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77篇“ 文化交融“的相关文章
文化交融 传统绽新
2025年
文化交融视角下,群众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融合的重要性,既在于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与内容,也在于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民间文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需求与日俱增,加之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不应求,这些现象均表明群众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融合已势在必行。实践中,群众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融合不仅需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基于非遗保护与传承提升文化融合的针对性、特色化,还要充分利用多维度传播提升影响力、扩大影响范围,以及重视人才队伍培养,构建立体化教育培训模式。文化融合是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立足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久久为功,从而不断深化融合、促进群众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发展。
宁文娜
关键词:传统民间文化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交融文化融合教育培训模式
《川西奇遇记》:文旅微短剧助推民族文化交融
2025年
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微短剧模式既通过微短剧的热播模式,提高了观众的接受度,获得了更多的好评和点击率,同时也给各地的旅游增添了热度,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文旅微短剧在更加类型化的基础上做内容的创新,从而达到了与民族文化的深度交流、交往和交融
王燕
关键词:点击率接受度民族文化交融类型化短剧
多民族文化交融交流视域下蒙汉说书纲鉴词比较研究
2025年
蒙古说书是一种说、唱、表演为一体的蒙古族曲艺艺术。蒙古说书赋赞词是蒙古说书生命力旺盛的一大支柱,在继承蒙古英雄史诗的表演形式的同时,也融合了汉族说书赋赞词的内容结构、语言、艺术风格,历来被胡尔奇视为珍宝,经过一代代说书艺人不断提炼改进,形成了稳定的艺术程式。
包乌云高娃
关键词:胡尔奇蒙古英雄史诗说书民族文化交融赞词
“以检察力量守护非遗瑰宝”系列报道之四 特色非遗保护,助力粵港澳大湾区文化交融——非物质文化遗产检察保护的斗门见闻
2025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他于2020年赴广东视察时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端,因“戽斗之斗、海门之门”而得名,环境林茂水丰,生态繁盛,广府文化、蛋家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传统民俗文化大区、全国著名的侨乡拥有非遗项目40余项,其中水上婚嫁习俗、装泥鱼习俗等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14名录。
谭则章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俗文化广府文化婚嫁习俗
文化交融铺就幸福路
2025年
在人类历史上,共建“一带一路”以其前所未有的合作深度为沿线国家带去发展机遇,铺就世界人民创造实现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在跨文化管理分论坛上,3家代表性企业揭秘了如何以跨文化管理实现海外项目的稳健发展,在持续的惠民生、增福祉中走好共赢发展之路。
朱玲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文化交融共赢发展
文化交融到设计创新:中俄文化交融民宿设计研究
2025年
疫情过后黑龙江地区旅游经济迅速回温并发展,在东北传统地域文化基础上,对于中俄文化历史遗存的发掘与利用则是难点。该文通过挖掘黑龙江历史遗存俄式风情建筑设计的形式语言规律与元素,将其通过中外结合的方式运用于民宿空间,并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探讨中俄文化交融民宿空间的设计原则,提出适合黑龙江地区民宿的设计策略。
李夏
关键词:中俄文化民宿形式语言
百年一纸:文化交融视域下的腾冲宣纸
2025年
腾冲宣纸,亦称“腾宣”“云宣”(云南宣纸),是云南腾冲地区生产的一种类似安徽泾县宣纸特性的传统手工抄纸,与“腾编”“腾药”并称为“腾冲三宝”,是该地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艺精湛,品质优良,被广泛运用于书写、绘画、装裱及文物修复等多个领域。
任超(文/图)李舒桐(文/图)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修复文化交融宣纸
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的共识凝聚、文化交融与价值传递——以《美美与共》为例
2025年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了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该节目通过展现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丰富的合作案例,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度对话和相互了解。节目通过回归场景实现空间与身体的双重在场,以平等对话构建和传承集体记忆,在文化交流中达成了共识凝聚;以符号互动为线索赓续历史文脉,以共情传播为纽带构建当代和鸣,在文明互鉴中推动了文化交融;通过艺术交流呈现和合文化,以共建故事展现互助思想,在国际合作中实现了价值传递。
张陆园汤屈
关键词:文化交流
探索上海近代建筑文化的独特印记——全球化进程中上海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谱系
2025年
本研究聚焦于19—20世纪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近代建筑,探讨中西建筑文化交融脉络。文章回顾了全球化历史,指出19—20世纪为全球整合关键期,分析技术进步与文化因素对建筑风格的影响。通过比较中美近代建筑,揭示文化特性对建筑风格塑造的影响,深入分析上海建筑风格的演变,特别是西方风格影响及海派文化融合东西方元素形成的独特风貌。文章强调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性,探讨文化交融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旨在提炼代表性建筑风格,为全球化背景下建筑文化交融提供理论支持。
高崧李卫东王云霞
关键词:建筑文化文化海派文化
文化交融视角下坭兴陶在艺术设计跨学科整合中的价值与应用
2025年
通过对坭兴陶历史脉络、技艺细节、文化承载等方面的剖析,结合跨学科的理论架构与多种实践的案例,揭示坭兴陶艺术在艺术设计跨学科整合中的价值,以期为艺术设计跨学科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任慧敏张彰
关键词:文化交融艺术设计跨学科整合

相关作者

李晓西
作品数:18被引量:30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构建和谐社会 文化交融 产业结构 绿色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满珂
作品数:28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交融 蒙古族 人类学 民族关系 民族文化交融
段亚鹏
作品数:71被引量:11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研究主题:传统村落 遗产 工业遗产 传统民居 建筑文化
刘波
作品数:66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民间文学 文化交融 交融 话语 蒽醌法
黄权生
作品数:97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
研究主题:湖广填四川 地名 移民 川汉铁路 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