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70篇“ 政策演进“的相关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政策演进逻辑与政策工具选择
2025年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消除贫困是国家贫困治理的核心目标,也是通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文章运用量化文本分析方法,对1978—2020年间402份国家层面发布的扶贫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困治理经历了多个重要的转变:首先,治理对象从“贫困县”和“贫困村”逐渐转向具体的“贫困户”;其次,治理主体从“政府包揽”逐渐转向“各方联合参与”;第三,治理模式从“输血式贫困治理”转向“造血式贫困治理”;最后,治理路径从“单纯的资金投入”逐渐演变为“多措并举”的综合治理策略。在贫困治理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总体比重分别为47.2%、40.4%和12.4%,形成了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导、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逐渐增加的贫困治理结构。通过改善生产力系统的主体性、中介性和客体性要素,实现了贫困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开发与大幅度提升,为政府能够源源不断地为贫困地区提供政策倾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的规律与历史经验,为乡村振兴阶段的政府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启示。
史九领杜子萍张兴祥
关键词:贫困治理演进逻辑
我国慢性病防治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基于政策工具和政策演进政策主体的三维框架
2025年
背景我国对慢性病防治工作日益重视,政策数量和种类呈增长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重慢病成为公共健康领域面临的关键挑战,亟需优化相关政策。目的旨在揭示慢性病政策的特征、重点领域,并识别政策改进的潜在方向。方法基于政策工具、政策演进政策主体的三维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NVivo 20.0软件对2009年1月—2024年1月发布的慢性病相关政策文件进行编码及分类分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Ucinet 6.0软件对政策主体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并使用Excel 202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纳入的68份政策文件进行分析,识别出政策工具的使用共计279次,其中供给型工具135次,需求型工具27次,环境型工具117次。国务院办公厅涉及的政策工具参考点最多(35.48%,99/27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最少(2.87%,8/279)。社会网络分析中政策主体合作网络密度为0.63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中心度最高。对68份政策进行分析,随着政策演进,政策工具数量与种类呈上升态势,但仍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35份),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涉及较少(3份)。此外,68份政策中涉及多重慢病的政策仅10份。结论政策工具使用存在结构性不均衡,政策主体间协同性有待加强,多重慢病相关政策数量有限,缺乏专项政策。为应对慢性病防治挑战,建议优化政策工具配置,强化政策主体协同作用,并推动制定多重慢病专项政策,扩大政策覆盖面,且需从单病种管理模式转向多病共管模式,全面提升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
龙春晓李承璐范阳东石磊
关键词:慢性病社会网络分析政策文本分析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的逻辑脉络研究——基于教育部核心政策文本的质性分析
2025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历经了恢复重建的奠基期、社会化推进的探索期,以及普惠发展的新阶段。通过构建的“五维度十四要素”分析框架,系统梳理了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从时间维度审视,学前教育政策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向,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略。从内容维度分析,各关键要素呈现动态变化、交互影响的态势:在发展目标上,始终聚焦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家园社协同育人机制,普惠性学前教育取得显著进展,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当前的核心议题;在安全保障方面,虽对儿童身体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儿童心理健康的守护仍需加强;在体系建设上,教师队伍与学前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备受瞩目,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保障措施上,政府保障与制度保障的力度经历波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亦在探索中前行;在管理机制上,监管部署与督导评估交互强化,法治化进程逐步加快。基于此,为构建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政策体系,应坚定秉持学前教育的人民立场,着力强化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与全面保障;不断深化政策间的协调与融合,全力提升普惠性托幼一体化的服务品质;积极响应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制定地方配套法规,以助力实现“幼有优育”的宏伟目标。
李斌强王雪滋
关键词:学前教育政策发展逻辑文本分析
广西自然资源低碳政策演进过程及特征研究——基于2007—2022年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2025年
科学认识和把握广西自然资源低碳政策演进过程和结构特征,对统筹推进新时期广西自然资源低碳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2007—2022年自治区级部门出台的自然资源低碳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政策效力评估模型、政策工具分类、共词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1)广西自然资源低碳政策发展历程分为生态文明探索期、生态文明建设期、低碳战略布局期、生态价值转化期4个时期;(2)广西自然资源低碳政策政策力度较强,政策目标多为定性且覆盖面窄,政策措施多样但描述笼统,政策反馈机制待健全;(3)政策工具以强制型为主,种类丰富但配比失衡,同质化问题突出。可多措并举提高政策效力,丰富政策工具组合,以提高广西自然资源低碳政策质量。
凌可棽渠霓周慧杰周永章
关键词:自然资源低碳政策政策效力共词分析
我国河湖长制政策演进与多维耦合特征研究——基于2008年以来政策文本的计量分析
2025年
河湖长制是由基层河湖治理探索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行为的制度创新,其政策演进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引导。构建了“政策阶段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对我国2008年以来中央、国家部委和省级河湖长制131份政策文本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河湖长制的政策阶段经历了区域实践、全面推广、完善深化3个阶段,政策目标由侧重河湖水域空间监管转变为生态优先下的河湖综合治理,政策工具由命令控制型逐渐向市场激励型和自愿参与型倾斜,但仍以命令控制型为主导。政府在未来应推动河湖长制朝着“有能有效”演进,要优化完善政策工具达到多方协同参与,政策目标要从“治河流”到“治流域”,加快推进“河湖长制”转变为“河湖长治”。
魏有兴魏有兴
关键词:政策演进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演进和完善的史实和经验
2025年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成果。在党的百余年奋斗的历程中,我们党形成了以民族平等、团结繁荣发展为主线的民族平等团结的总政策,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主的基本政策和涉及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具体政策。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民族地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历史经验是: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理论基础;立足国情,与时俱进是现实依据。
马荣
关键词:演进历史经验
跨境资金管理新范式: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的政策演进与银行实践
2025年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框架先后历经三轮优化,政策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体现了从局部试点向全国推广、从严格管理向适度放宽、从单一币种管理向本外币一体化管理的整体趋势。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的背景下,跨国企业跨境资金管理需求已从单一币种、分散化运营,转向多币种协同、集约化管控。
中国工商银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课题组
关键词: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资金池政策演进银行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支持政策演进:历程、特点及启示
2025年
教育事业乃国之基石,农村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振兴农村教育的基础支撑。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数量众多的农村教师支持政策,成效显著。农村教师支持政策演进分为萌芽探索期、巩固调整期、深化发展期和创新完善期。这一过程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政策价值取向从社会本位转向人文本位,政策发展目标从巩固发展转向深化改革,政策制定结构自简单笼统转为规范严密,政策内容体系由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这一演进过程对当今农村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加快推进立法进程,彰显政策法律效力;完善政策制定结构,构建科学系统体系;增强政策针对性,因地制宜优化内容体系;建立评估反馈机制,保障政策落地落实。
曲铁华秦文雨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育政策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逻辑、政策演进与优化路径
2025年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究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逻辑与政策演进,重点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在制度僵滞期、制度演变期和制度断裂期等历史性变迁过程中,如何影响土地管制权、土地发展权和土地财产权3类土地权利的调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困境,预测未来制度变迁的潜在驱动因素,提出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化路径,包括在土地管制权方面应整合要素与系统,优化规划空间赋权,推进要素权益重构;在土地发展权方面应统筹供给与需求,创新土地流通机制,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在土地财产权方面应协调效率与公平,释放土地资产价值,带动整治综合效应,以期为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制度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李理黄利华
关键词:制度变迁理论理论逻辑政策演进
强化科技驱动乡村全面振兴:根本遵循、政策演进与对策思考被引量:1
2025年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创新是重要驱动力。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策演进,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当前需要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立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长远目标,科技驱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注重长期性、系统性、协同性和全面性,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现代科技已渗透到“三农”工作各个领域,然而科技驱动乡村全面振兴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供给能力不足、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畅、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科技人才支撑不足、城乡“数字鸿沟”等现实挑战。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乡村振兴需要探索科技驱动的实现路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系统集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刘骕黄承伟
关键词:农业科技

相关作者

汪涛
作品数:103被引量:576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WTO 可持续发展 政策演进 历史演进 入世
吕晓
作品数:138被引量:1,616H指数:28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影响因素 耕地 农户 土地利用变化
郑大喜
作品数:416被引量:3,383H指数:2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医患关系 财务管理 医疗服务价格 公益性质 医院管理
曾鹏
作品数:182被引量:556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更新 多孔硅 乡村 多孔 气敏元件
汪樟发
作品数:11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历史演进 政策演进 文本研究 WTO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