南洋)的7个构造演化阶段:(1)约1800~1200 Ma,洋盆拉张形成期;(2)约1200~820 Ma,洋盆扩张与汇聚转换期;(3)约820~635 Ma洋盆汇聚俯冲、弧-弧和弧-陆增生峰期;(4)约635~541 Ma洋盆汇聚与扩张转换期;(5)约541~458 Ma洋盆扩张期;(6)约458~443 Ma洋盆汇聚俯冲、弧-陆增生峰期;(7)约443~420 Ma洋盆关闭与陆-陆碰撞、残留洋(海)期。
- 张克信何卫红徐亚东王丽君牛志军邢光福王嘉轩徐德明赵希林宋芳寇晓虎
- 关键词:火山弧元古宙早古生代
-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构造分异类型与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构造分异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导致均一地表出现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与构造起伏,是地球内动力(构造应力、热、重力等)、外动力(气候、全球海平面、水体等引起的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甚至地外事件(星际空间等天文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克拉通是岩石圈的基本构造单元,具有厚度大、长期稳定的特点;但克拉通的内部与边缘常常出现多类构造分异作用,剖析这种构造分异对于了解克拉通的构造活动性以及克拉通盆地的成因、演化与矿产赋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的构造分异作用,在大量高精度反射地震、钻井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识别了构造分异的类型,厘定了构造分异的分布特点。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构造分异体现在其“面”或“体”的变化上,“面”的变化如形成地层不整合面(超覆、削截、下切等)、断层面(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等)等,“体”的变化如出现前积体、生物礁(生物滩、生物丘)、底辟(盐或岩浆)等;这些构造分异类型在空间上组合可以形成断阶带、裂陷槽、叠加隆起等多种样式,随时间演化构造分异可以在所形成的被动大陆边缘、前陆、叠合坳陷等不同类型盆地中发生继承、新生或改造,出现更为复杂的叠加结构样式;该盆地早古生代的构造分异作用形成了寒武系底界、寒武系顶界,奥陶系顶界等三大不整合面,伊盟、乌审旗、庆阳、吕梁等四个古隆起,以及富平-洛川、神木-清水河、定边等三个裂陷带,隆起带与裂陷带分布于不同时期原型盆地的不同构造位置,相间发育。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的构造分异对下古生界的源、储发育及其组合、油气生-运-聚作用与油气藏分布等有重要影响,目前在奥陶系顶界不整合面风化壳已发现靖边万亿方大气田,在盆地中东部的马家�
- 何登发牛小兵郑娜刘新社毛丹凤包洪平邹松魏柳斌成昌宇
- 关键词:早古生代大油气田鄂尔多斯盆地
- 南秦岭早古生代碱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 2024年
- 南秦岭地区在早古生代经历了大规模且持续性的碱性岩浆活动,其丰富的碱性岩石记录为探索深部地幔物质组成、壳内岩浆演化过程以及地球动力学演化机制提供了珍贵的地质载体。文章基于团队近期对于区域上典型碱性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和成因机制探讨,旨在对南秦岭早古生代碱性岩浆的源区和演化过程进行全面地约束。南秦岭早古生代碱性岩石类型主要包括一套成分从碱性玄武质向粗面质变化,呈双峰式分布的碱性火山-侵入岩组合,以及少量与碱性硅酸岩(角闪辉石岩、正长岩)-碳酸岩共生杂岩体。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显示这些碱性岩具有相同的地幔源区,其中演化程度较低的镁铁质端元记录了南秦岭早古生代交代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事件,交代介质主要为硅酸盐熔体。演化程度较高的碱性岩端元(粗面-正长岩、碳酸岩)来源于初始镁铁质组分的岩浆分异过程,其中粗面-正长岩类主要受到以长石和单斜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控制。中生代热液交代过程主要记录在北大巴山东部和武当地块西南缘的早古生代碱性岩体中,热液交代作用促进了碳酸岩杂岩体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成矿。副矿物年代学和独居石Nd同位素特征反映了热液可能形成于岩体本身的再活化事件,晚三叠世秦岭地区的造山运动可能对此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 赖绍聪杨航张方毅
- 关键词:早古生代南秦岭源区性质岩浆分异
- 南阿尔金早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 2024年
- 南阿尔金早古生代洋陆转换作用的极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深俯冲陆壳的折返作用缺少详实的岩石学证据.本文对茫崖北杂岩体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物质来源及成岩时的构造环境,揭示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岩浆活动响应.研究表明,南阿尔金458~420 Ma花岗岩的εHf (t)和tDM2具有相似的变化范围,显示高碱、富钾、低钛、贫铁等钾玄质岩石特征,指示其相似的物质来源和岩浆源区.458~453 Ma花岗岩是深俯冲陆壳断离并折返至上地壳后经历减压熔融的产物,451~420 Ma花岗岩是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幔源岩浆底侵下地壳的产物.因此,南阿尔金深俯冲陆壳的折返作用在<453 Ma已经完成,造山带在<451 Ma进入造山晚期的后碰撞环境.
- 徐楠吴才来赵苗苗刘畅
- 关键词:早古生代折返后碰撞岩石学
相关作者
- 张建新

- 作品数:192被引量:2,851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柴北缘 榴辉岩 早古生代 北祁连 俯冲
- 于胜尧

- 作品数:74被引量:833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柴北缘 早古生代 变质作用 地质意义 深熔作用
- 李才

- 作品数:516被引量:2,528H指数:3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羌塘中部 青藏高原 糖尿病 羌塘 地球化学
- 裴先治

- 作品数:240被引量:2,044H指数:36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西秦岭 地球化学 东昆仑东段 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
- 李三忠

- 作品数:431被引量:4,398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俯冲 中生代 新生代 燕山期 造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