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0篇“ 教师社会地位“的相关文章
- 政策参与对教师社会地位认知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22369份教师问卷的分析
- 2025年
- 教师的政策参与不仅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还在提升教师社会地位认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新时代提高教师地位的政策体系研究”课题组回收的22369份教师问卷实证调查数据建立一个链式中介模型,检验教师在参与教育政策中的边际贡献,探讨教师参与对提高教师地位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教师参与政策已具备一定的制度基础和路径保障,但教师整体参与水平较低,在性别、职位、学段、教龄、区域方面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在政策实施中引入教师参与,有助于有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认知;在教师政策参与对地位认知的影响路径中,教师对其政治地位的感知以及获得的社会尊重发挥着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由此,研究建议健全政策参与循证机制,完善政策参与保障体系;强化学校民主治理氛围,提升教师参与意愿;加强培训教师的政策参与能力,提升教师参与效果。
- 闫佳丽荀渊潘岳林
- 关键词:教师地位
- 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差异——基于29个省教师与公众的调查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本文超越单一视角,从教师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双重视角研究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在阐释新时代教师社会地位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教师社会地位测量的指标体系,并据此分析不同群体视角下教师社会地位的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教师对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同普遍低于公众对教师的他者认同;不同群体视角下的教师社会地位存在区域差异;对教师社会声望的排名差异是两群体评价不一致的主要来源;公众高估教师的实际工资,进而高估教师工资的行业位次;教师和公众在感知教师职业受到的群体尊重上存在差异;公众认为教师职业对本地年轻人有较大吸引力,教师群体更愿意鼓励学生成为教师。据此从政府、媒体、家庭和学校多主体角度给出提升教师自我认同的建议。
- 姜金秋李妍嫔
- 关键词:社会地位中小学教师社会声望自我认同
- 论教师社会地位提升的舆论支持——基于“议程设置”的理论视角
- 2022年
- 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当前政策、理论和实践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舆论支持是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基于“议程设置”的理论视角,舆论支持的路径机制主要体现为观念宣传、现实批判和榜样建设三个方面。鉴于此,在实践当中可以通过创建多元协同媒体环境,提升教师舆论传播力度;通过优化舆情搜集与分析机制,积极予以教师权益政策回应;通过加强舆论危机治理能力,及时纾解教师负面压力。
- 高原胡啟楠邵博文
- 关键词:教师社会地位舆论支持
-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师社会地位变迁的政策因素研究
- 本研究从我国改革开放后颁布的教育教师政策为切入点,挖掘隐含于针对乡村教师的政策文本中的深层信息,并纳入时代背景和实际效果作为评判优劣的依据,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变迁进行分析,寻求政...
- 杨雪
- 关键词:乡村教师社会地位
- 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石,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着力攻破点,也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还面临诸多问题,即外界态度和自我认同的"双质疑"、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不达标"、优秀教师和年轻教师的"不愿留"。面对以上困境,教师政策要凸显专业知识,提升乡村教师的从教幸福感;法治与德治并行,增进乡村教师的社会荣誉感;给予人文关怀支持,实现乡村教师的乡土归属感。
- 王瑜马小婷
- 关键词:乡村教师社会地位
- “位不配才”还是“才不配位”?--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他者认同差异及政策启示被引量:1
- 2021年
- 超越基于教师的单一视角,构建自我-他者的互动理解是有效提升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必要举措。基于全国6县(市)的1426份乡村教师和3958份乡村居民问卷数据,从自我-他者对乡村教师社会地位认同的差异比较角度分析发现:(1)总体上乡村居民对本地教师社会地位的认同显著高于教师的自我认同,但在社会地位的各子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乡村教师认为其较高的职业能力并未获得与之匹配的经济回报和精神回报,表现出明显“位不配才”的质疑。而乡村居民则认为,相对于较低的职业能力,乡村教师却获得了与之不甚匹配的、较高的经济回报和精神回报,表现出明显“才不配位”的质疑。(2)乡村教师的自我社会地位认同度随年龄增长呈“U型”,他者则呈“倒U型”趋势;乡村教师对其社会地位的认同度显著低于县镇,城乡间他者认同差异不显著;从东部到西部,乡村教师的自我认同度显著降低,他者认同则呈“中部塌陷”态势。要实现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全面提升,必须要重视并消弭自我-他者的认同逻辑差异,从提升相对待遇、保障教师权益、优化学校环境、加强家校合作等方面构建系统化的应对政策。
- 赵忠平黄娟
- 关键词:乡村教师社会地位自我他者
- 新时代教师社会地位及提升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承担着传播知识、培育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社会地位不但影响着教师的情绪体验,还映射出一个国家对于“尊师重道”的体会和认知。然而,当前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不乐观,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因素、权力因素和声望因素。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揭示教师社会地位现状及成因,并探讨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可行策略,以期强化社会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意识,使得教师行业能够更加受人尊敬。
- 刘钰刘津池
- 关键词:教师社会地位
-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师社会地位变迁的回顾与展望
- 2021年
-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长期不稳,相比其他行业地位偏低。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活的灵魂”,是农村学生睁眼看外部世界的“第一面镜子”。本文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发展状况,针对其体现的不稳定性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和教育发展战略在乡村地区有效落实,统筹城乡区域间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 杨雪
- 关键词:乡村教师社会地位
- 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他者认同差异——基于东中西部6市(县)他者群体的调查被引量:4
- 2020年
- 超越教师自我的视角,从他者认同的角度来探究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在相关理论及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他者认同量表》并验证其科学性,据此分析他者对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认同差异。研究发现,从他者认同的角度看,当前中国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女性群体、学生家长群体对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认同度显著高于其对应组,城乡民众间无显著差异;民众对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认同随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升高而总体走低,但在年龄维度上,却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倒U型"形态,青年和中老年群体的认同度显著低于其他组;东部民众对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认同度最高,中部呈"塌陷"态势。基于此,在提升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政策制定中,应兼顾社会比较视角,实施更为精准且差异化的资源投入策略。
- 赵忠平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他者
-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乡村教师社会地位问题研究
-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也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他们肩负着振兴乡村地区和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对于乡村教师社会地位问题的探讨,就成为了现阶段深化我国教育问题相关研究的关键。 为更好地提升乡村教师社...
- 吴卫
- 关键词: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社会支持
相关作者
- 范运祥

- 作品数:62被引量:31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体育教师 体育课堂教学 体育课堂 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
- 周兆海

- 作品数:31被引量:219H指数:9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教师 社会地位 教师编制 城乡社会 义务教育
- 吴伟俊

- 作品数:26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冲压加工 加热管 冷凝管
- 王新光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孙吴县教育局
- 研究主题:《教师法》 根本大计 教师社会地位 人口负担 中国教育
- 丁彩云

-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学前教育 教师社会地位 倾听 农村幼儿教师 农村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