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93 篇“ 文化记忆 “的相关文章
文化 记忆 本书共分七章,全书记录了天津大学116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这116年间涌现出的优秀“天大人”。 李义丹关键词:校史 文化 记忆 被引量:92 2006年 黄晓晨关键词:文化记忆 神经学 文化学 红色档案驱动的红色文化 记忆 构建与传承 2025年 红色档案蕴含丰富的红色精神,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用好红色档案也是推进档案深入利用的必要回应。基于文化 记忆 理论,以功能记忆 和存储记忆 的双面性、功能记忆 的作用与特点为切入点,弘扬红色文化 在政治教育、文化 价值方面的价值。同时,以载体、环境、支架要素为记忆 成分阐释红色档案驱动红色文化 记忆 构建与传承的理论逻辑。最后,提出以丰富红色档案资源、创新红色档案表达、多主体协同联动为记忆 路径传承红色文化 记忆 ,增强红色文化 认同。 罗梦关键词:文化认同 个体记忆 、民族记忆 、跨文化 记忆 共享:音乐记忆 的多重叙事 2025年 音乐常被视为唤起个体记忆 的引子,但在社会记忆 与文化 记忆 理论的视域下,记忆 不仅承载着个人记忆 ,还涵盖集体记忆 、族群记忆 和城市记忆 等多层次的记忆 形态,具备叙述、存储与疗愈等多重功能。哈布瓦赫(Halbwachs)的社会记忆 理论和扬·阿斯曼(Jan Assmann)的文化 记忆 理论(cultural memory)都认为,记忆 不仅属于个体,也是社会与文化 共同建构的结果。仅凭个体心理学视角无法充分解释社会记忆 现象,个体的记忆 和思想必须嵌入集体记忆 与社会框架之中进行理解。从《门前一口堰》《汉阳门花园》及《黑神话:悟空》游戏音乐中,通过对“为何某些音乐无法打动你?”的反思、“乡关何处”的追问、“不能忘却又不愿记起”的内心挣扎,可以发现“个体记忆 ”“民族记忆 ”“跨文化 记忆 共享”的交响,由此认识音乐记忆 的多重叙事及其意涵。 张延莉关键词:音乐记忆 个体记忆 记忆 ·情感·价值:《非遗里的中国》的文化 记忆 书写2025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记忆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缩影。《非遗里的中国》采用了全新的视角和表现手法,推动了文化 记忆 的建构和重塑,帮助传统非遗在新时代再度“出圈”。节目在文化 书写中实现记忆 与情感、个人与集体、传统与当下的全面勾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非遗文化 记忆 的书写提供了范式。 钟伟佳关键词:文化记忆 悲欢离合的记忆 建构——文化 记忆 理论视角下肖水的小说诗集《两日晴,郁达夫》研究 2025年 随着文化 记忆 理论研究的拓展,从文化 记忆 理论的视角对文学文本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以肖水的小说诗集《两日晴,郁达夫》为文本对象,采用文化 记忆 理论框架的形成、发展及在文学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分析肖水《两日晴,郁达夫》作品中个体记忆 、文化 记忆 的作用和表现媒介。同时,在探讨这些媒介及其记忆 建构的同时,应用文化 记忆 理论作为研究手段,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还为理解个体与社会、与空间等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除此之外,研究还拓展了文化 记忆 理论的应用范围,为文学研究提供了跨学科的理论支持,并为文化 记忆 的本土化研究与创新提供了实践可能性,也让我们看到一位当代作家除了美学建构之外的悲欢离合的记忆 建构、情感建构. 白一祎关键词:个体记忆 文化记忆 文化 类节目《古韵新声》的文化 记忆 建构研究2025年 传统节日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文化 生活和记忆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记忆 。在文化 类节目《古韵新声》中,节目组运用VR、AR等智能媒介技术让古今共时,打造了以受众体验为中心的沉浸式“记忆 之场”。同时,节目通过媒介建构来唤醒受众的文化 记忆 ,强化受众的文化 认同。受到节目的感染,受众也自发进行二次创作,打破了传统文化 “精英传播”的局限性。 荆小溪关键词:文化记忆 文化认同 媒介建构 哈尔滨新艺术风格建筑装饰的文化 记忆 探析 2025年 本文以哈尔滨新艺术风格建筑装饰为研究对象,基于扬·阿斯曼的文化 记忆 理论中的4种文化 记忆 类型,通过分析哈尔滨新艺术建筑的文化 记忆 类型的固有属性及作用,总结出哈尔滨新艺术建筑文化 记忆 的特征以及建筑文化 与建筑记忆 之间的关系。将文化 记忆 的理论延伸到设计学科中,探索设计学交叉学科的理论范式。为哈尔滨新艺术建筑装饰在现代语境下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设计学科的研究范式提供新思路。 米昊佳 孙文轩关键词:建筑装饰 文化记忆 建筑文化 红色文化 记忆 的现代传承研究 2025年 红色文化 记忆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重要文化 记忆 ,具有发展连续性、包容他者性、现代重构性等传承特征,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红色文化 记忆 现代传承面临连续性断链、历史性隐退、技术性失忆等挑战。因此,构建红色文化 记忆 现代传承的形象识别系统,防范红色文化 记忆 “被商业化”造成的历史性隐退,加强红色文化 记忆 网络传播的伦理建设,是红色文化 记忆 现代传承的必然之举。 邓鹏 赵学坤关键词:红色文化 红色资源 文化记忆 文化传承 精神谱系 《简牍探中华》:文化 记忆 与文化 寻根 2025年 在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过程中,文化 记忆 是文明意识的衍生,其表现为对历史的坚守,对传统的怀旧。文化 记忆 指向遥远的过去,又紧密地连接着当下与未来,帮助现代社会的个体与群体构建身份认同与归属感,人类文明亦因此在继往开来中走至今日。作为一种集体的记忆 形式,文化 记忆 涉及多元层面,囊括了丰富的意涵。从李清照的词作《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到马尔克斯小说的《百年孤独》,从德拉克洛瓦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到鲍勃·迪伦的民谣《Blowing in the wind》,文化 记忆 已潜移默化地渗透至众多艺术形式的创作和表现中。 李琦 余奕青关键词:文化记忆 德拉克洛瓦 文化寻根 文明意识 鲍勃·迪伦
相关作者
张兵娟 作品数:100 被引量:453 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电视剧 礼文化 仪式传播 文化记忆 文化 冯亚琳 作品数:46 被引量:133 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文化记忆 小说 记忆 漫游 回忆 张玉能 作品数:439 被引量:975 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新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美学 席勒 审美 王焯 作品数:42 被引量:146 H指数:7 供职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老字号 文化 文化记忆 满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卫星 作品数:81 被引量:59 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主题:文化阐释 汉字 互联网 书法 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