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0篇“ 文化主体性“的相关文章
中华文化主体性研究综述
2025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区别于他者文化的自我意识的延伸,既能自觉自省,又能创新创造。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不仅是我国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石,更是在世界文明中保持自身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关键。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之后,国内学界围绕中华文化主体性概念内涵、具体内容和建设路向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理论成果,而对此进行系统梳理和阶段总结,能够把握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与方向。面向未来,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学界要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人民主体性、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与互动,以及与数字技术融合等议题的研究,拓宽本议题的研究视域,致力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薛生山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与“两个结合”
2025年
文化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性的表征,也是文化生命体的本质属性,表现为文化的自觉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构成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文化主体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本身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文化主体性也是在历史中不断生成和演化的。自鸦片战争后,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以现代性为主题的世界历史之中相遇,其文化主体性经历了危机与重建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两个结合”破解了文化的古今中西之争,在理论层面上找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实践层面上建立和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两个结合”对古今、中西、体用之关系与矛盾的处理,正是其建立和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内在机理,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普遍性意义。
吴向东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巩固的唯物史观底蕴
2025年
阐明文化主体性巩固的唯物史观底蕴,对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理论价值。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视角看,文化创造和发展必然基于一定生产方式,但文化发展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巩固文化主体性会对社会生产起到一定引导作用。从文化交流互鉴的世界视角看,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成为历史必然,但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第二个结合”的实践就是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巩固主体性的典范。从人的全面解放的价值视角看,必须从实践中理解人的文化存在方式,正确认识巩固文化主体性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间的互动关系,在文化建设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秦梓涵武永亮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唯物史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逻辑
2025年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根本支撑,其建构生成蕴含深厚的历史逻辑、鲜明的理论逻辑和坚实的实践逻辑。中国人民在创造伟大民族精神中锻造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从近代蒙尘走向重建光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主体性自觉,筑牢中国道路的主体性根基,打开中国理论和制度的主体性创新空间,蕴含着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理论密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坚定文化自信、秉承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中建构,体现对中华文化底蕴的时代承续,集成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文化智识。
英明
关键词:生成逻辑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阐释与建构
2025年
中华文化主体性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从轴心时代开始,历经现代化转型,形成了“榫卯型”文化结构。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下,中华文化主体性既回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又敞开了现代维度。通过探讨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内在逻辑与外在表现,从内涵阐释、价值旨趣、实践路径等角度入手,搭建起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建构框架。深入阐释和分析何为中华文化主体性,为何以及如何建构中华文化主体性,突出强调中华文化主体性在推动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认同及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吴云志许嘉诚
关键词:文化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
巩固文化主体性 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2025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刘忠晖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历史性进步精神家园文化强国建设民族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观教育意蕴
2025年
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理解何谓文化主体性,要对文化的结构加以分析,从自我身份、社会互动、价值创造三个方面把握文化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巩固文化主体性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它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对中华文明的情感认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方面规定了价值观教育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要通过价值观教育阐明“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增强理论创新的文化自觉、培养参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公共性品格。
李奕斐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价值观教育文化自信
文化主体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25年
坚守文化主体性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前提。文化主体性主要体现为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独特创造以及文化主体的精神合力,分别构成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认知基础、力量根基、实践要求和精神支撑。认清文化主体性作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机理,有助于理解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将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也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过程。
陈金龙蔡馥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主体性多维要义的哲学阐析
2025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文化强国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为此,着眼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党和国家多次作出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部署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
张剑宇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文化使命文化强国建设辐射力凝聚力
迷失与重构: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思考
2025年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文化主体性进行探索,旨在厘清武术文化主体性迷失的缘由,为当代武术文化主体性的重构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指出:武术文化主体性迷失主要缘于中西方文化主客体关系倒置,近现代武术对西方体育标准化的过度模仿,主要表现为:武术自身文化内涵的抽离,肢体表现形式的扩大化和技术模式的“打”“练”分离,并提出:加强武术自我身份意识的觉醒,重视武术技击的打练结合,增强武术内生动力,把握武术自身的文化命脉,促进新时代武术的健康发展,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宋加强岳明晓王维付绪国
关键词:武术文化主体性

相关作者

邹广文
作品数:358被引量:1,637H指数:1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 文化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企业文化 文化自信
韩升
作品数:199被引量:619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共同体 社会治理 人类命运 政治 中国式现代化
郭建宁
作品数:202被引量:755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和谐社会 毛泽东
管宁
作品数:93被引量:310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产业 美学 传统文化 文化 文化遗产
胡钰
作品数:214被引量:1,083H指数:1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学 文化传播 中华文化 新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