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9篇“ 早侏罗世“的相关文章
- 藏东怒江峡谷蛇绿岩:早侏罗世拉萨地块被动陆缘俯冲起始的记录?
- 2025年
- 藏东怒江峡谷蛇绿岩的时代和成因一直不明,是隶属于新特提斯还是古特提斯缝合带存在争议.本文查明左贡县地巴、友巴蛇绿岩形成于190~185Ma,为SSZ型,隶属于新特提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蛇绿岩中堆晶岩的母岩浆可能为玻安质,其地幔源区受到俯冲流体和含古老地壳成分的俯冲沉积物熔体的交代作用.进而提出:班公湖-怒江洋盆于早侏罗世(195~184Ma)发生俯冲起始,向拉萨地块之下俯冲,俯冲起始在2000余公里长度同时发生,在拉萨地块北缘形成了同时期的岛弧花岗岩;班公湖-怒江早侏罗世蛇绿岩代表拉萨地块北侧被动陆缘俯冲起始阶段的弧前大洋岩石圈残片;俯冲起始可能由Pange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伴随的全球板块急剧重构诱发形成.
- 钱青孙宝璐董飞羽
- 关键词:早侏罗世超大陆裂解
- 菖蒲盆地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古地磁研究——对华南晚中生代岩浆热液重磁化与铀成矿的启示
- 2025年
- 准确厘定中生代东亚陆块群的古地理位置,是重建盘古大陆古地理轮廓和古气候模式的关键基础.由于缺乏可靠的火山岩剩磁记录以及普遍存在的重磁化,华南地块早侏罗世的古地理位置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选择华南菖蒲盆地早侏罗世火山岩,开展了详细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古地磁学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揭示菖蒲组的同位素年龄为196.4±0.7 Ma.系统热退磁实验分离出三组剩磁分量,其中低温分量为现代黏滞剩磁;从9个采点中获得一组中间分量,全部为正极性,褶皱检验显示其为褶皱后获得的次生剩磁;从17个采点中获得一组呈对趾分布的特征分量,通过了C级倒转检验.虽然正交投影图上特征分量和中间分量之间存在差别,但两者的平均方向在统计上无显著区别,表明两组分量的获得是准同时的.进一步将中间分量和特征分量对应的古地磁极与华北中生代视极移曲线对比,显示其与早白垩世参考极重叠,揭示两者很可能都是早白垩世的重磁化.综合岩相学、岩石磁学和退磁结果表明,热液流体作用下生成的次生磁铁矿是重磁化分量的主要载磁矿物,磁铁矿在形成后期还遭受不同程度的氧化生成磁赤铁矿或赤铁矿,很可能携带了化学剩磁.热液重磁化时间和菖蒲盆地周边岩浆-热液型铀矿的成矿时间相同,表明两者可能由同一期热液活动引起.这一研究结果揭示华南地块在晚中生代期间存在广泛的岩浆-热液重磁化作用,对区域上寻找热液型金属矿床有一定的意义.
- 杨思林易治宇赵千刘玉书王天月
- 关键词:古地磁学华南陆块重磁化热液成矿
- 滇西祥云地区早侏罗世地层发现恐龙新墓地被引量:1
- 2024年
- 1938年,云南许氏禄丰龙的发现拉开了云南侏罗纪恐龙研究、发掘的序幕,恐龙化石的发现地从云南禄丰一带向外延展,陆续在云南晋宁、元谋姜驿、云南易门夕阳、武定万德、双柏安龙堡等地报道,但目前恐龙化石的报道均集中在楚雄盆地的中部及东部,而楚雄盆地的西部地区未有报道。笔者等通过全面系统的古生物化石调查,在滇西祥云地区下侏罗统冯家河组首次发现恐龙骨胳化石产地,对该新化石产地开展初步化石剖面调查和修理,共发现有5层恐龙化石富集层,部分化石保存较为完整,未经过长距离搬运,以原地埋藏保存为主,骨胳化石主要有肠骨、椎体、坐骨及肱骨等。这一发现拓宽了云南恐龙化石的分布范围,填补了楚雄盆地西部无恐龙化石的空白,丰富了云南早侏罗世恐龙化石库,为楚雄盆地西部古环境演化及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研究素材。
- 胡绍斌刘军平曾文涛王伟夏彩香莫雄关奇
- 关键词:早侏罗世恐龙楚雄盆地
- 吉林延边五凤地区早侏罗世粗面安山岩岩石成因
- 2024年
- 以吉林省延边五凤地区粗面安山岩为对象,开展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查明其SiO_(2)含量为58.33%~61.36%,K2O含量1.61~3.28%,全碱含量为6.77%~10%,属于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成因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5.52±2.7 Ma,与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一致.岩石相对富集K、Ba、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等强不相容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LREE/HREE比值较高,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表明岩浆可能源于地幔部分熔融,其源区受到俯冲的壳源物质交代.研究认为粗面安山岩形成于大洋俯冲系统的活动大陆边缘,属于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岩浆响应.
- 高子越鞠楠鞠楠杨群杨群
-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早侏罗世活动大陆边缘
- 华南早侏罗世辉长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岩与成矿意义
- 2024年
- 南岭地区发育一条近EW向早侏罗世火山-侵入岩带,在赣南-粤北地区出露该时期的程龙、车步和霞岚辉长岩体,其中霞岚辉长岩体发育中国东南部唯一的钒钛磁铁矿矿床,查明该区辉长岩体深部成矿潜能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表明,霞岚岩体岩石组合为橄榄辉长岩、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车步岩体为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程龙岩体为角闪辉长岩。橄榄石仅出现在霞岚辉长岩中(Fo=65.4%~61.6%);单斜辉石出现在霞岚岩体(Mg^(#)=66~85)和车步岩体(Mg^(#)=67~77);斜长石在上述岩体中均出现,但成分不同(霞岚:An=46.80%~83.60%;车步:An=32.40%~71.70%;程龙:An=7.90%~55.60%)。程龙、车步和霞岚岩体的形成温度分别为930℃,907~1167℃和950~1144℃;压力分别为0.42 GPa,0.47 GPa和0.64 GPa;氧逸度(logfO_(2))分别为-12.23~-10.1、-11.75~-11.11和-11.93~-9.55。本次研究通过与典型层状Bushveld岩体进行对比,建立了华南早侏罗世岩浆房岩石组合概念模型:从霞岚→车步→程龙岩体剥蚀程度依次减弱,各岩体在岩石组合和矿物成分上的差异是由剥露水平的不同造成的。同时利用单斜辉石和铁钛氧化物的Cr_(2)O_(3)含量、斜长石FeO^(T)含量变化以及Rhyolite-MELTS模拟结果并结合区域航磁资料,探讨了上述岩体深部成矿潜能。
- 晏波李武显李武显陶继华
- 关键词:辉长岩矿物成分早侏罗世
- 青海东昆仑野牛沟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查明格尔木野牛沟地区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成岩构造背景及其与晚三叠世花岗岩的成因联系,笔者利用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等方法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野牛沟花岗闪长岩的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锆石震荡环带与Th/U比值(0.25~1.28,>0.10),其加权平均年龄与εHf(t)值分别为(198.4±1.6)Ma和4.99~7.50。该岩石具有C型埃达克岩的特征,包括高Sr[(400.13×10^(-6))~(420.00×10^(-6))]和低Mg[w(MgO)=0.95%~1.19%]、Y[(6.93×10^(-6))~(7.87×10^(-6))]、Yb[(0.65×10^(-6))~(0.77×10^(-6))]与Na 2O/K 2O比值(1.12~1.34,<2),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可知,野牛沟花岗闪长岩起源于拆沉至深部的新元古代下地壳角闪岩的部分熔融(T DM2=919~759 Ma),是印支晚期岩浆作用的延续,同形成于古特提斯洋闭合-造山后下地壳拆沉引起的强烈伸展背景。
- 张万辉曹守林李小亮严正平杨乐李正栋杨德党园园李良
- 关键词:早侏罗世埃达克质岩石东昆仑
- 云南禄丰川街盆地早侏罗世早期分化蜥脚型类恐龙新材料研究
- 2024年
- 目前中国早期分化的蜥脚型类恐龙化石主要发现于云南省禄丰市早侏罗世地层。本文描述的是一件产自禄丰川街盆地禄丰组的早期分化蜥脚型类恐龙新材料,包括较完整的颈椎、背椎以及破碎的肩胛骨、耻骨和脚趾骨骼。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骨骼形态学描述,并与其他早期分化蜥脚型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禄丰组发现的所有早期分化蜥脚型类中,该标本与禄丰龙(Lufengosaurus)在形态上相似程度较高。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该标本与Coloradisaurus和Glacialisaurus构成一个多分支,该分支又和禄丰龙一起被归入大椎龙科。由于颈椎和背椎的椎体与椎弓未完全愈合,推测该标本的个体发育阶段为幼年—亚成年。该标本的发现提高了大椎龙科在亚洲的属种分异度,进一步扩充了对禄丰早侏罗世恐龙动物群的认识。
- 赵染尘张世涛尤海鲁王娅明张茜楠王涛
- 关键词:早侏罗世
- 粤北新丰早侏罗世芹菜塘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为进一步研究华南早侏罗世构造-岩浆活动特征,本文对粤北新丰地区芹菜塘岩体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U-Pb年龄测定。芹菜塘花岗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91.8±2.3 Ma,其外接触带发育的闪长玢岩脉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90.4±3.3 Ma,二者均形成于早侏罗世。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芹菜塘花岗闪长岩和闪长玢岩脉均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稀土元素La、Ce、Nd,相对亏损Ba、Sr、Nb、Ta、P和Ti等元素,呈现明显的Th-U峰、La-Ce峰和Ta-Nb槽,属于I型花岗岩。岩石在成岩过程中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可能源于下地壳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本文研究表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可能在早侏罗世时就已经开始,华南板块在早中生代两大构造体制转换期间可能不存在岩浆活动的“间歇期”。
- 张献河娄峰李宏卫付潮罡韦秋妮
- 关键词:U-PB年代学
- 黑龙江伊春地区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探讨
- 2024年
- 黑龙江省伊春地区大地构造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弧盆系内,中生代发育多期次岩浆活动,记录了弧盆系的构造演化过程.通过对伊春北部白桦青年队地区的中生代花岗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出露的中生代花岗岩主要包括中细粒正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细粒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190.6±1.7 Ma,为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高硅(SiO_(2)=72.8%~77.43%),富碱(Na_(2)O+K_(2)O=7.43%~8.61%),贫镁(MgO=0.11%~0.54%)、钙(CaO=0.24%~1.77%)、磷(P_(2)O_(5)=0.02%~0.08%)、钛(TiO_(2)=0.05%~0.31%)的特点,A/CNK值为1.05~1.15,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微量元素方面,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P和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富集Rb、K、Th、Hf等元素.稀土配分曲线总体上呈不对称右倾型,且Eu负异常(δEu=0.08~0.72)明显.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研究区早侏罗世花岗岩具A2型花岗岩的特点,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构造背景.结合小兴安岭地区的岩浆活动和构造事件记录,认为黑龙江伊春地区早侏罗世岩浆侵位活动可能发生在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所造成的造山后伸展构造背景下.
- 张洪文平先权黄伟刘金业高博艾磊王刚孙艳秋
- 关键词: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
- 西藏丁青蛇绿岩早侏罗世堆晶斜方辉石岩的弧前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2024年
- 丁青蛇绿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还存在争议,而洋壳底部的堆晶岩能够较好限定古洋盆的构造环境。本文在对丁青东蛇绿岩扎西觉测区开展1/5万地质填图过程中,识别出堆晶杂岩底部的伟晶斜方辉石岩与方辉橄榄岩呈构造接触。伟晶辉石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89.56±0.46Ma。斜方辉石平衡温度为919.23~964.93℃(平均939.51℃),与角闪石的结晶温度(915.29~939.5℃,平均930.27℃)相似。伟晶辉石岩的形成压力大致在0.31~0.47GPa,结晶深度至少为13.53~18.44km,明显大于现代海域扩张脊的洋壳厚度。辉石岩的矿物和全岩地球化学成分以及计算的平衡熔体均与玻安质岩浆相似,结合辉石岩下部方辉橄榄岩具有弧前地幔橄榄岩和大陆岩石圈地幔这一特征,本文认为丁青东早侏罗世伟晶斜方辉石岩形成于洋-陆俯冲带的弧前环境。
- 刘朋东刘飞李观龙龚小晗牛晓露冯光英
-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早侏罗世
相关作者
- 王永栋

- 作品数:110被引量:31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古气候 侏罗纪 木化石 化石 晚三叠世
- 邓胜徽

- 作品数:122被引量:1,563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早白垩世 四川盆地 植物化石 植物群 牙形石
- 黄嫔

- 作品数:28被引量:17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孢粉组合 孢粉 早侏罗世 地层意义 新疆三塘湖盆地
- 许中杰

- 作品数:71被引量:3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 中侏罗世 元素地球化学 海平面变化 早侏罗世
- 程日辉

- 作品数:206被引量:1,968H指数:2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 营城组 北黄海盆地 火山岩储层 油气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