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7篇“ 旋转皮瓣“的相关文章
- 旋转皮瓣辅助设计划线测量尺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皮瓣辅助设计划线测量尺,包括主尺、第一副尺、第二副尺和调节组件。通过转动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与主尺分离,然后沿主尺移动导向座带动第二副尺移动,当第二副尺移动使第一副尺和第二副尺端部沿主尺的距离为创面直...
- 李阳赵东楚张雨生张连阳
- 面部旋转皮瓣修复治疗对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修复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面部旋转皮瓣修复治疗对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修复的价值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颌面部肿瘤患者102例,均于肿瘤切除术后进行修复治疗,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施行前臂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施行面部旋转皮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满意度得分、美观度得分、瘢痕得分和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皮瓣制作与吻合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长、经口进食和住院天数比较,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鼻部与面侧颧颊部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血管分布、厚度、色泽、柔软度等瘢痕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睑唇功能部与额部满意度得分比较,P>0.05。拆线后1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自主评价得分和医师评价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瓣感染、局部皮肤缺血和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修复治疗中,面部旋转皮瓣修复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围术期指标,减少术后瘢痕,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术后满意度和美观度。
- 高敬尧刘林嶓丁钦佩
- 关键词:肿瘤切除术颌面部
- 颞枕部旋转皮瓣修复外耳道癌扩大根治术后创面一例
- 2024年
- 外耳道癌(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ancer,EACC)为头颈部罕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低于1/100万[1]。其早期发病症状表现为外耳道瘙痒、疼痛、流脓、流血或局部皮肤隆起等,常为非特异性;因此漏诊或误诊为“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的情况常有发生[2]。约65%的患者首次就诊时处于T3或T4期,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时间约为1.0~3.9年。在外耳道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鳞状细胞癌,约占颞骨内肿瘤的80%,其次为基底细胞癌、腺样囊性癌、腺癌等[3]。
- 石臻胡学庆邵哲人范一敏马奇包祺
- 关键词:外耳道癌创面修复
- 应用旋转皮瓣修复鼻唇部皮肤缺损的手术技巧和术式探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旋转皮瓣修复鼻唇部皮肤缺损的手术技巧和术式。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笔者医院门诊部收治的鼻唇部皮肤缺损患者90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旋转皮瓣组、推进皮瓣组和“Z”形皮瓣组三组,各30例,分别给予旋转皮瓣、推进皮瓣和“Z”形皮瓣修复。分析各组患者皮瓣成活情况、瘢痕情况、疗效及外形、疼痛总分与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皮瓣成活情况、瘢痕情况、疗效及外形、疼痛总分与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皮瓣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100.00%,而推进皮瓣组和“Z”形皮瓣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仅为86.67%和80.00%;且旋转皮瓣组患者皮瓣成活率、疗效及外形得分均较其他组高(均P<0.05),而疼痛强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他组低(P<0.05),患者鼻唇部皮肤缺损得到了较好的治愈。结论:修复鼻唇部皮肤缺损手术方式繁多且各有优缺点,通过正确地选用术式并强调手术中操作技巧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手术效果。旋转皮瓣修复鼻唇部皮肤缺损方面效果显著。
- 郭建滨郑敏吕燕
- 关键词:旋转皮瓣手术技巧术式探讨
- 旋转皮瓣在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旋转皮瓣在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9例会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资料,8例为会阴部Paget′s病广泛切除后软组织缺损,1例为严重尿道狭窄治疗后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4 cm×1.5 cm~30 cm×35 cm,均采用旋转皮瓣修复创面,对于面积过大患者采用旋转皮瓣覆盖重要部位结合自体皮肤以及人工皮肤覆盖剩余创面。尿道狭窄患者采用游离口腔黏膜重建尿道结合旋转皮瓣覆盖治疗。供区直接缝合或自体皮肤移植。结果术后9例患者受区皮瓣均存活,供区愈合。随访9~15个月,皮瓣存活良好,皮肤色泽接近正常,供区创面愈合良好。8例Paget′s病患者未见复发,其中1例大面积扩创患者会阴部皮瓣覆盖区域恢复良好,植皮区小范围慢性溃疡形成。尿道狭窄患者皮瓣恢复可,阴茎外形良好,未见尿道狭窄、尿瘘、窦道等。结论旋转皮瓣在会阴部软组织缺损中治疗效果明确,适用于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
- 吕诗卉李培丰王健郭海雷陶克杜胜虎
- 关键词:会阴旋转皮瓣皮肤软组织缺损尿道狭窄
- 风筝皮瓣及旋转皮瓣在修复眉眼前层缺损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风筝皮瓣及旋转皮瓣在眼外伤或良性肿物切除术后造成眉眼前层缺损的疗效,评价其预后、修复效果以及美学评分改变。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34例眉/眼外伤或因良性肿物行手术切除患者,其眉眼前层缺损最大直径不超过眼长度1/2,根据创面缺损位置、范围,设计沿皮纹方向的缺损邻接部位局部风筝皮瓣及旋转皮瓣,推进滑行局部转移皮瓣向缺损区移位一期修复缺损。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皮瓣愈合情况、缺损的修复效果、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比较手术前后美学评分。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为I期甲级愈合,局部皮瓣的皮肤色泽、厚薄、毛发情况、质地以及眉毛走行分布与未手术侧基本一致,皮瓣创周器官组织形态无明显改变,皮瓣上眉毛生长良好,手术切口隐蔽在肌肤纹路处、瘢痕增生不鲜明,所有患者无需再次手术。缺损部无臃肿,双侧连续性以及对称性良好,无眉眼变形、倒睫、睑内外翻、上睑下垂等出现,眉/眼组织形态美观、功能良好。患者对手术效果比较满意。患者术后1 d及1、3、6个月的美学评分分别为(73.50±7.79)、(76.97±6.84)、(82.21±6.11)和(87.06±6.07)分,均高于术前的(50.59±9.7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风筝皮瓣及旋转皮瓣I期修复眉/眼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较好地恢复眉/眼形态和功能,患者对缺损修复效果满意度高,能取得较高的美学评分,操作简单易行,效果可靠,无明显并发症。
- 王斌杨文娟许丹丹
- 关键词:风筝皮瓣旋转皮瓣推进皮瓣眉缺损眼睑皮肤缺损眼睑重建
- 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指腹旋转皮瓣和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对比
- 2023年
- 目的比较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旋转皮瓣和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采用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旋转皮瓣和推进皮瓣修复的50例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旋转皮瓣组(以下简称旋转组)25例(28指),推进皮瓣组(以下简称推进组)25例(25指),术后均随访12~18个月,平均13.5个月。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2个月两点辨别觉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比较:旋转组(38.07±4.71)min,推进组(48.40±4.76)min,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33,P<0.05),旋转组皮瓣在手术时间上明显优于推进组;术后12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恢复情况比较:旋转组(5.39±1.16)mm,推进组(10.74±1.6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10,P<0.05),旋转组术后指端感觉恢复效果好,两点辨识度高;旋转组术后手指屈伸功能良好,掌指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8,P>0.05),而近节指间关节和远节指间关节活动度方面旋转组均优于推进组(t=3.475,2.112,P<0.05),手指关节活动的总评分中,也是旋转组优于推进组(t=4.151,P<0.05)。结论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旋转皮瓣手术范围局限,创伤较推进皮瓣小,感觉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推进皮瓣,适合临床应用推广。
- 戴平钱源源张建超钟贤钱达徐晓晨陆辉于斌
- 关键词:手损伤皮瓣血管神经束
- 局部旋转皮瓣在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观察局部旋转皮瓣用于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笔者医院诊治的46例面部肿瘤切除术后选择局部旋转皮瓣进行创面美容性修复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46);选择同期进行推进皮瓣修复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n=49)。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恢复效果、瘢痕外观[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创面恢复效果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S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面部修复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推进皮瓣修复相比,局部旋转皮瓣用于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
- 张琨王锡蓓张江来李珍珍许忠成王睿
- 关键词:推进皮瓣面部肿瘤切除术创面美学修复
- 皮下组织蒂旋转皮瓣在上唇较大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口角外下方皮下组织蒂旋转皮瓣在上唇较大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西电集团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上唇部皮肤肿瘤患者23例,对其术后遗留的缺损采用口角外下方皮下组织蒂旋转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达到Ⅰ期愈合,远期瘢痕不明显,修复后无口唇上翻及牵拉畸形,患者满意度高。仅1例患者发生针垫样畸形,后通过局部封闭治疗已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口角外下方皮下组织蒂旋转皮瓣修复上唇较大缺损,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行,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马云云晋亮葛华李林丽曾维惠耿松梅谭宣丰
- 关键词:上唇缺损肿瘤
- 旋转皮瓣在恶性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针对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使用旋转皮瓣转移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焦作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30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行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缺损创面采用旋转皮瓣转移术修复。结果 术后30例皮瓣均未发生坏死,创面一期愈合,未出现皮瓣感染、血肿、皮瓣撕脱等并发症,成活率100.00%。供区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病例。30例患者均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在术后第3、6、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结果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血液循环良好,质地柔软,外形无臃肿,供区恢复良好,外形无明显异常;术区均未形成明显瘢痕,局部无明显牵拉变形等情况,外观形态及结构功能正常,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于恶性皮肤肿瘤切除后造成的皮肤缺损,采用旋转皮瓣修复皮肤缺损操作简单易行,创面可以进行一期修复,无继发创面需要处理,术后疗效佳,患者承担手术痛苦小且经济压力小,无论是在手术操作还是患者对外观要求等方面,都得到实现及满足,值得推广应用。
- 李关芳胡晋云张宁宁谢彤阳卫艳萍
- 关键词:皮肤恶性肿瘤组织缺损旋转皮瓣创面修复
相关作者
- 刘志刚

-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东丽医院
- 研究主题:旋转皮瓣 颞部 缺损修复 皮下蒂皮瓣 皮肤缺损
- 罗鹏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东丽医院
- 研究主题:旋转皮瓣 颞部 缺损修复 皮下蒂皮瓣 皮肤缺损
- 高伟阳

- 作品数:583被引量:1,611H指数:2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内窥镜 再植
- 李洪灵

- 作品数:13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丽医院
- 研究主题:旋转皮瓣 颞部 缺损修复 皮下蒂皮瓣 皮肤缺损
- 陈东来

- 作品数:12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东丽医院
- 研究主题:皮肤缺损 旋转皮瓣 颞部 缺损修复 皮下蒂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