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50篇“ 文质“的相关文章
- 文质被引量:1
- 1985年
- 苏洵曰:“忠之变而入于质,质之变而入于文,其势便也。及夫文之变而又欲反之忠也,是犹欲移山河而行之山也。人之喜文而恶质与忠也,犹水之不肯避下而就高也。”余以为不然。夫自忠而至于文者,圣王救世之事也;喜质而恶文者,凡人之情也。逮其相趋而之于质,虽圣贤亦莫如之何矣! 人徒见宫室棺槨舆服俎豆之制,吉凶相见馈食之礼,殷之时备于夏,周之时备于殷,遂以为自忠而入质,自质而入文,由人之喜恶而然也。人诚喜文而恶质与忠。
- 黄宗羲
- 关键词:圣王文质冠礼救世戎狄吉凶
- 《猫》:小学教材中文质兼美的作品
- 2025年
- “读写结合教学”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却难以把握“读”与“写”的地位。而“指向写作”理念下的读写结合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情感的基础上体会文本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 邹宇媚
- “文质之辨”与中华文明现代性的展开
- 2025年
- 有别于欧美世界中的“文明”论,中华文明自有一套话语体系和叙事传统。以“文质之辨”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叙事不仅意在描述夏商周三代历史的流变,也以一种哲学的方式考察了文明演进的内在逻辑。这种具有思辨性的“文质”视角,还通过对具体礼“文”背后文明精神的揭示,启示了中华文明现代性议题的展开。儒家的“文质之辨”由历史叙事与文学修辞展开,在对三代文明与文明流变的哲学审思中,还兼顾了个体的道德涵养。文明、叙事与德性问题的交叉,既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特点,也蕴含了一条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性进路。由“文质之辨”展开的“改文从质”说和“文质彬彬”观,不仅提供了一个来自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反思视角,更以中庸之道指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中“文”“质”新义的探究。
- 蒋范
- 关键词:中华文明儒家
- 从形质论到文质论——中希古典哲学互鉴的一个尝试
- 2025年
- 晚近围绕亚里士多德形质论的许多哲学争论,是为了在笛卡尔式二元论与机械物质主义之间寻求一个更好的现代宇宙观。亚里士多德形质论本是为了克服柏拉图二元论,但因为其固有的形式优先的特点,而常常陷入新的二元论模式。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文质论传统与形质论有非常类似的理论特点,但因为对自然优先的坚持,可以避免形质论的这种诠释倾向。通过详细比较自然认知、工具制造、文明制作三个语境中的形质论与文质论模式,我们发现形质论与文质论并不仅仅是中西哲学的各自特点,而本就是互相渗透、互为表里的。通过形质论思考激发文质论传统的哲学力量,并以文质论模式纠正形质论的可能倾向,是利用中西古典哲学思考现代问题的一种可能性。
- 吴飞
- 关键词:文质论文明
- 秦汉儒学“文质彬彬”思想下饮食漆艺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2025年
- 本文旨在探讨秦汉时期的“文质彬彬”思想对饮食文化和饮食漆器的影响,并分析在“文质彬彬”思想的背景下如何在现代食品包装设计中对秦汉饮食漆艺进行元素的提炼再设计。“文质彬彬”是一种强调形式美感、文化内涵与造型品质相统一的审美理念,在饮食文化和艺术创作中影响深远。通过对饮食漆艺的研究,探索饮食漆艺中蕴含的文质彬彬的设计思想,再将这样的设计思想和饮食漆艺与现代的的食品包装设计相结合,探寻可行性和适用性。将秦汉饮食漆器的功能性元素以及装饰性元素运用在食品包装设计中以达到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结果。设计出具有文化内涵、形式美感、实用功能以及优良品质的食品包装设计。
- 万翔黄涛
- 关键词:文质彬彬食品包装设计儒学思想
- 方圆、象意、文质:大众书法审美的三个维度——基于汉字美的书法审美方法论
- 2025年
- 书法基于汉字书写,伴随实用而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在理解汉字美的基础上去欣赏书法是大众书法审美的基本方法。汉字的基本形状是方块,给人方正端庄之感,方圆相济是书法“造型”的要旨,是书法美的“物质”基础。“象意”是“六书”造字的内在依据,是观物取象、物我相通的思维,是欣赏书法“意象美”的钥匙。“文质”指书法线条笔画装饰与汉字本身的内涵,即艺术性与书写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欣赏书法整体美的重要视角。大众书法审美应当起于汉字“方圆”特点赋予的书法动静和刚柔相济之美,高至品味汉字“象意”基因孕化的书法意象之美,最后落到“文质”使然的书法笔墨线条与书写内容的和谐之美。
- 余洋
- 关键词:汉字书法审美象意文质
- 基于文质兼备思想的传统造物评析
- 2025年
-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生长和萌发出各种经验与思想,日积月累,最终汇聚成“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其涉猎广泛,包括“天人合一”的儒家理论思想、“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学思想等,在影响人们思想意识的同时也影响着器物建造等方面,并为我国的传统造物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基于儒家思想中的“文质彬彬”思想,探讨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及其重要性,通过实际案例对“文质兼备,美与善的统一”的内涵、传达的内容及中国古代造物的本质追求和准则进行分析阐述。
- 张雪
- 关键词:道家思想陶瓷
- 略论旴江医学之“文质”风格
- 2024年
- “文质”是对文字精美、内容朴实的文章语言的概括,文质概念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对中医学的理论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旴江医家的著作学说中能总结出很多“文质”风格,包括心系苍生的“德行文学”;与“道法方术”呼应的理法方药治病层次;“简便验廉”,行之有效的医理论述;天人合一,仁心立业的治病原则。旴江医学文质彬彬的整体风格既是对历史文化的美好传承,也是后人竭力前行的方向。
- 刘晓庄
- 关键词:文质文化传承
- 礼乐文明的构成:“文质论”社会理论初探
- 2024年
- 《社会》2023年5期,18000字相对于古希腊的城邦文明和现代西方的社会文明,传统中国形成了一种礼乐文明,其基本构成方式是“文质论”。无论是城邦文明、社会文明还是礼乐文明,哲学基础都是对自然与文明关系的理解。在城邦文明中,文明出于自然,又是对“自然目的论”的实现,这在文明与自然之间确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辩证关系。
- 吴飞
- 关键词:礼乐文明文质论辩证关系古希腊
- 礼乐文明的构成:“文质论”社会理论初探
- 2024年
- 一、文明与自然如果说古希腊文明是由城邦构成的政治文明,现代基督教文明是由教会发展而来的社会文明,那么传统中国文明就是一种礼乐文明,它的基本构成方式是“文质论”。探讨“文质论”的文明建构方式,既有助于理解中国文明传统,也可与西方社会理论深度对话,从而发展出一种基于中国思想传统的普遍社会理论。
- 吴飞
- 关键词:礼乐文明基督教文明文质论古希腊文明政治文明
相关作者
- 文质

- 作品数:7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 研究主题:抗菌效果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双语教学 教学探讨 双语教学
- 文质

-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语文知识 宾语 多重复句 状语 语素
- 黄文质

- 作品数:98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红外发射率 红外隐身 隔热 吸波 耐高温
- 文质君

- 作品数:58被引量:267H指数:8
-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自由基代谢 小鼠 肾俞 抗氧化 运动小鼠
- 王文质

- 作品数:33被引量:45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海流 黑潮 环流 三维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