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44篇“ 文化批判“的相关文章
浅析当下“短视频”文化兴起的原因及当代启示——基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
2025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信息的全球化,移动短视频在近几年来以不可忽视的速度迅速发展了起来,甚至已经开始超越电视电影等传统大众文化,成为当下大众文化的“主力军”。移动短视频以其移动化的快捷性,多样化的内容及低门槛和碎片化等特点吸引了一大批受众人群,短视频已经成为他们在碎片化时间里消磨时光的首选。但移动短视频在给人们带来娱乐与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令人无法忽视的问题,这值得我们进行再反思。本文以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当代短视频的兴起与发展,分析由短视频文化所产生的许多现象级问题,并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视角对短视频文化建设给出启示。
刘育晴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文化建设
短剧的哲学审视——基于《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2025年
兰克福学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其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共同编著的《启蒙辩证法》深刻分析了大众文化的异化,揭露大众文化内涵的经济附庸与思想禁锢的本质。近年来,短剧由于内容娱乐化、时间碎片化,正中消费者的习惯,展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从《启蒙辩证法》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视角出发,短剧还呈现出商品性、单一性、欺骗性和操作性等特点。因此,剖析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消解短剧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昕旖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短剧
鲁迅文化批判的主体价值与逻辑辨析
2025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鲁迅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思想的天空。而在百年变局的当下,我们该如何走进鲁迅的世界,怎样从鲁迅的文化选择中汲取思想资源,成为鲁迅研究中首先应该加以考量的主要问题。鲁迅是20世纪最具完整意义的现代思想家,从思想内容到思维方式都具有创新性和启示性价值。鲁迅研究的走向和鲁迅形象的评价,将是考量一个时代思想文化成熟程度的指标之一。面对当下世界,鲁迅的思想依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独特价值,这种强烈的关注甚至使审美性和知识性的鲁迅研究变得渐行渐远。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经典,其价值都依时代变化而有所不同,至少是当下对于其价值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因此,本期笔谈的文章多以鲁迅思想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或从思想的逻辑价值,或从历史人物的思想关系,或从作品人物的精神表征来讨论鲁迅文化选择的生成与演变。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讨论其思想文化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更好地传承和反思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鲁迅的艺术价值可能会从同时代作家的创作中找到相近的资源,但是其思想价值却很难在鲁迅世界之外被发现。这正是鲁迅反思历史、着眼当下、构筑未来的文化选择中最独特的价值与贡献。
张福贵
关键词: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化鲁迅形象鲁迅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文化批判——冯天瑜遗著《周制与秦制》述论
2025年
《周制与秦制》的完成,是冯天瑜学术生涯的内在逻辑延伸和圆满收官。冯天瑜强调,制度不能单独决定历史,须以物质文化为前提,精神文化作引领,三者交相互动,结为有机整体,共同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因此,“制度决定论”并不可取。冯天瑜分别梳理了周制与秦制的历史由来、政治要素和文化遗产,进而指出,由周秦二制综会而成的改良版汉制,才是此后两千年王朝制度的主流。冯天瑜对比“由一而多”的周制文化与“由多而一”的秦制文化的不同特质,又归纳汉制文化的特质,即周秦互渗,外儒内法,济之以道。综合儒道法的汉制文化,在唐宋时代达到辉煌顶峰。以人文精神为向导的历史研究,从来就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冯天瑜切实关心的是,中国制度近代转型的动力与障碍、优长与短板皆与周秦二制的遗存及互动相关,周秦二制皆未能成为近代文明完整的孵化器。时至今日,法治、民主与科学在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仍有待向深度、广度拓进,从而迈向马克思所言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何晓明
关键词:政治制度文化批判秦制汉制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
2025年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批判了启蒙理性的异化思想,揭示了技术理性如何蜕变为控制工具,并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工业”的运作机制。可见,大众文化在商品化与标准化过程中丧失了艺术本真性,沦为资产阶级牟利与意识形态操控的手段。通过经济与意识形态双重维度,文化工业以娱乐产品消解大众独立思考能力,塑造虚假需求,巩固极权统治,这为我们反思技术时代文化操控提供了重要启示。虽然该理论深刻揭露了技术时代的文化异化,但也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全盘否定大众文化积极作用,并忽视了大众主体性。
陈媛媛
关键词:霍克海默阿多诺大众文化《启蒙辩证法》文化工业
“上头”:微短剧“热”中的媒介化情感实践及其文化批判
2025年
近年来,微短剧“热”成为一种独特的新兴媒介文化景观。微短剧制造“爽”“上头”等情感体验,引发大众的热烈追捧,反映出一种媒介化情感现象。微短剧的独特媒介形式助推情感生成,内容设计强化情感体验,情感化载体刺激情感传播。微短剧“热”中的媒介化情感实践包括:情感驯化带来情感要素虚拟化,置换性满足导致媒介情感投入,情感仪式构筑媒介化情感结构。这种媒介化情感体验可能诱发情感危机:挟裹人们的情感实践,导致主体情感空洞化,引发主体情感的断裂而带来情感失序。
李龙跃
关键词:媒介化情感文化批判
大众文化批判视域下短视频发展审思及应对之策
2025年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的出现与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消费体验与文化景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人们享受着这种短视频的文化模式的同时,也必须警惕这种泛娱乐化的发展模式背后的文化隐忧,如短视频文化同质严重化、具有低俗化的倾向、被流量资本所支配控制、内容低俗且脱离现实、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文化理念畸形等乱象。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APP为例,基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视角,对短视频的发展现象进行分析,以期为短视频文化健康发展提出理论指导与应对之策。
孙美晴
关键词:大众文化应对之策
神话、启蒙与现代性:阿多诺视域下歌剧的文化批判
2025年
阿多诺通过对歌剧的分析,揭示出歌剧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双重角色:既作为一种美学形式,通过虚假的和谐美感掩盖社会矛盾,成为维持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又在其内部的形式矛盾中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冲突。在现代性背景下,歌剧试图通过去魅化来打破传统幻象,但由于歌剧与幻象机制紧密相连,这一尝试未能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文化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导致歌剧从批判性艺术蜕变为商品化、精英化的文化符号,反映了艺术在市场和文化工业控制下的命运。文章认为,阿多诺的理论揭示了歌剧与神话、启蒙的复杂关系,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危机和困境,为理解歌剧的社会功能及其现代性挑战提供了深刻的理论研究思路。
王轶铭
关键词:阿多诺现代性危机文化工业
基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视角的短视频分析及启示
2025年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聚焦于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商品化与标准化现象,对其在资本主义框架下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刻剖析。本文试图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角度出发,剖析短视频文化带有浓厚的统一性、伪个性、操纵性、强制性和商品拜物教性质等特点,出现了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作品失去灵韵;隐秘整合观众,削弱了主观能动性;商品化的色彩遮蔽了艺术纯真本质等问题。因此,短视频要想融入精英文化,应彰显自身文化的价值和导向功能,同时强化人的主体地位,让短视频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活力。
黄楚瑜黄浩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
亨利·列斐伏尔都市社会文化批判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都市社会”文化的表征、成因、作用、影响和健康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都市社会”导致消费文化、空间文化、加速文化和媒介文化盛行。消费文化使文化不再是理想的延伸,而是欲望的延伸;空间文化使公共交往衰落,共同体意...
聂鑫琳作

相关作者

卢文忠
作品数:126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警官学院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公安院校 马克思主义 文化批判 大众化
李宗桂
作品数:155被引量:1,04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研究主题:中国文化 现代新儒家 文化发展 文化批判 文化建设
卢妙清
作品数:21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
研究主题:《文化批判》 高校学报 启蒙 地方高校学报 马克思主义学说
衣俊卿
作品数:138被引量:2,40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编译局
研究主题:文化哲学 文化精神 哲学 现代工业文明 日常生活批判
郑祥福
作品数:108被引量:297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科学实在论 大众文化 反实在论 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