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篇“ 文学桂军“的相关文章
乡村到城市的历史更迭:文学桂军生态传递的家园情结
2024年
土改背景下的生存生态到商品背景下的精神生态的存在意义上的更迭,显现出文学桂军两代人对于社会现实与广西乡民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20世纪50年代生存生态的交接姿态和历史质素,左右了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价值,改革开放后的壮乡乡民生存生态,又不得不置于商品化、全球化的精神生态圈层中加以考量。文章以文学桂军两代壮族作家陆地与杨映川的两部作品为例,在历史的更迭考量下以对话与悬搁之姿态重述二人生态美学意义上的耦合调性,土改零余者与石城小怪人对现实的类型化声讨,为其创作的家园复归倾向“续航”,并最终指向其诗化家园的双重情结旨归,即回归纯粹本我的生态性诉求。
沈明裴蓓祁守仁
关键词:精神生态文学桂军家园情结
文学前沿寻踪:现实主义的“先锋”转向——“文学桂军”叙事模式论被引量:1
2022年
1980、90年代,“文学桂军”在创作中所采用的叙事模式经历了从传统现实主义到先锋叙事的转向,具体表现为弃斥传统现实主义的叙事模式,而有意识地借鉴现代先锋小说的叙事模式,尤其是多元化的叙述方式,以及荒诞和虚无等先锋小说叙事精神。这一变迁蕴含着广西地域作家群这一文学主体的既有历史与中国文坛“中心”之间丰富、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即“边缘”与“中心”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先锋叙事使“文学桂军”的创作突破了广西民间文学传统的桎梏,在新时期中国文坛焕发出朝气。但是,当先锋叙事成为广西作家的文学行为惯性之后,它反而昭示出“文学桂军”在创作上的罅隙。
肖庆国
关键词:叙事模式
“百越情结”及小说之人文地理特质——“文学桂军”论
2022年
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文学桂军”在文学行为上极具共同性特征,主要展现为对于广西地域文化的高频书写,尤其是方言土语、文学地理与民间信仰。其中,“百越之地”的民俗禁忌及其所表现出的巫鬼遗风最为典型。“文学桂军”在地域文化书写层面体现出来的文学行为共同性,蕴含着广西作家群体与广西地域和广西身份之间密切的认同关系。以原始期刊初刊本为史料,对这一时期“文学桂军”创作中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发掘与呈现,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学术意义。
肖庆国
关键词:地域文化方言
文学桂军小说的文化自觉
2021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文坛集结了一支才华不俗的文学桂军。他们身处多种文化激烈碰撞融合的世纪之交,以敏锐的洞察力觉察到了乡村与社会生活的新变,也催生了他们强烈的文化自觉,文学桂军将这种自觉融入个人的小说创作,赋予其更为深刻、更具意义的价值内涵。从文学桂军的小说中,可以窥见他们对乡村与民族文化的深层次体认和关怀,以及对乡村与民族文化现实境况的反思和发展延续之道的积极求索。
邓鹏李婧韩颖琦
关键词:文学桂军文化自觉民族意识乡村
“边缘的崛起”:持守与突围及其限度 ——“文学桂军”研究
1980年代,广西文学界意识到广西文学长期以来的落后面貌,于是相继展开“百越境界”“广西文坛三思录”和“振兴广西文学大讨论”等一系列寻找广西文学未来出路的论争,试图实现广西文学“边缘的崛起”。这些论争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在...
肖庆国
关键词:逃离重返
在时间之河中打捞文学的记忆--评钟世华的《文学桂军研究资料丛书·韦其麟研究》
2020年
《韦其麟研究》是《文学桂军研究资料丛书》之一,通过研究对象作家本人自述,到他人对韦其麟的印象、评价,以及学界对其作品的研究等方面,为广大读者和研究者勾勒出一个丰富而立体的韦其麟文学世界。梳理分析了学界对这位优秀的壮族诗人的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出韦其麟研究不同阶段的不同特色,丰富了文学桂军研究资料。从文学史的视角提出整理广西文学史料的目的,提升了文学桂军史料建构的学术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张淑云
关键词:文学桂军史料
民间文学到文人文学再到民间文学——以“文学桂军研究资料丛书”之一《韦其麟研究》为中心说开去
2020年
钟世华编著的《韦其麟研究》作为"文学桂军研究资料丛书"的第一部,具有鲜明的当代价值。以《韦其麟研究》为中心,从韦其麟的代表作长篇叙事诗《百鸟衣》看民间文学与文人创作双向流动的关系,不仅仅停留在民间文学是作家创作的原料和土壤这一个传统说法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作家创作的作品可以回到民间,成为新的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文人文学—民间文学,这一模型意在"双向流动"与"双重转化",它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相结合,可以推动当代文学新发展。
陈学璞
关键词:民间文学文人文学
文学桂军建档立传被引量:1
2019年
何谓"文学桂军"?2007年12月15日,在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日报综合副刊部联合举办的"2007广西文艺论坛暨《文学桂军论》研讨会"上,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治区文联主席潘琦在讲话中对文学桂军的含义和特征等作了比较完整的阐述:"所谓文学桂军,是生活、工作在广西的一批从事文学创作的当代作家,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活动、创作理念、创作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本土性、民族性、自强性、创新性和团队性,是新时期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一支南方作家队伍,称之为文学桂军
容本镇
关键词:文学桂军建档区人大常委会文艺理论家广西日报
文学桂军与相思湖文学新风景
2019年
石才夫(笔名拓夫。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广西文联副主席、诗人、壮族作家。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1988届校友):我经常想,"相思湖"作为一个自然形态的湖和一个文化符号,有两样东西不可或缺,这就是水和文学。自然形态的相思湖很小,在地图上也搜不到。但文学的相思湖,早已闻名遐迩。没有水,湖就失去生命;没有文学,相思湖就没有了光彩。就连相思湖这个名字,也都是文学的产物。在这个饱含诗意的地方,注定是要生长文学的树,开诗歌的花的。我们今天回到这里的人,就是相思湖这棵文学大树上的一片叶,一朵花。当然,也有的自己就长成了一棵大树,成为相思湖新的风景,比如谢尚果校长。
石才夫张燕玲王冰蒋登科
关键词:文学桂军文学创作
文学桂军研究资料丛书 韦其麟研究
本书是文学桂军研究资料丛书之一种,是广西作家韦其麟的研究资料,内容包括六个部分,即作家小传、研究综述、自述访谈印象、评论文章选辑、研究论文选、作家作品索引和研究成果索引。本书从韦其麟创作实绩及其对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入手,...
钟世华
关键词:文学研究

相关作者

张利群
作品数:217被引量:21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批评 论文学 学理依据 核心价值取向 文学
李建平
作品数:155被引量:18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产业 抗战遗址 抗日战争 抗战文化 文化研究
董迎春
作品数:218被引量:243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杂技 诗歌 当代诗歌 话语 语言
王绍辉
作品数:33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广西文学 文艺 广西文化 文化软实力 和谐文化
容本镇
作品数:77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小说创作 张承志小说 瞭望 写作学 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