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4篇“ 数字不平等“的相关文章
- 数字互动:一个新的数字不平等分析维度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发展数字互动的概念,以此丰富数字不平等的内涵和外延,推动数字不平等的理论研究。结合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和日记法,分别对43名受访者和18名记录者进行数据收集,使用归纳内容分析法对所获得的研究数据进行定性分析,以实现结构化拆解数字互动表现的目标;构建数字互动的三维分析框架,包括互动类型、互动主体关系和互动内容三大类别,其中,互动类型涵盖数字受助、施助、共享、竞争、合作、限制、冲突、顺应、模仿和交换10个子类别,互动主体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互动内容包括设备、网络服务、应用类型与具体应用、功能和信息5个子类别,为后续测量框架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数字互动如何影响数字不平等。研究结果能为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社会工作者提供参考,以设计出更有效的干预措施,缩小数字鸿沟,推动社会公平。
- 张钰浩闫慧
- 关键词:社会互动社会支持数字不平等数字鸿沟
- 中国城乡老年数字失能现状及影响机制——基于数字不平等多维解释框架被引量:3
- 2024年
- 基于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和相关城市统计数据,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分析数字技术对老年人多领域生活的影响,揭示中国城乡老年人数字社会生活四种状态:高适应型(14.87%)、社交型(24.77%)、平衡型(29.85%)和失能型(30.51%)。其中,农村数字失能型老年人的比例比城市高8.02%。多层多项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认知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差异共同形塑城乡老年数字失能,检验了数字不平等多维解释框架适用性。研究认为,应将数字失能作为数字鸿沟治理核心对象,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技术发展理念,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数字治理体系,整合多维资源缩小城乡老年数字不平等,全面提升数字社会老年人生活质量,真正实现数字发展红利不分年龄、人人共享。
- 汪斌
- 关键词:数字不平等数字鸿沟
- 认知沟:数智媒介时代数字不平等问题的关键被引量:5
- 2024年
- 本文探讨了数智媒介对人类认知的影响,提出“认知沟”研究议题并说明其重要性。人机协同是数智社会的主导认知模式,其特征在于认知资源的供给方式转变——在数智媒介推动下从“有限获取”转变为“可供获取”,因而“人-机”交互关系成为影响人类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数智时代人类认知能力的分化可能加剧并引发认知沟问题。认知沟描述的是人们在接入和使用数智媒介技术后的认知能力分化现象,本文从认知面向和认知表现两个层面对该概念进行了操作化定义,提出可通过问卷测量法,评估用户在信息、自我、媒介、环境四个认知面向中展现的认知多样性、复杂性、自主性、灵活性,来描绘其认知沟表现。本文进一步提出,认知沟的治理可以着眼于提升“人-机”(用户与数智媒介)交互适应性这一思路,一方面推动数智媒介进行规范化和个性化的认知资源开发,另一方面指导用户精进对数智媒介的心理接入技巧和提升智能认知素养,从而弥合认知沟。
- 刘彧晗喻国明
- 关键词:数字不平等人机协同
- 数字不平等对农户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进入乡村,农户间的数字不平等现象越来越突出。基于此从数字接入、信息获取、学习发展和娱乐互动四个维度阐述了数字不平等对农户经济韧性的影响路径,并利用2014、2016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不平等显著降低了农户经济韧性,通过工具变量法检验内生性和更换阈值、缩尾处理后,结果依然稳健;分维度结果显示,数字接入不平等、信息获取不平等和娱乐互动不平等对农户经济韧性的负向影响显著,而学习发展不平等的影响微弱;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与西部地区的数字不平等对农户经济韧性的影响更大,中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应当加快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开展乡村数字素养教育,不断消除农户间的数字不平等,增强农户经济韧性。
- 张笑寒邹坤
- 关键词:数字不平等
- 数字不平等视角下老年残障群体的数字融入与媒介可及性研究--基于浙江省X镇3所残疾人之家的田野调查
- 王佳依
- 数字不平等视角下外卖骑手对平台数字算法的态度研究
- 颜丙赫
- 数字不平等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 目前,中国数字化推进速度加快,数字化发展程度更深。本研究采纳狭义的数字概念,“数字”专指互联网及其终端设备。互联网及信息最初被认为具有正的外部性,能够为人们创造便利增加福利,并被认为是解决不平等的一种形式;但由于技术无法...
- 刘澍
- 关键词:数字不平等社会不平等
- 数字不平等对农户经济韧性的影响 ——来自CFPS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 粮食价格放开、劳动力转移加快、财政支农支出增加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农户增收渠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格局。在此过程中,市场机制对促进农户增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政府致力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农户增...
- 邹坤
- 关键词:数字不平等
- 文化杂食视角下的数字不平等
- 2023年
-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本研究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法,深入探索我国居民的互联网使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数字空间的资源分配情况。研究发现,我国现有四种互联网使用模式,分别是杂食型、发展型、娱乐型和不活跃型。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越可能是活跃的互联网使用者,也越可能在多领域使用互联网。此外,我们还比较了“数字原生代”与早期世代间的数字不平等情况,结果显示,收入、教育对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在早期世代中更大,而职业对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在“数字原生代”中更大。本研究认为,现实空间的优势会转化成数字空间的优势,数字不平等是现实不平等的再现,互联网在带来机遇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 严宇琼孙秀林
- 关键词:数字不平等
- 数字不平等研究新进展被引量:75
- 2022年
-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逐渐形成,以数字鸿沟为基础、代表数字化技术分布不均衡及其经济社会影响的数字不平等现象引起了众多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数字不平等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演进,总结和评述了数字不平等的测度方法及实践,同时对数字不平等的形成机制及其经济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考察。数字不平等广义上既包括一、二、三级数字鸿沟,还包括数字鸿沟引致的机会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差异是数字不平等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数字鸿沟现象会加剧固有的社会不平等程度。为此,短期内应大力提升数字鸿沟中处于“弱势群体”的数字技能,长期内应针对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积极构建长效增收机制和促进教育公平,真正建立数字包容性社会,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数字不平等,缓解由数字鸿沟带来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 陈梦根周元任
- 关键词:数字不平等数字鸿沟社会不平等
相关作者
- 闫慧

- 作品数:98被引量:1,136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数字不平等 社群信息学 数字鸿沟 情报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刘济群

- 作品数:12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 研究主题:社群信息学 数字不平等 信息行为 田野 个体投资者
- 赵万里

- 作品数:123被引量:67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知识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 社会科学 社会建构
- 黄荣贵

- 作品数:51被引量:1,315H指数:2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
- 研究主题:社会资本 互联网 抗争 大数据 CGSS
- 吴先敏

- 作品数:11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 研究主题:网站 图书馆网站 师资队伍 农村青少年 数字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