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365203篇“ 文化科学“的相关文章
- 函数功能与文化契约: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科学
- 2024年
- 马林诺夫斯基的参与式观察奠定了现代人类学的基本田野方法。但其方法论并非孤立的调查技术,而是植根于系统的文化科学理论。马林诺夫斯基自觉地与社会契约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等对话,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争论中汲取思想资源。他主张“函数功能论”,基于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反对古典人类学和过往社会理论的形而上学预设,指出文化要素之间普遍关联并相互依存。进而,他以“文化契约论”论述文化与社会组织如何基于个体需求而建立。文化被揭示为一个有机整体,个体为文化所塑造,因此社会与个体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非分离的实体。这种文化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影响了早期中国社会科学的探索。
- 王燕彬
-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文化科学
- 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
- 本书是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重要代表李凯尔特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主要内容包括:任务;历史状况;基本对立;自然与文化;概念与现实;自然科学方法;历史学与心理学等。
- (德)李凯尔特
- 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科学
- 2024年
- 长期以来,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史形象被片面地固定在他的“参与观察”田野方法上,这种田野方法被认为是停留在朴素的经验层面而缺乏系统的理论建构。马林诺夫斯基主导的现代人类学革命的意义完全被局限在其对田野方法的创新之上。
- 王燕彬
-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现代人类学学术史田野
- 从文化科学的角度探求神话的起源与意义
- 2024年
- 神话普遍存在于一切文化当中,并展现出了神奇传说的形式,它被视为人类最早的文化创造。神话的起源是早期人类生存中所接触到的日常经验事实,推动神话产生的动力有两个:一是作为人类智慧早期阶段的神学思维在创作者头脑中形塑了神话;二是语言在神话流传过程中起到了二次形塑的作用。研究神话的意义,一方面是发掘蕴含着历史真实性的神话的历史价值;二是神话作为早期人类精神创造的产物可以作为研究早期人类思维及其发展规律的证据。
- 李懿霖
- 关键词:神话万物有灵论语言
- 基于NLP黄檗文化科学知识图谱应用研究和实现被引量:1
- 2023年
- 提出一种主体间源流互动关系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和知识服务平台,以期为数字人文源流互动关系可视化研究提供借鉴,对于揭示事件人物主题间源流互动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具有一定的意义.基于自然语言和结巴库构建的知识图谱构建平台进行词性词频识别和分析,结合词云技术和Gephi可视化技术将识别分析的主体和主体关联关系映射成弦图,用以凸显主体之间的源流互动关系;利用Jieba.posseg模块探测高频主题词并进行词性标注,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共现人文社会关系数据处理模型,生成不同事件人物主题的基础弦图数据,从而借助Gephi通过可视化角度映射主体间演化过程中的动态流变轨迹.以《黄檗文化研究》专著为例,研究结果发现,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知识图谱的源流互动关系可视化平台,可提供词性标注、关键词词频分析、图形词云、可视化关系图谱等知识管理和服务,可以丰富人工智能环境下新人文话语体系并推动研究方法的创新转型.
- 张丹李立耀赵少卡张彦蔡年胜
-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
- 关于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的历史考察被引量:2
- 2022年
- 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从早年知识启蒙和世界观型塑的时期,到长沙求学思想转变和各种主义选择的时期,最后是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并实践积累的时期,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反思的自发性,发展为冷静思考的自发性,最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下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自觉性。基于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的历史考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视角,从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维度具体展开,最终理清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的历史和逻辑。这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的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以及具体文化建设的展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王蕾
- 关键词:毛泽东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四重证据法的文化科学方法论基础被引量:3
- 2022年
- 从卡西尔的文化科学方法论立场对四重证据法的逻辑步骤加以先验还原和理论重构可以进一步阐明四重证据法的文化科学方法论基础。四重证据法在处理内容与形式、自然科学的因果证据和文化科学的意义证据以及现象的特殊性与概念的普遍性之间的关系方面所达到的学理性与科学性,使该方法在逻辑上潜藏着人文科学一般方法论的理论资质。
- 户晓辉
- 关键词:四重证据法文化科学方法论
- 《土星与忧郁》的诞生:瓦尔堡“文化科学”遗产研究
- 由克里班斯基、扎克斯尔和潘诺夫斯基合作完成的《土星与忧郁:关于自然哲学、宗教、和艺术之历史的研究》,是一部集合占星学、古代医学、文学和自然哲学思想的宝库。它不仅追溯了两千多年来“忧郁”概念的思想变迁及图像的演变,还展示了...
- 李晨雪
-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图像学
- 科普中国e站在群众文化科学普及中的应用和发展对策
- 2022年
- 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方便了人民群众获取丰富的资讯。现概述科普中国e站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状况,以及其在群众文化科学普及中应用的意义,就广东省惠州市科普中国e站的建设情况展开分析,指出当前科普中国e站在群众文化科学普及中的应用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运用科普中国e站实现群众文化科学普及的建议和对策。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普及,科普中国e站应运而生。
- 王辉蒿
- 关键词:科普信息化技术群众
- 论阿伽西的多元文化科学史观
- 2021年
- 基于40多年对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思考,阿伽西从理性主义批判的角度主张科学史研究要文学化、文化化、宽容化、多元化,形成了其独特的多元文化科学史观。探讨阿伽西科学史观的形成与内涵,不仅可为理解和认知科学史产生新的逻辑起点,亦可反思科学史研究的本体论与方法论。
- 李树雪袁紫玉
- 关键词:科学史观多元文化科学史
相关作者
- 陈力丹

- 作品数:1,194被引量:6,206H指数:3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传媒 新闻 新闻传播业 新闻传播学 记者
- 喻国明

- 作品数:895被引量:9,618H指数:50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媒介 传媒业 中国传媒业 传媒产业 媒体
- 朱永新

- 作品数:1,017被引量:3,235H指数:2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新教育实验 教育 新教育 老师 教师
- 唐惠忠

- 作品数:766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 研究主题:话题作文 高考 展评 优秀作文 高考作文
- 邱均平

- 作品数:776被引量:12,458H指数:5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评价 情报学 文献计量学 教育评价 信息计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