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1篇“ 旅游效率“的相关文章
四川省21个市(州)旅游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旅游效率提升是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例,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其2015—2022年的旅游效率进行综合分析,并使用Tobit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旅游效率变化趋势呈先升后降;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在波动中下降;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各经济区间效率变化差异显著;各城市效率类型分层明显;旅游效率受交通、基础设施制约;对外开放、人力资源、政府干预及产业结构对效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李广宏杨文静
关键词:TOBIT模型旅游效率旅游业
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效率时空演化及组态提升路径
2025年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之一,探究生态旅游效率的时空分布规律、探讨其优化路径是高质量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过程中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通过构建生态来旅游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DEA模型对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生态旅游效率进行测度,通过HP滤波分析与Hurst指数未来趋势预测、Kernel密度估计、收敛性分析等方法研究生态旅游效率时空演化规律,并借助模糊定型集比较分析法探究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效率组态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全流域生态旅游效率维持在较高发展水平;生态旅游效率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表现为保持平稳、逐年降低和加速上升;下游地区的生态效率整体高于中游、上游地区;上海市和浙江省基本实现生态旅游高效发展,云南省生态旅游发展最为落后。(2)在周期性分析及趋势预测方面,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效率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平均周期为4.3年,11个省份均表现出未来持续性发展趋势,安徽、湖北和湖南三省表现为显著持续上升,江苏、浙江、安徽、江西、重庆、云南表现为不显著持续上升,上海和贵州则为不显著持续下降。(3)从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情况来看,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效率表现稳中向好;研究初期下游地区“高-高”集聚逐渐发展为全流域的“高-高”集聚;经检验,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效率收敛,且下游地区的收敛速度显著高于中游和上游地区。(4)在模糊定型集比较分析方面,提出开放模式下的人口聚集型、开放模式下现代宜居的人口聚集型、经济助力下的生态宜居型和旅游业主导下的人口聚集型四条高生态旅游效率组态提升路径。
刘亦文王堉茜
海岛县旅游效率及影响因子分析——以长海县为例
2025年
以长海县为研究区域,通过DEA模型对长海县2010—2019年旅游效率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长海县旅游综合效率的影响因子,为实现长海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研究表明:(1)2010—2019年长海县旅游综合效率较高,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主要受旅游规模效率影响,通过扩大旅游要素投入规模,可推动旅游规模效率达到最优水平,进而提升旅游综合效率;(2)长海县旅游效率Malmquist指数受技术进步因素影响,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3)长海县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对长海县旅游综合效率影响最大,其余影响因子解释力较弱,通过推进城镇化水平、促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旅游资源整合、加强政企合作、加强旅游投资力度、优化海岛生态环境、增加淡水供给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长海县旅游效率
王辉姚瑶
关键词:旅游效率DEA模型TOBIT模型
京津冀旅游效率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响应及协调效应研究
2025年
论文在探讨2013—2020年京津冀旅游效率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协调发展趋势。通过构建京津冀旅游效率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PVAR模型来分析京津冀旅游效率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进一步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马尔科夫链模型,深入探索两者的耦合协调演化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京津冀旅游效率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双向动态作用关系,其中生态环境的改善对旅游效率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京津冀旅游效率和生态环境二者协调发展水平逐渐增强,空间绝对差异逐渐缩小;京津冀旅游效率和生态环境二者耦合协调度具有维持原有状态的稳定性,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并且空间因素对耦合协调状态的转移概率具有显著影响。
郭伟刘彤彤杨硕
关键词:旅游效率生态环境京津冀
山西省红色旅游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2024年
运用修正DEA-Malmquist模型分析2011—2022年山西省各市红色旅游效率的变化规律,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红色旅游效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西省红色旅游效率水平整体偏低,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共同牵制着综合效率的提升。(2)各市红色旅游效率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太原红色旅游效率相对较好。(3)互联网支撑能力、政府宏观调控、红色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对山西省红色旅游效率分异的单因子解释力较强,交通优势度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更显著。
胡淑芳黄松
关键词:红色旅游旅游效率
旅游效率的研究议题、测度方法与未来展望
2024年
作为衡量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旅游效率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在阐释了旅游效率的多维内涵、构建了基于经济-社会-生态维度的旅游效率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旅游效率各维度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旅游效率测度方法的演进与评价指标的争议进行评述。综合来看,旅游效率研究呈现以下特点:研究主题上,已由注重旅游经济效率旅游社会效率旅游生态效率等多元议题拓展;研究内容上,现有研究基本回答了“旅游效率是多少”的问题,但对旅游效率的形成过程及影响机理等仍缺乏深入的探讨;研究方法上,旅游效率测度方法日趋精细复杂,对传统DEA模型的修正与改进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创新点。最后,从加强旅游效率本质内涵研究、深入探讨影响机理、推动研究方法创新、重视研究成果实践应用4个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吴儒练
关键词:DEA
数字经济对入境旅游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4年
文章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入境旅游效率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正向影响入境旅游效率,但具有地区异质性,在东部地区的提升效果更明显。数字经济通过入境旅游韧性来影响入境旅游效率,但存在遮掩效应。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旅游产业集聚度会影响数字经济与入境旅游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当人力资本水平达到门槛值时,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入境旅游效率;当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达到门槛值时,数字经济更能提升入境旅游效率;当旅游产业集聚度达到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入境旅游效率的影响减弱。
秦德智陈婷婷赵书虹
关键词:数字经济
安徽省旅游效率旅游竞争力的耦合协调演化及影响因素——基于DEA-Tobit模型的分析
2024年
通过构建旅游效率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16市为案例地,采用DEA模型、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安徽省2011—2019年各市旅游效率系统与旅游竞争力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运用Tobit模型定量识别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旅游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在空间格局上呈现稳定性和规律性的演化特征;安徽省旅游竞争力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呈现由双核主导(合肥市、黄山市)向单核极化(合肥市)演变的格局特征;安徽省旅游综合效率系统和旅游竞争力系统的耦合协调时序演化较为稳定,空间差异较大;产业结构水平、市场规模、对外开放程度、旅游产业专业化程度对旅游效率旅游竞争力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起正向促进作用,而城市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反向抑制其协调发展。
吕俭尹乐车耀伟
关键词:旅游效率旅游竞争力DEA-TOBIT模型
成渝城市群县域旅游效率与乡村振兴水平的交互响应
2024年
文章以成渝城市群141个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DEA-BBC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综合评价法以及核密度估计测算2011—2022年成渝城市群县域旅游效率总体特征和乡村振兴水平分布特征,并结合PVAR模型探讨了旅游效率与乡村振兴水平的动态交互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成渝城市群县域旅游效率静态特征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动态指数总体呈现涨跌互现的趋势,绝大多数县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②研究期内,成渝城市群县域乡村振兴水平普遍较低,但总体呈现提升态势,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③旅游效率与乡村振兴水平间既存在自我增强机制又存在动态交互响应关系,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水平稳定持久地提高,乡村振兴水平的提高倒逼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杨永丰张非凡罗仕伟
关键词:旅游效率
低碳旅游视域下南昌市森林康养旅游效率评价
2024年
为了优化南昌市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实现森林康养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南昌市的旅游发展效率为研究对象,对比2022年江西省内其他市区,从旅游星级饭店数量、森林覆盖率等投入因素方面及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等产出方面研究其旅游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南昌市森林康养旅游投入因素较乐观,南昌市森林康养旅游产出因素处于上游水平。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南昌市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建议。
彭真宋薇
关键词:低碳旅游

相关作者

王兆峰
作品数:378被引量:4,018H指数:3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产业 旅游 旅游业 影响因素 长江经济带
黄秀娟
作品数:99被引量:739H指数:16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森林公园 休闲农业 影响因素 乡村旅游 旅游效率
黄震方
作品数:330被引量:8,895H指数:57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地 旅游经济 旅游业 影响因素
张岩
作品数:13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三亚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效率 城市旅游 旅游业 数据包络分析 超空间
马晓龙
作品数:111被引量:2,022H指数:29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旅游 旅游业 SUB 数据包络分析 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