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4篇“ 数字化语境“的相关文章
数字化语境下崂山民间故事视觉转动态设计传播策略探究
2024年
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传统文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崂山民间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的宝贵财富,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与地域特色,其生动的故事情节与深刻的文内涵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数字技术赋予崂山民间故事新的生命力,让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绚丽的光彩,不仅是推动其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是当前我国传统文保护与传承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任昭辉马振龙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语境民间故事创新性发展
数字化语境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挑战与突破被引量:2
2024年
在教育2.0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教育模式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将数字化教学技术运用在其中,进行美术教育教学的深度革新。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高校美术教育在数字化语境下发展的必要性,对其发展路径进行探究,旨在为日后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参考。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在数字化语境下进行教学方式的发展与创新:如以数字媒体软件服务于教学;或者以VR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突破美术鉴赏限制;或者以MOOC教学平台为引导,构建翻转教育模式;又或者以人工智能AI、chatgpt等构建美术教育大模型,实现纯数字化教学的终极挑战和突破。
尹艺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数字化语境人工智能
数字化语境下朱仙镇木版年画创新设计与传播研究
2024年
朱仙镇木版年画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它历史悠久,特点鲜明,蕴藏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文价值与传承价值。在数字化时代语境下,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创新与传播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创作者应当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为木版年画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文章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入手,结合时代特色提出朱仙镇木版年画创新设计与传播策略。
毋必越付吟轩
关键词:朱仙镇木版年画数字化语境文化传播
基于数字化语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思政课教学案例库是将思政课教学案例通过数字化处理和加工生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它顺应中国式教育现代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求,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应然之举。思政课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可以使教师共享更多优质的案例资源,更好地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具体建设时,应明确案例库建设的总体目标、性能要求、功能要求,并完善模块设计、创建流程。从学理层面加强研究,为案例库建设提供理论保障;从教师层面发动力量,为案例库建设提供案例支持;从校际层面加强合作,形成案例库建设的强大合力;从实践层面做好维护,为案例库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夏振鹏
关键词:数字化语境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学理研究校际合作
数字化语境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挑战与突破路径
2024年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促进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基于高校美术教育改革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将数字化技术和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相适应,能够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促进学生提高美术学习能力和效率,最终实现高校美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化语境下高校美术教育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教师数字化时代适应能力不足,数字化美术教育资源缺乏拓展,数字化教学方式缺乏持续创新,数字化教学评价机制尚不成熟。全面深数字化语境下的高校美术教育改革,应当从教师引入和教师培训管理出发持续加强数字化师资建设,在美术作品和微课资源整合利用中拓展数字化教育资源,通过构建发展课堂与开展合作探究提高数字化教学趣味,并且在明确的评价标准导向下实现高校美术教育评价体系的持续优
汪丽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美术教育
数字化语境下非线性建筑形式语言解析——以阿利耶夫文中心为例
2024年
建筑形式在不同的时代语境、特定的文背景中,会形成某种范式特征。不管是原始社会时期梦幻且浪漫的原始艺术,还是古典主义时期对于理性和规则的近乎疯狂的执着,又或是现代主义时期“反传统”和“反理性”的艺术特征,这些都受到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影响。从建筑形式的发展出发,梳理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语境中,建筑形式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探讨在当今数字化语境下非线性建筑的产生与发展,通过举例分析扎哈的建筑风格,说明了非线性建筑形式在当今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陆正鹏
关键词:建筑设计数字化语境非线性建筑
数字化语境下新媒体影像发展路径探析
2024年
数字化包含着主动性,是一种新的技术推动力,它与新媒体影像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以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和元宇宙为主要构成部分的数字化的发展,以碎片、叙事、场景、情感为传播特征的“新媒体影像”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新媒体影像艺术的内涵、范围和功能也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不断转向。可以说,数字化为新媒体影像艺术作品的制作和传播带来了全新的发展,为最终达成便捷、高效的影像传播效果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然而,在高效的新媒体影像传播之下亦会产生“信息茧房”“碎片思维”“人体感知降级”“创作同质”等问题。因此,在数字化语境下,学会辩证看待新媒体影像发展路径的利与弊显得尤其重要。文章以本体论视角来分析新媒体影像及数字化之内涵;分析新媒体影像发展路径之“利”,对新媒体影像制作、商业价值及受众观看方式、审美能力等进行探讨;分析新媒体影像发展路径之“弊”,对碎片思维、屏幕观看及新媒体影像作品同质等问题进行探讨;深度剖析新媒体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策略,以期从辩证思维角度指出在数字化语境下新媒体影像如何实现持续良性发展。
王雪吴铁
关键词:数字化
数字化语境下审计伦理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24年
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审计作为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既受益于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与高效,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从数字化语境观察,数字化转型对审计伦理的影响及产生的问题涵盖了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技术风险与责任归属、审计独立性与公正性、法律规范的滞后性与审计适应性等方面。为应对这些审计伦理挑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强法律规范的建设与实践、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育、创新应用技术手段、创新审计机制等。这些措施旨在确保数字时代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审计活动的伦理正当性。
余晖
关键词:数字化法律
数字化语境下应用型跨界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数字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承载较高科技含量的新媒介不断被创造,传统造物的视觉设计领域受到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冲击,各种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这从跟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结合信息科技和各种数字技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数字化技术与视觉设计融合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主要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趋势、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数字化信息特征等方面阐述数字化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跨界人才培养模式。
王书浩
关键词:数字化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型人才跨界融合
数字化语境下三少民族非物质文遗产传播的PEST 分析
2024年
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三少”民族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浓郁的少数民族文特色,但由于“三少”民族世代的文传承大多依赖口头传播,并未形成文字,使其在非物质文遗产的整体传承、保护和协调发展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困难,虽然早在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厅就启动了对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遗产的“国家抢救人口较少民族非遗项目”,加快完善了非物质文遗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非遗综合示范馆、专题保护馆和科普传习所,开展了专项保护、展示推介和教育传习等培训活动,在进一步加强文宣传等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大部分地方的宣传行动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社会大众参与宣传的意愿并不高,很难形成合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逐渐被人类广泛应用于各个传统领域。基于此,运用pest模型对“三少”民族非物质文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管理与数字化传承开发进行实证分析,拓展我国“三少”民族非物质文遗产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研究路径,不仅能适应信息时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让习惯于使用现代信息手段的广大青少年能够熟悉“三少”民族传统文,增强民族文认同感,提高保护、传承民族文的自觉,而且也能解当前非物质文遗产项目保护工作和对外传承中面临的双重困境,让“三少”民族文非物质文遗产既能“活”起来,也能“火”起来。
杨娜
关键词:PEST分析

相关作者

白雪竹
作品数:9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新媒体 数字化语境 数字技术 信息平台 即时通讯工具
黄鸣奋
作品数:337被引量:1,016H指数:1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科幻电影 科幻 艺术 新媒体 创意
章俊杰
作品数:16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数字化 数字化语境 虚拟性 情感化 包豪斯
周东华
作品数:13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民俗 小说 民国 通俗小说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
牛翰鼎
作品数:20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中西绘画 美术教育 中国油画 民族性 数字化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