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篇“ 文之枢纽“的相关文章
心雕龙·正纬》“枢纽”的理论价值
刘勰将《心雕龙·正纬》篇置于“枢纽”地位,是着眼于章语言与技法的,忠实地履行着《心雕龙》全书作为章作法指导的义务。谶纬的特点是“事丰奇伟,辞富膏腴”,这恰恰“有助章”。谶纬作为一种化现象对中国的政治、思想...
宗佩佩
关键词:《文心雕龙》《正纬》谶纬文之枢纽
《指瑕》与“枢纽”互现思想内涵探微
2020年
"指瑕"的含义就是指出章的缺点。黄侃对于"瑕"的理解被绝大多数学者认同。黄侃把"瑕"分为六类,即义失当瑕、比拟不类瑕、字义依稀瑕、语音犯忌瑕、掠人美辞瑕、注解谬误瑕。《指瑕》是从反面揭露出为写作中的疏漏,反观"枢纽"的《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皆是从正面表现为的思想,两者可以互相结合去品评刘勰的"为用心"。
罗雯嫣
关键词:指瑕文心雕龙文之枢纽
心雕龙》“枢纽”新探被引量:4
2018年
刘勰把《心雕龙》前五篇称为"枢纽",体现出他对这部分内容的高度重视。当代研究者大多认识到"枢纽"在全书中的纲领地位,将其称为"总论""总纲"或"导言"。但却因为对"枢纽"与"总论""总纲"或"导言"的差别缺乏辨析,误以为前五篇为五个并列的"枢纽",由此引发出一连串学术公案。从刘勰对全书的总体构思入手加以把握,可知前五篇只能是一个"枢纽",其中的"宗经"应该是"枢纽"的核心或主轴;前面的《原道》和《征圣》两篇,只是为突出《宗经》的地位而作的铺垫;至于《正纬》和《辨骚》两篇,则是为给《宗经》主张廓清道路而作。五篇章紧密联结为一体,"宗经"的大旗于是牢固地树立起来。
魏伯河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之枢纽宗经
论《心雕龙》的“潜在读者”与“枢纽关系
2016年
心雕龙》一书对学批评史的影响极大,但是其写作初衷是研究为用心、指导当时在坛初露头角的好学士写作。即该书作者是有自己"潜在读者群"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深入探讨,则其中很多篇目像《征圣》《宗经》等,就都有各自独立的价值且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因此可以从刘勰预想接受者——潜在读者的角度,重新看待《心雕龙》的纲领及相应价值。
徐爽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之枢纽
心雕龙》枢纽引述《周易》考论被引量:1
2015年
心雕龙》枢纽5篇是引用《周易》次数比例最多的一个部分,多达18处,枢纽是《心雕龙》指导写作的总原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如此重要的一部分中刘勰频繁的引用《周易》内容,绝非偶然,这一源于其躬行宗经思想的具体表现,二是其学创作引用事类的一种方法。
潘晓侃
关键词:文心雕龙周易文之枢纽考论
心雕龙》“枢纽”考论
2013年
心雕龙》的"枢纽"问题在学术界影响较大且观点繁多。从注重原典的角度出发,用字学研究方法对"枢纽"相关内容进行字考析,能够还原刘勰"枢纽"的本相。其实,"枢纽"中的""无论是指《心雕龙》一书还是指"为运篇",在刘勰心中都是有机统一的。其枢纽应该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这五篇,而不应省略《正纬》、《辨骚》中的任何一篇。刘勰已经意识到了章与"经"区别,建构了自己"为用心"(心)和"雕缛成体"(雕龙)这样一个两者结合的完整的"论系统"。
刘宝强
关键词:《文心雕龙》
论《心雕龙》“枢纽“体”与“变”被引量:1
2013年
"枢纽"为《心雕龙》的重要理论问题一,是刘勰"论"枢纽,也即进行学批评和术指导的原则性纲领。其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学创作的"体"与"变"。刘勰主张"宗经"、"辨骚",实际上是将二者视为"体"与"变"的两个学源头,后者甚至可以视为《心雕龙》最深刻的论说动力所在,由此建立了一种凸显学史意识与学经典意识的"经——骚"论体系。
张燕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之枢纽宗经辨骚
正纬伪——刘勰《心雕龙》“枢纽”探析被引量:1
2012年
刘勰"正纬"的原因在于神学化的"纬"已经严重地偏离于"经",刘勰要"宗经",就必然要"正纬"。刘勰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来"正纬"。首先从"经"的角度来"按经验纬",即从"经"与"纬"的生成比较、横向比较以及"纬"的纵向流变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证了"正纬"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正"纬"体伪。其次从""的角度来比较"经"、"纬"与""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得出"纬"体无益于"经"却有助于""的辩证结论。刘勰"正纬"所达成的目的不仅在于为了维护"经"的神圣地位而去纠正"纬"背离于"经"的外在现象,而且在于揭示出在"经"、"纬"与"骚"三者间互动着辩证思维的内在态势。
李铁荣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之枢纽文体
论刘勰通变观在“枢纽”中的体现
2012年
"通变"是贯穿《心雕龙》全书的一个基本思想。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然而少有从"枢纽"的角度,对其展开研讨。本立足于《心雕龙》的论述,对"枢纽"中的通变理论进行研讨,以期更深入地把握刘勰通变观的内涵及其理论价值。
李优
关键词:通变观
从《心雕龙》看刘勰的神话观——以“枢纽”及《史传》篇为中心
2012年
刘勰的《心雕龙》是中国学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论著。自其问世日起,历代学者不断对其进行研究、探讨,角度总不脱离学或学理论的范畴。刘勰在《心雕龙》中提及了大量神话意象与典故,并在历史上较早地探讨了"神话历史化"与"历史神话化"的问题。因此,对刘勰的神话观进行探讨,为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刘勰的学观、历史观是不无帮助的。
邱阳
关键词:《文心雕龙》神话

相关作者

涂光社
作品数:40被引量:46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心雕龙》 《庄子》 文心雕龙 徜徉 古代文学
李铁荣
作品数:14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闽江学院中文系
研究主题:《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辨骚》 文体 哲理 意象艺术
宋琴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研究主题:辨骚 文之枢纽 艺术手法 律赋 文学题材
吴瑞霞
作品数:31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叙事结构 主脑 辨析 《红楼梦》 剧情结构
李飞
作品数:11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风气 文之枢纽 劲健 六朝时期 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