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4篇“ 旅游地形象“的相关文章
- 抖音短视频内容对游客乡村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以宏村为例
- 目前,抖音短视频已成为时下流行的社交及娱乐平台,旅游类短视频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这些旅游短视频所呈现的信息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用户的旅游决策、旅游目的地感知等产生影响。由此,抖音短视频营销正在快速生产、传播乃至重塑旅游目...
- 黄雨欣
- 关键词:乡村旅游
- 基于UGC视角的滨海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以蓬莱阁风景区为例
- 2024年
- 滨海旅游起源于欧洲,并在二战后的地中海沿岸开始初步发展。我国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文化底蕴深厚,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使其在旅游业中独树一帜。以山东蓬莱阁风景区为例,从用户生成内容(UGC)的视角出发,将携程网和同程网的网络评论文本作为数据来源,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 6.0软件中的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以及情感分析等技术,对蓬莱阁风景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发现,高频词主要集中在旅游吸引物方面,主要表现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两方面;网络文本的语义分析主要呈现“核心—次核心—外围”圈层结构;情感分析中游客以积极情绪为主。研究为蓬莱阁风景区的创新和发展,乃至滨海旅游地的形象塑造和品牌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杨柳颜璐于丽萍郭啸霆吕星宽
- 关键词:滨海旅游形象感知
- 基于UGC数据的避暑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
- 2024年
- 气候变暖背景下,人们的避暑行为推动了避暑旅游领域的发展,从需求侧角度研究避暑旅游地形象感知,对提升避暑旅游地质量、提升避暑旅游游客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典型的避暑旅游地福州鼓岭,通过对游客的UGC分析形象感知影响因素,结合满意度和重要度IPA模型,从避暑资源、避暑环境、避暑设施、避暑服务、避暑感知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就餐饮服务、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提升福州鼓岭避暑旅游地旅游形象感知的建议。
- 游筱婷
- 关键词:UGC
- 基于游客情绪感知的网络舆情危机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研究
-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交平台的不断普及,旅游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对当地形象甚至我国旅游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传统危机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研究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因而对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逐渐成为相关部...
- 毛兴宇
- 关键词:网络舆情危机旅游地形象负面情绪用户生成内容
- 基于UGC数据的康养旅游地形象感知及形象建构——以秦皇岛市为例
- 2024年
- 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康养旅游作为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备受社会关注。文章以河北省秦皇岛市为例,基于UGC数据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三方面分析游客对其康养旅游形象感知情况。研究发现:秦皇岛康养旅游形象感知较为薄弱;生态环境和旅游景观是影响秦皇岛康养旅游形象的重要因素;游客对秦皇岛康养旅游情感形象感知较为积极,整体形象感知以正面为主;秦皇岛康养旅游形象由原生形象、次生形象与复合形象共同建构。
- 周生凯曾游王丽华
- 关键词:形象感知
-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文化遗产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以云冈石窟为例
- 2024年
- 文化遗产具有世界普遍认可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针对文化遗产的研究不仅让我们了解其价值,也有助于保护、增进和传承社会认知。以大同云冈石窟为例,以携程旅行、去哪儿旅行和同程旅行的在线评论为数据来源,借助ROST CM6词频分析软件进行词频分析、网络语义分析和文本编码分析,探究云冈石窟的旅游地形象感知。结果表明,评论高频词以名词为主,主要集中在景区景观和设施方面;认知形象成分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旅游服务和管理方面;情感分析中游客以积极情绪为主,中性和消极情绪占比较小。最后根据景区目前的不足提出相关对策。
- 郭啸霆颜璐杨柳于丽萍
- 关键词:文化遗产
- 自贡燊海井旅游地形象感知
- 2024年
- 邓婷尹张雪江雪梅
- 基于网络评价的桂林历史景观旅游地形象感知倾向研究
- 2024年
- 游客对景点的网络评价反映出游客对景点形象的情感认知。文章以桂林主城区历史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携程网的网络评价为主要数据来源,运用ROST CM6.0软件探索游客对桂林主城区11处历史景观旅游地的形象感知倾向,总结出游客对桂林主要历史景观节点的认知总体呈现积极倾向;在对桂林主城区11处历史景观旅游地的总体评价中,对景区的高度积极情绪占比与中度、一般情绪的占比较为接近。基于此,笔者提出相应的优化利用策略。
- 田梦瑶朱金兰陈张婷
- 基于ChatGPT和ROST方法的敦煌旅游地形象感知分析与对比
- 2024年
- ChatGPT作为大语言模型的代表,具备出色的文本分析能力。文中以敦煌为例,基于从携程网和去哪儿网收集的6750条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的游客评论,使用“认知-情感-整体“模型,分别通过ChatGPT和ROST软件进行分析,对比两者在旅游地形象感知上的差异,并评估ChatGPT的精细化和深入分析能力及其应用潜力。研究发现:1)ChatGPT比ROST能够捕捉更多元的旅游要素和更细致的情感反馈,ROST则只展现常规的认知形象和总体的情感趋势。2)这些差异源于技术基础的不同,ChatGPT依靠深度学习和大规模多样化的文本预训练,能够处理复杂的情感逻辑和多元要素,而ROST受限于固定词库和共词分析,难以处理复杂信息。3)ChatGPT一类的大语言模型在处理复杂文本和海量数据时展现出强大的工具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旅游领域展现出较高的实践价值。
- 代浩宇马国强汪胜兰黄银洲
- 关键词:文本分析
- 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旅游地形象感知被引量:2
- 2023年
-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文旅深度融合推动背景下,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旅游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以互联网旅游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情感—整体”理论模型,采用词云词频统计、语义网络分析及扎根理论编码方法,对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旅游地形象感知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旅游者以旅游吸引物和地方氛围认知内容维度为主,认知形象呈现出以“敦煌-历史-关城-长城-嘉峪关-景区”为核心聚类的层次结构模式,认知形象演化由人文资源移向“人文+自然”的综合维度.(2)旅游者情感评价以积极情感和中性情感为主,历史文化底蕴是影响积极情感主要因素,而景区门票捆绑销售是产生消极情感的重要影响因素.(3)旅游者整体形象显示出以旅游吸引物、旅游基础设施、休闲和娱乐、旅游环境和地方氛围维度显性影响,以文化记忆媒介功能隐性构建的感知体系特征.研究结果对遗产旅游地形象塑造、文化传承和地方认同具有一定的启示.
- 文春锦侯秋凤
- 关键词:形象感知遗产旅游地河西走廊
相关作者
- 郑鹏

- 作品数:68被引量:614H指数:16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入境旅游流 旅游流 虚拟旅游 黄精 旅游地形象
- 曹娜

- 作品数:8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地形象 舆情危机 旅游网络 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舆情
- 李巍

- 作品数:5被引量:7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旅游地形象 旅游资源 旅游消费行为 认知心理研究 认知心理
- 张树夫

- 作品数:54被引量:53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泥炭 旅游业 旅游地形象 旅游资源 CIS
- 陈麦池

- 作品数:96被引量:3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跨文化传播 旅游形象 旅游 纵论 旅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