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篇“ 无因性理论“的相关文章
- 经济目的捐赠获得税收优惠的正当性论证——以无因性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前课税理论与慈善捐赠税收优惠制度之间的逻辑悖论导致中国无法形成有效的捐赠模式,也无法扩大捐赠规模。为改变现状以适应当下社会对慈善捐赠的需求,必须以新的理论指导中国慈善捐赠税收优惠的立法。而新的理论必须理顺税收组织国家财政收入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功能次序,以求平衡两者发生在慈善捐赠税收优惠制度具体规定中的矛盾。民法的物权无因性理论作为物权行为理论根基,其核心内容是在政策考量和利益平衡之后最终选择保护法的秩序性价值。慈善捐赠税收优惠立法可借鉴无因性理论的这种利益平衡技术和方式,发挥其组织国家财政收入和收入分配的功能,实现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激励捐赠达到各方共赢的目的。
- 杨娟
- 关键词:无因性理论捐赠
- 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困境及其解决被引量:1
- 2018年
- 在我国票据立法中,除有《票据法》第13条等多项体现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的规范条文之外,尚存在《票据法》第10条等与无因性规则相背离的条文,这不仅在学界及实务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对司法适用也带来了困惑。当前我国多数学者倡导的"相对无因论",亦无法在其逻辑框架中突破《票据法》第10条导致的立法悖论,获得以保护善意持票人为目的的、合法且逻辑完备的司法论证。文章所主张的票据行为二阶段无因论,不仅能够更加合乎逻辑地贯彻无因性理论的价值取向,亦可突破当前票据立法的规范矛盾,在《票据法》尚未修正之前,能逻辑自洽地适用相关法律规则,实现票据立法的目的。
- 金锦花
- 关键词:票据无因性司法推理
- 慎待债务承担无因性理论被引量:2
- 2015年
- 债务承担无因性理论为德国民法所首创,该理论自产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反对者认为债务承担无因性的理论价值是通过以人为手段对债权行为属性加以干预,从而牺牲第三人(承担人)的正当利益为代价实现的,即使通过事后的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制度对其利益加以弥补,但从本质上还是将债权无法实现的风险从债权人处转嫁给了第三人。同时,债务承担协议已因欺诈、显失公平或其他原因被认定无效、被撤销后,法律仍然坚持承担人对债权人负有履行债务的义务,将受到公平性和正当性的质疑。鉴于此,笔者从解析无因性的"因"着手,将"因"分为远因和近因,并从法律正当性和价值平衡角度,论证了放弃无因性理论,退而在债法原理和合同制度框架内解决债务承担问题的思路,并建议我国司法实践在立法对债务承担制度作出修改或进一步明确相关规定之前,对债务承担无因性理论采取必要的审慎态度。
- 李光琴
- 关键词:债务承担无因性近因合同相对性
- 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清源与我国票据法修订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将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贯彻于票据法,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动态交易安全保护之要求。我国现行票据法中关于"真实交易"和"对价"的规定与《票据法》第13条彰显的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相冲突,有损票据的交易安全,阻碍票据信用的生成,亟待修订。德国是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发祥地,德国的票据法及其实践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德国最新的主张是:对于票据无因性原则的适用不应超出票据法规定的范围。基于此,对于我国未来的票据法修订,应以理论清源的相关结论为指引,在限制票据行为无因性适用范围的同时,删除《票据法》第10条和第21条的相关内容。
- 王峙焯曹锦秋
- 关键词:票据行为无因性
- 无因性理论与善意取得制度比较分析——基于功能主义的视角
- 2014年
- 无因性理论与善意取得制度的优劣是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谈到无因性理论不得不首先提到物权行为理论,我国民事立法活动的主要学习对象之一是德国,但在对物权行为理论的移植上一直存在着用与不用的态度。至少在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中,并没有"物权行为"这一直接而明确的提法。立足于功能主义的视角,对两种制度进行相关的梳理,置于物权行为理论的整个体系之下考察无因性理论的合理性,再将其与善意取得制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研究两种制度之间既存的联系和差异,可以看到两种制度在实践中其实既各有其专属通行的领域,也存在重合的部分,并产生了逐步趋同的现象。因而,无因性理论和善意取得制度都有其存在的独立意义,同时又可以相互借鉴学习。
- 张路
- 关键词:物权行为理论无因性理论善意取得制度
- 德国票据行为 无因性理论流变研究
- 041006
- 王峙焯著
- 关键词:票据法
- 论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及其在我国之适用
- 自德国历史法学派创始人萨维尼于19世纪提出物权行为理论以来,该理论在世界各国法学界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特别是对物权行为本身及其无因性的肯定更是引发了诸多争议,各国学者莫不对此众说纷纭,观点更是层出不穷。其中,以德国为代表...
- 杨敏
- 关键词: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善意取得制度司法适用
- 无因性理论刍议
- 2012年
- 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的分离原则,但却并未明确是否采用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原则,因此《物权法》颁布后,我国民法学界仍对无因性理论存在较多争议。笔者在此具体分析了无因性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存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以善意取得制度来替代无因性原则是完全可行的。从而,我们可以避免无因原则带来的弊端和不便,而在有因性和善意取得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更加合理和简便的制度体系。
- 高锋利
- 关键词:无因性理论
- “二阶段说”视域下的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被引量:7
- 2012年
- 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的关联是票据法律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论点,存在着无因构成和有因构成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传统视域下的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在构造上和适用上存在着较大的模糊性与混乱性。票据行为二阶段说将票据行为区分为债务负担行为和权利移转行为,进而将前者定位于无因行为,后者界定为有因行为,不失为理顺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的有益路径。
- 贾海洋
- 关键词:票据行为无因性有因性
- 物权变动中的交易安全 ——比较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和善意取得制度
- 现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迅速造成财货大量流通,商品交易形式不断多样化、复杂化、扩大化,这就要求法律必须能够为交易的安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物权法中的交易安全保护制度,是物权法的基本制度,也是物权法特有的制度,其他的法律制度均...
- 王中慧
- 关键词:物权行为理论物权行为无因性善意取得制度交易安全保护
相关作者
- 高菊英

-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无因性理论 城市房屋 产权制度 产权登记 房屋产权
- 徐涤宇

- 作品数:65被引量:67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法典 民法 德国法 物权立法 缔约
- 董剑锋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不当得利 独立性 物权行为 无因性理论 无因性
- 张颖

- 作品数:192被引量:4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焦斑 双轴晶体 光束 激光 数值模拟
- 卫丹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不当得利 共同危险行为 物权行为 无因性理论 无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