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44篇“ 文学价值“的相关文章
《道德经》的文学价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初探
2025年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重要哲学著作,其文学价值和影响力也不容忽视。本文从文学角度出发,探讨《道德经》的语言风格、修辞艺术、哲理蕴含等方面的文学特色,并分析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道德经》简洁隽永、蕴意深远的语言,丰富多样的修辞方式,以及深刻精微的哲理思想,不仅彰显了其高超的文学成就,也为后世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源泉和艺术滋养。
王敦煌
关键词:《道德经》文学价值文学影响
我们都是“同时代人”——如何建构当代文学价值共同体的反思
2025年
“同时代人”是一个超越年龄、时空的广义内涵的存在,它打破了生理年龄和朝代更迭,以代际划分的“同时代人”的陈见,用一种具有深刻和前瞻意义的理念,聚合成一种具有“当代性”的切分方法,以跨越代际的共同价值观来重塑“同时代人”群体,以此作为解决创作困囿和批评迷惘的突破口。“我们可以使自己成为这些文本的同时代人”的命题,才是需要正视的最本质的问题所在。当下的“同时代人”,既要以史为鉴,从历史的“同时代人”的思想宝库中,汲取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相对统一价值观,同时还要引领更多能够聚合在同一价值观下的“同时代人”,发出对整个世界的批判性哲学诘问,这也是改“未完成的现代性”为“当代性”关键词的理由,希冀由此而触及对当代文学治史观念的一种新观念和新方法,在“同时代人”旗帜下,建构起一种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和学术守则。
丁帆
20世纪80年代文学价值论争的理论逻辑及其影响
2025年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掀起了文学价值的讨论热潮,形成了三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学价值在于外部关系世界,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学价值在于虚构空间上建立起来的意义世界,第三种观点认为文学价值在于文学自身的审美性。三种理论实际上对应着文学的现实维度、意义维度、审美维度这三种本体特性,是文学本质特征在价值论上的具体体现。价值论争经历了由外在向内在转移、由宏观向微观转移的视野变化,三种观点最终合流,在80年代末期形成文学价值综合论。总体来看,80年代的文学价值论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催生了20世纪90年代“文论失语症”“审美意识形态论”“躲避崇高”等理论话题的提出与讨论,并且讨论形成的各个理论分支为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思潮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文学多元发展态势的形成。
李明彦
关键词:理论逻辑
爱奇、博物与山水审美:《水经注》文学价值探源
2025年
《水经注》的文体风格主要近于州郡地记,郦道元吸取了州郡地记中记述人文历史事迹的特点,并因其爱奇心理,使注文方式刻意求奇,征引材料偏爱神怪。魏晋以来“博物地理”的观念渐兴,左思、张华、郭璞等人的“博物地理”观念影响了郦道元,并使其征引著作范围扩大,文本层次更为“多系统性”,注解重心逐渐从地理向多层次扩展。郦道元自觉的山水审美意识使注文中的景色描写寄寓着作者的情感,体现了他对山水的关注、欣赏与品评,并使写景语言诗化,以表现山水之美作为书写的首要标准。
胡永正
关键词:《水经注》爱奇博物山水审美
从神龙本看《兰亭集序》的语言文学价值
2025年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书法名作,被奉为翰墨经典;此文亦广为传诵,是不朽的文学名篇。神龙本是《兰亭集序》唐摹本中堪称最善的,将它与《晋书·王羲之传》所录文本从书法、文字、文学等视角进行比较,解析王羲之《兰亭集序》手书原稿的撰作过程及文本面貌,并揭示神龙本《兰亭集序》特有的语言价值文学价值
徐秀兵
关键词:《兰亭集序》语言价值文学价值
从文本到影视:《我的阿勒泰》的文学价值与影视改编分析
2025年
散文集《我的阿勒泰》在2010年的文坛掀起了一场“李娟热”和“新疆热”,成为“新疆文学”和“西部文学”的代表性作品。2024年,据此改编的8集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和爱奇艺平台同步播出,获得了观众和业界的一致好评,称其为“散文一样的剧”。一部成功的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既能创造全民追剧的“影视热”,又能引发重读原著的“文学热”。因此,通过分析《我的阿勒泰》的文学价值及其影视化呈现策略,可以帮助理解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的可行性,以及“文学”与“影视”之间交流互鉴、相互成就的关系,为未来的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创作提供参考。
宫京成王伟
关键词:文学影视
“赋魅”与“祛魅”双重视域下文学价值变迁的机理探究
2025年
文学价值并非先验存在之物,而是受到历史与文化影响且不断变化的产物。自19世纪至今,西方文学历经了文学价值到娱乐性价值的变迁。从“赋魅”与“祛魅”双重角度探究文学价值的变迁,为揭示这一变迁背后的过程及缘由等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学价值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祛除俄国历史文化学派赋予文学的科学权威之“魅”;另一方面,在确立文学自律性的地位时,又赋予了文学研究转向形式层面之“魅”。电子媒介的兴起,让我们重新正视娱乐性价值,但同时要警惕电子媒介带给娱乐性价值的物欲之乐的“神魅”。
田义
关键词:文学价值娱乐性祛魅电子媒介
文学理论批评的文学价值
2024年
为什么要谈文学理论批评的文学价值问题?20世纪90年代文化转向以来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虽然取得了新的成就,但也出现一些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迫切需要重提文学的本体价值,同时必须以新的文学观念与批评方法面对当代新出现的文学现象。
王光明
关键词:文学理论批评文学批评本体价值文学观念文学现象
当代文学价值观念嬗变的理论反思被引量:1
2024年
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价值观念的嬗变呈现出“解构”与“建构”同时进行、“多元”与“主导”的辩证统一、“个体”与“群体”的兼顾等发展趋势与特点。当代文学价值观念的这些嬗变趋势与总体特点,一方面使当代文学价值观念逐渐走向开放与多元,促进了当代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繁荣;另一方面又导致了诸如价值虚无主义、价值相对主义等文学价值观念问题,影响当代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可以在尊重当今文学价值观念多元并存的前提下突出马克思主义文学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以实现当代文学价值观念的重构。
严红兰
关键词:文学价值观念价值虚无主义价值相对主义
葛洪的传统儒学思想及文学价值
2024年
在玄风日盛的两晋,儒学已然呈现玄学化新面貌,而江南吴地却继承着两汉经学脉络,展示出传统儒学的抵抗姿态,葛洪就是其中著名的士人代表。葛洪分别从“破”与“立”两方面显示了向传统儒学思想复归的意旨,前者表现为对玄学玄风展开批判,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言行放诞、士无特操,二是社会失序、风俗衰败,三是仿洛新风、丧失传统,较之他人,葛洪的批评力度更大;后者表现为对封建礼法及等级制度的大力维护,而其极致思想就是对君主制的张扬与鼓吹。葛洪对文章价值的判断颇具特殊意味,实则为其传统儒学思想的投射映照,他认为“德”应与“文”并重,文章须为世而作,尤重子书而轻视诗赋,受传统儒家文学观浸染颇深,而与时代潮流相左。
刘伟
关键词:传统儒学文学价值

相关作者

赖大仁
作品数:159被引量:505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当代文论 文学 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文论 文论研究
汤太祥
作品数:58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易林》 《左传》 援引 焦延寿 徽商精神
姜文振
作品数:33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文论 知识型 中国现代文论 知识学 现代性建构
鲍远航
作品数:45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水经注》 考述 南朝 地记 佚文
郑玲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夏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价值 回鹘文 民族文献 文学 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