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5篇“ 无菌萌发“的相关文章
林下参种子无菌萌发条件优化研究
2025年
以林下参种子为试材,采用组培快繁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基本培养基类型以及光照条件等因素对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以期为林下参种子无菌萌发体系的建立及离体快繁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林下参种子最适消毒处理为使用消毒剂2%NaClO对种子表面进行消毒10 min,然后对种胚进行消毒7 s,该条件下种子消毒效果与萌发效果均为最佳;MS培养基为种子无菌萌发最适基本培养基,最适光照强度为1500 lx;添加单一激素6-BA或NAA可明显提高种子萌发率。整体萌发生长情况最佳的培养基为MS+6-BA 1.2 mg·L^(-1)+NAA 0.3 mg·L^(-1)。
苗春泽陈翠红任丽陈翠楠田年军陈丽飞
关键词:林下参种子无菌萌发培养基
一种促进玉米种子无菌萌发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玉米种子无菌萌发的处理方法,包括:取玉米种子,进行种子消毒;将消毒后的玉米种子在无菌水室温下浸种6h~8h;先对玉米种子萌发装置进行装置消毒,把浸种完毕的玉米种子均匀摆放于玉米...
卢媛薛文宇郑洪建黄志英司文帅白冰张超胡颖雄关媛王慧顾炜
一种促进汉麻种子无菌萌发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促进汉麻种子无菌萌发的处理方法,包括三种方法,分别为浸种萌发、群体效应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汉麻无菌萌发条件。本发明采用赤霉素、氯化钙、硝酸钾在室温下浸种,一方面可以...
祁宏英徐洪国费义莹李文聪张建鹏阮金花
一种茅山道地药用植物黄精种子无菌萌发育苗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茅山道地药用植物黄精种子无菌萌发育苗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采集未成熟的黄精果实,先用药剂浸泡果实,使其浆果果肉腐烂,搓洗出黄精种子,再放入激动素和赤霉素混合溶液并拌入河沙进行低温沙藏,沙藏处理后得到的种子...
席刚俊贾君史俊杨鹤同高大响丁久玲方敏彦
紫薇种子无菌萌发与快繁技术研究
2024年
以花瓣深粉红色的紫薇品种“彩霞满天”(Lagerstroemia indica‘Caixia Mantian’)的自然结实种子为试验材料,建立种子无菌萌发体系,以试管苗探索基本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不定芽增殖和根系诱导的影响,筛选出无菌苗“一步法”增殖、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紫薇种子无菌萌发最佳消毒方案为先用75%乙醇消毒2 min后,用2.5%NaClO消毒5 min;相同灭菌方案下接种于WPM培养基的紫薇较接种于MS的紫薇褐化率总体偏少,且较接种于1/2MS和MS中无菌萌发苗的茎粗壮且叶色浓绿;筛选出紫薇“一步法”增殖、生根最佳培养基为WPM+6-BA 1.5 mg/L+IBA 0.05 mg/L,试管苗叶色浓绿,增殖系数达到3.09,平均芽长为5.21 cm,平均生根率达75.00%,单株平均生根数为2.78。
闫娜王春彦华雨欣何岭
关键词:紫薇无菌萌发离体培养继代增殖
海滨木槿种子无菌萌发及壮苗的培养基筛选
2024年
海滨木槿是东南沿海地区防风护堤林的首选树种,也是瘠薄山地水保林的良好树种。无菌壮苗的获取是建立高效再生体系的前提,可为植物资源保护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该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柠檬酸、活性炭、三碘苯甲酸(TIBA)、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水解酪蛋白、维生素H、叶酸、噻苯隆(TDZ)和寡糖·链蛋白等添加物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以及壮苗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种子萌发最佳配方为MS+6-BA 0.5 mg·L^(-1)+NAA 0.1 mg·L^(-1)+水解酪蛋白0.1 g·L^(-1),萌发率从21.4%±7.8%提高到85.3%±9.1%;维生素、叶酸、柠檬酸的添加均未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培养基MS+6-BA 0.1 mg·L^(-1)+寡糖·链蛋白0.1 g·L^(-1)+活性炭0.1%中的幼苗增殖系数最高,达7.0±2.6,且直立生长,茎枝较粗,叶片肥厚。值得注意的是,TDZ和NAA组合诱导出来的材料分化能力较强,可为后期海滨木槿诱导体胚成苗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魏馨李乾辰周天培温在扬陈秋夏刘星
关键词:海滨木槿6-BA水解酪蛋白
一种极小种群斑叶杓兰非共生无菌萌发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小种群斑叶杓兰非共生无菌萌发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斑叶杓兰繁殖的有效途径;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授粉,2)蒴果采摘,3)低温处理,4)种子消毒,碱蚀种皮,播...
魏健生耿云芬陈中华耿绍东杨旸张雪艳张劲峰施莹
濒危植物粗梗水蕨孢子高效无菌萌发及成苗技术
2024年
粗梗水蕨(Ceratopteris pteridoides)为一年生蕨类植物,是水体和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成员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我国粗梗水蕨的数量锐减。虽然早在1999年粗梗水蕨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濒危植物,但自然界中粗梗水蕨还是越来越稀少,对其进行人工保护势在必行。我们研究并解决了粗梗水蕨孢子无菌培养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建立了一套简单、高效的孢子萌发成苗方法。首先,用0.5%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消毒孢子5 min,在含3 mL/L抗菌剂Plant Preservation Mixture^(TM)(PPM)和20 g/L蔗糖的1/2 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周;然后,将孢子萌发形成的培养物转到含20 g/L糖和6 g/L琼脂的1/2 MS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得到大量的幼孢子体(幼苗);最后,将幼苗转到新鲜的含20 g/L糖和6 g/L琼脂的1/2 MS培养基上,1个月后可长成健壮的大苗。2021年组培苗投放到野外保护区后能正常生长和形成孢子,次年部分孢子自然萌发形成了新的植株。
杨星宇梁玉婷陈永勤田姗姗陈益娴钟昌龙
关键词:濒危植物保护外植体消毒
濒危植物紫纹兜兰无菌萌发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以紫纹兜兰在自然状态下授粉210 d的蒴果为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及添加剂对紫纹兜兰种子无菌萌发及原球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呈纺锤形,多数种胚发育不良;1/4 MS为种子无菌萌发的最适基础培养基;添加椰汁和香蕉汁可以明显提高种子萌发率;整体萌发生长情况最佳的培养基为1/4 MS+20 g/L蔗糖+7 g/L琼脂+100 ml/L椰汁+0.2 mg/L 6-BA+0.1 mg/L NAA,其次是1/4 MS+20 g/L蔗糖+7 g/L琼脂+100 mg/L香蕉泥+0.2 mg/L 6-BA+0.1 mg/L NAA,前者萌发时间及生长速度快,但无明显增殖作用,后者萌发和生长较慢,但原球茎发生增殖分化现象明显;在萌发培养基中加少量植物激素,促使原球茎诱导分化后再进行换瓶培养能避免褐变。利用腐殖土和松树皮配比1∶1(体积比)作移栽基质,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谭勇林春惠潘发光陈国华胡群英易绮斐
关键词:非共生萌发种子
建兰种子无菌萌发及根状茎增殖分化研究
2023年
以建兰杂交种子为外植体,通过探索果荚采收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等关键因子对建兰种子萌发、根状茎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探讨建兰种子无菌萌发及根状茎增殖与分化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果荚最佳采收时期为花后8~10个月,种子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花宝1号1.5 g·L^(-1)+6-BA 2.0 mg·L^(-1)+NAA 0.2 mg·L^(-1)+AC 0.3 g·L^(-1);根状茎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1)+NAA 1 mg·L^(-1)+AC 0.3 g·L^(-1),增殖系数达5.34;根状茎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6-BA 2.0 mg·L^(-1)+NAA 0.3 mg·L^(-1)+AC 0.3 g·L^(-1),分化率达56%。
樊荣辉叶秀仙林榕燕孔兰林兵钟淮钦
关键词:建兰无菌萌发根状茎分化

相关作者

李枝林
作品数:168被引量:1,092H指数:19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兰花 组培苗 大花蕙兰 不同光质 种子无菌萌发
胡虹
作品数:103被引量:44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兜兰 杏黄兜兰 杓兰 盾叶薯蓣 无菌萌发
王卜琼
作品数:12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种子无菌萌发 兰花 育种 无菌培养 虎头兰
余朝秀
作品数:32被引量:437H指数:13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种子无菌萌发 兰花 快速繁殖 组培快繁 育种
王玉英
作品数:97被引量:407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兰花 大花蕙兰 组培苗 原球茎 辐射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