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3841篇“ 文学教育“的相关文章
- 文学教育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我们的文学教育怎么了,怎样实施文学教育,名家范例。
- 魏建著
- 关键词:素质教育文学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积极作用
- 2025年
- 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为了深化学习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汉语言文学教育,以此来地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传承文化精髓,促进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文化发展的潜力。本文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出发,探讨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多维作用并分析当前教育实践中的融合路径,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材选择与教师素养等方面的结合来传递语言知识,促进学生文化认同与文化创新。
- 赖涵
-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传统文化文化认同文化传承
- 创意写作是文学教育的另一个名字
- 2025年
- 2024年1月,“中文创意写作”被正式列入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作为高校中文教育的专业课程,创意写作如何探索建立完整健全的教育实践体系,深入推进文学教育的学科内涵?面对当下人工智能对人文学科的冲击,创意写作如何发挥学科优势,顺应时代变更、文化发展与文学演进,从而培养新范式的写作人才?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在高校担任创意写作教学的老师聊聊他们的思考。
- 王磊光
- 关键词:创意写作文学教育人文学科二级学科
- 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以初中语文为例
- 2025年
- 本文对初中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围绕两者的内在联系、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展开探讨。语文教育中的语言学习与文学欣赏相辅相成,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然而,目前教材设计与文学教育的脱节、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的局限性以及学生文学兴趣培养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两者的有效融合。为此,提出丰富教材中的文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鼓励课外阅读等优化策略,旨在促进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两者对接性的提升,初中语文教育可以在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推动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化认同的提升,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李瑞芳
- 关键词: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学文化素养教材设计
- 互联网下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人文素养提升研究
- 2025年
- 汉语言文学教育应包括汉语言基本知识讲解以及对民族文化和经典文献的讲授。在互联网视域下,加强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有效结合,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分析了汉语言文学教育赋能人文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加强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提升人文素养的策略。
- 张娟
-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文素养
- 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文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作为一种主观意识活动,审美具有个性化、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特点,是人们形成艺术修养和精神内涵的主要形态。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文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来进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意蕴,可以充分支撑审美教育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白小雨
-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文学教育
- 外语教育学学科设置背景下的文学教育及其研究
- 2025年
- 外语教育学作为二级学科的设立将对整个外语教育生态产生深刻影响,对外语学科转型发展、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外语教师的身份归属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人学”的文学,具有伦理道德、情感、认知、审美等独特的教育功能,是外语育人的重要载体。那么文学教育及文学教育研究与外语教育学之间具有怎样的学理和实践联系,文学教育和文学教育研究如何有效地参与外语教育学的学科构建和育人实践等问题就成为外语教育领域和中外文学教育领域都要认真思考并审慎阐释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以上问题,从文学教育研究的内涵、外延、维度及路径等角度思考文学教育研究与外语教育学的关系,并以文学经典为案例,深入思考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在语言、文化、审美、情感以及伦理道德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从而为全面审视文学教育及其研究与外语教育学之间的关系提供生动案例。
- 王卓
- 汉语言文学教育对个体人文素养提升的价值探究
- 2025年
- 汉语言文学教育系人文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历经系统性的语言及文学素养培养,强化个体的人文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该内容主要涉及语言学知识、文学经典以及文化传承的多个层面,本课程设计旨在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文学审美鉴赏、文化知识掌握、思辨分析能力及人文关怀意识,本论文立足于对汉语言文学教育概念、核心内容及显著特征的深入探讨,分析其对个人在语言运用、文学品味、文化延续、辩证思维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当代社会,其对于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 程萌
-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文素养语言表达
- 外语教育学视角下的文学教育:意义、潜能和方法
- 2025年
- 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的迅猛发展,给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传统外语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同时高等教育顺应时代潮流向全人教育的转向又为文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育人机遇。本文认为,文学教育应从单纯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技能的教授,转向培养全面发展的博雅之人,其实施路径是积极地利用文学中本自具足的育人资源,致力于培养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思想力、创造力、想象力、创新力和国际沟通力。为此,本文提出外国文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构想,即基于学科专业一体化的思想,制定出一套文学研究与文学教育融合、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融合的完整教学体系。
- 王宗琥
- 关键词:文学教育全人教育
- 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 2025年
-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创新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调、学生自学能力不强等,提出了创新路径,如更新教育理念、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和完善评价体系。通过案例验证了这些方法的可行性。为了保障创新,需要加强教师培养、政策支持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研究结果显示,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创新需要多方合作,以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变,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这种创新对于推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高度素养的汉语言文学人才。
- 杨立杰
- 关键词:新媒体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模式数字化资源
相关作者
- 李宗刚

- 作品数:176被引量:410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五四文学 教育体制 文学教育 民国 英雄叙事
- 陈平原

- 作品数:336被引量:1,95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中文系 北大 读书 文学 文学教育
- 顾之川

- 作品数:227被引量:480H指数:9
- 供职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
- 研究主题:语文教育 语文 立德树人 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
- 徐一周

- 作品数:27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研究主题:文学教育 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
- 陈明华

- 作品数:146被引量:89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 研究主题:教师 教育 作文教学 教育观念 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