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53篇“ 文化振兴“的相关文章
- 耕读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 2025年
- 乡村文化振兴事关乡村全面振兴大局,耕读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契合乡村文化振兴的民族性、人民性和时代性要求。因此,耕读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可以从思想维度、实践维度和资源维度开展。基于爱屋湾村的案例分析,探讨文化主体、文化活动、文化空间、文化价值等制度安排,可以为其他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借鉴。
- 郭绚霞邓荣文智玲
- 关键词:耕读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振兴实践维度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 2025年
- 该文深入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概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强调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指导作用,接着剖析了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包括人口流失导致的文化断层、文化同质化侵蚀地方特色等,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路径,即文化传承与保护、文化创新与融合、文化教育与普及,以期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汝雅娟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 “非遗+旅游”助推甘肃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
- 2025年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要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农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1],而且能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提供精神动力[2]。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要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近年来,“非遗+旅游”日益成为文化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3]。“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能够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深化旅游的产业内涵,更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甘肃是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肩负着传承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双重重任。因此深入探究“非遗+旅游”助推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的动力机制和问题,并提出有效路径至关重要。
- 万婷
- 关键词:文化遗产资源农业大省文化旅游业文化振兴
- 让文化激荡乡村振兴新动能——“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综述
- 2025年
- 苗绣长卷寓意深远,农民表演精彩不断,农遗良品舌尖留香……日前,一场汇聚了350多位农民演员、150多位乡村工匠、200多项乡村非遗、500多种农遗良品的文化盛宴——“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以下简称展演季)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
- 王万亮
- 关键词:文化激荡文化振兴
- 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乡村文化振兴——以“撮泰吉”文化创意产品项目为例
- 2025年
- 本文从分析乡村文化振兴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困境出发,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项目“撮泰吉”文化创意产品项目为例,从五个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包括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品牌建设,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加强特色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活化,完善文创产品开发与转化机制;加强文创产品开发战略规划,完善文创产品的全过程管理;把握政策导向多渠道获取支持,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创产品专业队伍建设,整合文创产品开发资源。
- 龚剑孔祥辉
- 关键词:特色文化资源文化创意产品
- 发掘农耕文明价值 讲好文化振兴故事
- 2025年
- 在“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中,农民日报坚持全过程策划、全平台发力、全报社协同,以理论言论彰显思想力,以深度报道凸显引领力,以融煤创新提升传播力,有力提升乡村文化报道的分量和质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舆论支撑,为赓续农耕文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 毛晓雅
- 关键词:农耕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 2025年
- 红色文化资源是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革命智慧。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红色文化资源对厚植乡村文化自信、构筑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注入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青海省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分析当前省内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与发展机遇,着力探索发展路径,从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强化顶层设计、运用数字科技等方面,深入挖掘与活化利用乡村红色文化,谱写乡村文化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陈美君
-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
- 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 2025年
-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乡村地区面临传统文化衰退、人口外流和经济发展滞后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成为重要的战略议题。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地方的经济韧性和文化自信。因此,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旨在深入探讨乡村文化产业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和实现路径,分析不同类型乡村文化产业的优势及应用案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和政策导向。为实现这一目的,运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力求全面、系统地揭示乡村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经验。
- 王菲菲
-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自信乡村居民人口外流文化振兴
- 新时代邯郸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 2025年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新时代赋能乡村文化,依循邯郸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痕迹,从红色文化引领、文化乡村打造、乡村文化振兴三方面入手,以典型案例展现乡村文化状态,挖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坚持传承创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坚持以人为本,唤醒乡村文化自觉;坚持文旅融合,繁荣乡村文化产业,让陈列在邯郸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走稳、走实乡村振兴之路。
- 张景先王秉茹
-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振兴
- 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策略研究——以朝阳市图书馆为例
- 2025年
- 梳理公共图书馆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现状,指出不足之处。朝阳市图书馆从构建地方文献资源库、打造乡村文化活动品牌、培养相关人才方面开展了系列实践,提出“乡村地域文化+农民”“乡村地域文化+农村”“乡村地域文化+产业“”乡村地域文化+桑梓“”乡村地域文化+科技”的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策略。
- 姚志慧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作者
- 梅贞

- 作品数:14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诚信教育 文化振兴 大学生诚信 大学生 思政
- 高君

- 作品数:73被引量:45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农民 市民化 社会保障 乡村 共同富裕
- 王玲玲

-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东台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乡村 文化振兴 精神动力 农业农村现代化 诚实信用原则
- 张刊

-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文化振兴 乡村 思政教育 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 赵秀玲

- 作品数:134被引量:77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乡村治理 乡村 中国式现代化 村民自治 乡村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