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2篇“ 新石器文化“的相关文章
简论台湾海峡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历程
2024年
本文通过对台湾海峡地区新石器文化的梳理及与区外文化的比较,归纳本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质。区内距今约10000—7000年的遗存显示出进步性与滞后性并存的面貌,距今约7000—4500年形成与亚洲东南海洋地带特征相符的海洋性新石器文化,距今约4500—3000年之间先后呈现本地文化的“龙山化”过程和外来文化的“在地化”过程。富裕的采集、渔猎经济长期占据台湾海峡地区史前先民生计的主流。水稻、小米等谷物种植行为虽较早传入本区,但土著社会缺乏强烈的农业化倾向,复杂化进程相对缓慢。区内先民由山间垭口、内水河谷和海岸地带保持与长江、钱塘江流域的沟通,由海路达成与华北、岭南、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的交流,陆海交通促进早期贸易开展与人口扩散。
付琳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钱塘江流域台湾海峡农业化
牡丹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编年序列研究
2023年
牡丹江流域的考古工作开展较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便有少量苏联和日本学者在这一地区进行调查活动^([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学者在牡丹江流域开展了一系列田野工作,并将该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研究也逐渐推向深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考古工作仍以调查为主^([2]),同时对倭肯哈达洞穴^([3])、莺歌岭遗址^([4])进行了发掘。这些工作明确了牡丹江流域存在新石器时代遗存。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5]),所做的发掘工作也略有增加,如先后发掘了尚志县现尚志市亚布力北沙场遗址^([6])、宁安县石灰场遗址^([7])、海林市河口遗址和振兴遗址^([8])。伴随着这些遗址的发掘和相关材料的陆续发表,牡丹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研究明显有所改观。其中,《黑龙江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初步研究》一文首次对牡丹江流域和三江平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存进行了综合性研究^([9])。《牡丹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序列与编年》一文将牡丹江流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区分为振兴文化、亚布力文化、莺歌岭下层文化和石灰场下层文化,并对各文化的面貌特征、年代进行了探讨,从而初步建立起牡丹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编年序列,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10])。
杜战伟刘槃罗英杰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牡丹江流域
浅析重庆市渝西地区新石器文化——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渝西地区为古代巴蜀的主要交汇通道,过去对该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发现较少,对于该地区与巴蜀间的原始人类联系缺少认识。论文结合近年渝西地区长江沿岸江津段新石器文化考古调查成果,对重庆市渝西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初步认...
周向东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地理环境
论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文化被引量:3
2023年
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圈是指分布于金沙江中游南北两岸距今4500—3700年、海拔在3000—1000米山地、有着相近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的统称,文化的非均质性、复合性与多元性特征突出,与周边地区同时期新石器晚期文化内涵迥异。该文化圈分布范围主要集中于横断山区中段金沙江中游及周邻地区,影响范围北至大渡河中游,南至元江以北,东至金沙江中游末端、西至澜沧江中、下游,以金沙江中游南北两岸最为集中。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圈反映出流域内新石器时代晚期居民之间频繁的文化互动以及文化认同,并为当地青铜时代居民的人群互动与文化互动奠定了史前基础。
周志清
关键词:金沙江文化圈
钱塘江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中的原始科学思维
2022年
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是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源头。这一时期的原始居民在长期对抗大自然的实践中,总结一套科学理论并运用于生产实践。如懂得选择石料且在打制时运用力的三要素、利用火的特性和水的浮力造出了独木舟、利用力学原理发明船桨、运用弹性力学制作出木弓。运用科学来解释世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就是原始的科学思维。原始科学思维是现代科学思维最初的萌芽,为现代科学发展打下了基础。
李佳羽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跨湖桥文化
江南新石器文化的身体呈现与原始宗教意识
2022年
新石器时代江南先民的身体呈现起初聚焦于身体的力量与性感特征,并不夹杂宗教意识,后来随着人的物种意识的觉醒,江南先民开始在巫术“交感”思维支配下谋划通过身体装饰完成身体补缺,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多种以人的身体为中心的宗教意味浓厚的图腾幻象。这些图腾幻象与其载体相结合,表现了生命轮回与灵魂飞升的观念,体现了对易朽身体的宗教超越。“自然生殖——交感装饰——图腾幻象——灵魂飞升”这一演变历程反映了原始身体意识与宗教意识的渊源关系,也体现出江南新石器文化的地域性色彩。
吴海庆吴致远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原始宗教
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时空框架与谱系研究
长江中游地区以两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为中心,新石器时代文化从公元前7100年延续至公元前1800年,是中国新石器文化分布的重要区域之一。梳理这个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发现,20世纪90年代左右不仅是田野考古的...
王良智
关键词: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
中国相互作用圈视野下的西藏新石器文化被引量:1
2022年
西藏新石器时代包括卡若、曲贡、加日塘、玛不错等文化类型,这些考古学文化与甘青、川滇等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西藏并非仅仅是文化的接受者,进一步说明西藏新石器文化是中国相互作用圈的一部分,这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王蔚余小洪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
秩序、活力与审美动向——城头山新石器文化审美研究
城头山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境内,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文物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古城遗址,也是研究中国史前文明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国内有关城头山遗址的研究涵盖了考古学、历史学、农学、宗教学、地质学等多个领域,...
包逸茹
关键词:原始艺术秩序
姚江-宁波平原全世沉积地貌演变以及对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影响
淤泥质海岸是现代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早期人类社会定居聚集区之一。淤泥质海岸对气候、海平面变化及海洋灾害十分敏感,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与其环境变化的关系,对于应对当前的气候变化挑战有重要意义。姚江-宁波...
吕晔
关键词:淤泥质海岸有孔虫海平面变化新石器文化

相关作者

朱永刚
作品数:69被引量:359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遗址 考古学文化 新石器文化 遗存 文化面貌
赵宾福
作品数:74被引量:442H指数:1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新石器时代 文化 遗址 考古学文化 陶器
陈发虎
作品数:372被引量:5,451H指数:4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全新世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干旱区 环境变化
王仁湘
作品数:88被引量:38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彩陶 史前 饮食文化 庙底沟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
陈国强
作品数:30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台湾高山族 高山族 祖国大陆 越族 旧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