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24篇“ 施氮效应“的相关文章
- 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渭北苹果园施氮效应评估
- 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黄土高原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世界公认的苹果优势产区之一。氮素是苹果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它构成了果树中的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维生素、生物碱和激素等多种有机化合...
- 尹卓群
- 关键词:苹果氮素水平土壤养分微生物量酶活性
- 夏大豆鼓粒施氮效应及与粒重的相关性
- 2023年
- 为定量分析夏大豆鼓粒施氮效应及与粒重的相关性,于2020和2021年夏大豆生长季开展施氮田间定点试验,通过系统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夏大豆籽粒百粒重和鼓粒速率随鼓粒天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级鼓粒参数与粒重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夏大豆鼓粒施氮效应及与粒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百粒重随鼓粒天数增加呈“Logistic”曲线的变化趋势,鼓粒速率随鼓粒天数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过量施氮或氮肥亏缺均会缩短鼓粒持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平均鼓粒速率。夏大豆粒重与鼓粒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快增期和缓增期的持续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鼓粒速率和鼓粒持续时间主要由快增期和缓增期的鼓粒速率和鼓粒持续时间决定。施氮可以增加夏大豆粒重,但过量施氮则会对粒重形成起到抑制作用,延长鼓粒持续时间,特别是鼓粒中后期的持续时间,有利于粒重形成。
- 陈昱利杨平徐冉毕海滨巩法江王东峰卓玛高明慧
- 关键词:夏大豆施氮效应粒重
- 甘蔗施氮效应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 甘蔗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矿质元素中氮素对于甘蔗生产的贡献最大,也是甘蔗最需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当前我国甘蔗生产中氮肥过量施用现象普遍,不仅增加施肥成本,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迫切需要降低氮肥用量。但是,目前我国甘蔗生产...
- 周一帆
- 关键词:甘蔗氮肥施用量适宜施氮量养分吸收
- 杂交玉米良禾367不同叶龄施氮效应研究初探被引量:1
- 2022年
- 以当地栽培技术为基础,通过叶龄和器官间的同伸关系,在不同叶龄期追肥,探索杂交玉米良禾367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当地常规栽培(一炮轰)为对照(T1),分别设置T0:不施氮,T2:5展叶追肥,T3:6展叶追肥,T4:7展叶追肥,T5:8展叶追肥,T6:9展叶追肥,T7:10展叶追肥,T8:11展叶追肥,T9:12展叶追肥,T10:13展叶追肥,T11:14展叶追肥,T12:15展叶追肥,T13:施用缓释控肥(基肥一次性施用,不追肥)。比较不同叶龄期追肥对杂交玉米良禾367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T8处理(11叶龄期追肥)良禾367产量达13 495.5 kg/hm~2、穗粒数536.7粒、千粒重366.0 g、出籽率89.3%,均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2)T8处理(11叶龄期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值,T8处理产值28 341.0元/hm~2,在各处理中最高。
- 罗萍刘曜榕王怀义滕松高永贵岳超杨从党李刚华
- 关键词:叶龄模式
- 河西灌区蔬菜地轮作紫花苜蓿的施氮效应及土壤碳氮特征被引量:6
- 2021年
- 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可改善土壤碳、氮平衡。为了探究河西灌区连作蔬菜地轮作紫花苜蓿施氮对土壤碳氮特征和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永昌县种植7年娃娃菜后,轮作5年紫花苜蓿的土地为对象,设5个施氮水平(0、51.75、103.5、155.25、207 kg·hm^(-2)),对土壤碳、氮含量、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紫花苜蓿产量和氮积累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轮作紫花苜蓿后,土壤养分得到改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增加,其中有机碳含量比轮作紫花苜蓿前提高2.0%。适宜水平的施氮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尤其对0~40 cm土壤的提高效果最明显,还可以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当施氮量为103.5 kg·hm^(-2)时,紫花苜蓿土壤碳、氮含量提高最明显,苜蓿产量和氮素积累量也最高。综上,连作蔬菜地后茬轮作紫花苜蓿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质量,还可以进行牧草生产。综合施氮对土壤碳、氮特征和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效果,施氮量为103.5 kg·hm^(-2)既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又能保证紫花苜蓿的高产优质生产。
- 吴勇刘晓静蔺芳蒯佳琳
- 关键词:蔬菜田轮作紫花苜蓿施氮效应饲草生产
- 栗钙土区马铃薯施氮效应研究
- 山西是我国北方马铃薯的重要产区,马铃薯品种同薯29号和大同里外黄均为山西省近年来推出的新品种,研究施氮对两个马铃薯新品种的影响,从生产和环境两个角度看,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裂区随机区组设计(主区为马铃薯品种,副区为...
- 李林燕
- 关键词:马铃薯施氮效应生长发育产量性状
- 不同燕麦品种的施氮效应差异被引量:5
- 2020年
- 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4个燕麦品种在2个氮素水平下的生物学产量、氮素积累及氮素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对低氮的忍耐能力不同,在低氮条件下,白燕7号、Vao-22006、蒙燕7726、白燕8号等4个品种产量性状良好,具有氮素积累强、氮经济利用效率高等特点;不同燕麦品种对氮素的响应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低氮水平下,坝莜6号、坝莜9号、H 44、甘肃农家种为氮素敏感品种,产量水平相对较低,但施氮后产量显著提高。
- 苗玉红李慧韩燕来谭金芳
- 关键词:燕麦积累量生物学产量氮利用效率
- 马铃薯“3414”完全实施试验之施氮效应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田间试验是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7年4—8月在长岭县大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试验田里进行了马铃薯"3414"完全实施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肥施用量达到2水平(当地农民常规施肥量)时,氮肥施用量与马铃薯产量呈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当施纯N量为117.9 kg/hm^2时,获得最大产量32 778.4 kg/hm^2;当纯N施用量为113.15 kg/hm^2时,获得最高经济效益。
- 单丽娟刘昕春高峰徐兴兵
- 关键词:马铃薯氮素效应
- 茶树施氮效应及茶园氮素流失特性、防治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综述了茶园土壤氮含量及变化规律、茶树施氮效应、茶园氮素流失特性及茶园氮素流失防治措施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 李延升杨普香李琛蔡翔江新凤谢小群彭华王新民张贱根邓鹏
- 关键词:茶园施氮效应氮素流失
- 稻茬迟播小麦春后施氮效应及其高效施氮模式研究
- 试验于2013-2015年在扬州大学校内试验农场进行。以扬麦20为试验材料,2013年、2014年播种时间分别为11月12日和11月9日。设置3种密度和9种春后追肥期的2因素试验,其中密度为亩基本苗12万、16万和20万...
- 殷毅凡
- 关键词:种植密度穗肥产量性状
相关作者
- 彭燕

- 作品数:233被引量:983H指数:18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白三叶 鸭茅 种质资源 干旱胁迫 抗旱性
- 成升魁

- 作品数:355被引量:7,911H指数:4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食物消费 粮食安全 青藏高原
- 张宪洲

- 作品数:127被引量:2,800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藏北高原 生态系统 高寒草原
- 钟志明

- 作品数:71被引量:63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高寒草原 影响因素 土壤 表层土壤
- 陈琼贤

- 作品数:94被引量:48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菜心 丰缺指标 芥蓝 土壤肥力 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