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3篇“ 文化抵抗“的相关文章
- “文化抵抗”:二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有声”斗争
- 2023年
- 二战时期,为了快速推进对外扩张计划,纳粹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推行了恢复德语剧院优势地位、疯狂摧残捷克民族文化和加强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对纳粹德国文化认同等核心内容的“文化帝国主义”政策。这种残酷的文化政策很大程度上摧毁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传统文化,引起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不满和愤怒。他们以讲捷克语笑话的方式进行隐形反击,尽管这种反抗方式无法动摇纳粹德国的殖民统治,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取笑、戏弄了纳粹法西斯,继承和发扬了本国历史传统文化,强化了民族认同,改善了群体的社会关系。捷克民族的“文化抵抗”反映了捷克斯洛伐克抵抗运动的民族坚定性、文化柔韧性和斗争持久性,有助于窥探二战时期法西斯统治下被占领国家人民特殊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可为深化捷克斯洛伐克史、欧洲抵抗运动史和二战史研究提供新视角。
- 宋海群
- 关键词:文化抵抗
- 大众文化抵抗支配的美学策略——文化批判理论视域下大众文化的逻辑路径探析
- 2022年
- 文化批判理论是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研究关于发达工业社会文化范畴的重要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理论派生性与跨学科拓展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介入阐释与批判反思。大众文化是社会现实与审美意识的集合体,其演进历程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文化批判理论介入社会现实的重要孔径。本文将大众文化置于文化批判理论框架内展开探讨,通过理论的哲学性思维与批判性视角,对大众文化内部矛盾与外在危机具体成因进行考察分析,并提出突破大众文化现实困境的美学策略——通过文化内部的审美救赎与艺术抵抗为大众摆脱资本剥削与反抗权力支配提供一种内在性力量。
- 谭嘉仪
- 关键词:文化批判理论内在性
- 重审郁达夫留日小说中的“东方主义”问题:文化抵抗之可能被引量:1
- 2021年
- 郁达夫留日小说在显性层面贬抑传统中国,又在象征、隐喻、寓言的层面颂扬传统中国,将其作为对抗西方文明、克服身份危机的文化策略。其主人公歆羡西方文明又为西方文明所否定,由民族屈辱感获得民族自觉,使得主人公文化身份与民族身份从分裂走向统一,破除了对西方文明的崇拜并发起对西方文明的抗争。以往的研究将郁达夫的留日小说看作东方主义叙事,固然有助于说明郁达夫的文化倾向,却将其认同危机简化为东方主义心态,消除了反抗的可能性和主体性的存在。
- 傅智伟
- 关键词:东方主义文化抵抗文化认同
- 金融机构如何提升品牌免疫力和文化抵抗力
- 2021年
-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性公共危机冲击下,行业危机、企业危机、品牌危机等多个层次的危机相互催生、相互叠加。叠加型危机对企业的冲击往往是毁灭性的,呈现出时间长、强度大、易反复等特点。而金融行业是涉众敏感行业,在市场环境的激烈变动中,既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也可能对实体经济传导风险。信任是金融之本,危机的具体后果则是对信任的破坏。
- 王晓乐黄佳丽
-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金融行业
- 反消费景观:豆瓣“抠组”的亚文化抵抗与意义重构被引量:2
- 2020年
- 传播技术的进步,社交媒介的发展,促使一种新的反消费景观在豆瓣出现,并引发讨论。作为一种抵抗式的亚文化群体,豆瓣“抠组”通过“自污”的方式为自己正名,在自由发声的同时,反映了青年群体的理性反思,折射出深层的社会现实矛盾。在抵抗消费文化的过程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对消费的纠偏和对青年价值观念的重塑。
- 廖艳红
- 关键词:亚文化身份建构
- 后殖民理论下印第安文化抵抗策略--以格兰西《舞伴》为例
- 2020年
- 格兰西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本土裔女作家,其创作的《舞伴》展现了白人殖民霸权行为以及印第安人对此的文化反抗策略。本文借助后殖民理论,分析该作品中白人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土地占领和文化摧毁,以及印第安人的反抗策略。
- 丁曙婷邹惠玲
- 关键词:后殖民
- “文化抵抗”--保罗·威利斯《学做工》的解读
- 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工人子弟为何子承父业》一书是青年亚文化研究以及民族志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是教育学与社会学领域的重要之作。此书的出版奠定了威利斯在民族志、人类学和教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历史地位。书中描述威利斯通过观察...
- 陈德静
- 关键词:教育社会学工人阶级文化抵抗文化再生产
- 属于他们的声音—《卡彭塔利亚湾》中原住民的文化抵抗
- 亚历克西斯·赖特是是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是首位获得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的原住民作家。其大多数作品反映了原住居民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表达了她对原住民权益的深切关注。其代表作品《卡彭塔利亚湾》被誉为澳大利亚原住民...
- 张智荣
- 关键词:澳大利亚小说原住民文化抵抗
- 青年亚文化视野下的微电影社会文化抵抗探究
- 2017年
- 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微电影依托互联网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大部分学者从受众角度来进行分析,却忽略了对微电影创作主体的研究。本文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出发,以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微电影创作主体进行质化研究,对微电影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探究。
- 窦国昊罗娴明
-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收编
- 论《沙丘花园》中鬼舞的文化抵抗策略
- 2017年
- 在《沙丘花园》中,西尔科对土著文化身份的诉求建构在传统文化之上。在后殖民语境下,土著传统文化则是作者进行文化抵抗的有效策略。作者将土著文化表征之一的鬼舞,刻画成书写身份话语的精神之源,在与主流文化的较衡中,彰显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另外,小说中虚实结合的历史叙述方式,又直接切中美国历史书写的问题所在,表明作者意在探寻重建文化历史身份的可行性。与此同时,作者还将鬼舞转化为文化大同的符码,以体现其政治理想。
- 赵丽
- 关键词:文化抵抗
相关作者
- 龚刚

-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抗战文学 文化抵抗 会通 《心灵史》 文化侵略
- 何卫华

- 作品数:18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伦理 他者 创伤叙事 共同体 流散
- 龚芳敏

- 作品数:57被引量:100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
- 研究主题:戏仿 民族地区 大学生 自我效能 媒体消费
- 王东风

- 作品数:74被引量:1,085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翻译 诗歌翻译 诗学 节奏 文学翻译
- 倪秀华

- 作品数:9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牛虻》 文学翻译 意识形态 翻译 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