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1 篇“ 放射性核束 “的相关文章
用于开展几倍库仑势垒能区放射性 核 束 直接核 反应实验的探测系统的设计与模拟 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放射性 核 束 物理的研究需求以及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兰州放射性 束 流线(HIRFL-RIBLL1)的实际情况,本工作设计了一套高效率的带电粒子探测系统。该系统由6套探测模块组成,每套探测模块均为DSSD+PSD+CsI(T1)三层结构。利用Geant4模拟给出了整套探测系统的几何效率,得到了探测系统的最佳设计方案,之后模拟完成了E_(lab)=125 MeV的^(7)Be在^(208)Pb靶上的弹性 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并对模拟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了弹性 散射和破裂反应事件的统计分布。 王萱轩 宋海声 杨过 段芳芳 王康 杨彦云关键词:GEANT4 弹性散射 高性 能PIN-硅探测器的研制及其在高能放射性 核 束 实验中的应用测试 被引量:2 2023年 鉴于国内核 物理实验对高性 能硅探测器有大量需求,而国外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满足实验需求的高性 能探测器不易获得.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原有制备工艺基础上首次采用套刻技术,有效减少了光刻及腐蚀过程造成的Si O2沾污,大幅提高了探测器性 能和成品率.本文对采用该工艺研制的300μm厚,有效面积50 mm×50 mm硅探测器进行电学性 能测试和在束 探测性 能测试.探测器在-45 V耗尽电压下,其漏电流小于40 n A,对5 Me V左右的a粒子的能量分辨(σ)约为45 ke V.将该探测器作为能量沉积(ΔE)探测器,利用250 Me V/u的11C放射性 束 流及其在次级碳靶上的反应产物对探测器进行了探测性 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探测器对于C元素的电荷数Z的分辨为0.17,与文献中记录的国外生产的同类型探测器的实验数据(Z分辨0.19)相当,可以满足中高能放射性 束 实验对轻质量区粒子鉴别的要求. 陈翠红 李占奎 王秀华 李荣华 方芳 王柱生 李海霞关键词:硅探测器 漏电流 BRISOL铝同位素放射性 核 束 的产生 2022年 北京放射性 核 束 装置在线同位素分离器(BRISOL)采用100 MeV回旋加速器提供的最大200μA的质子束 打靶在线产生放射性 核 束 。在BRISOL上已经使用氧化钙靶、氧化镁靶产生了Na^(+)、K^(+)等放射性 核 束 。为了产生铝同位素放射性 核 束 ,研发了碳化硅靶材,开展了碳化硅靶产生铝放射性 核 束 的实验研究。在BRISOL装置上首次产生了铝同位素放射性 核 束 ,其中^(26g)Al^(+)的束 流强度为8.7×10^(7) pps,^(23)Al^(+)的束 流强度为2.2×10^(2) pps,同时将BRISOL靶能承受的质子束 流强提升至15。 马燮 崔保群 唐兵 马瑞刚 陈立华 马鹰俊 黄青华 张一帆 王云峰 燕冲 于荣凯关键词:放射性核束 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BRISOL钾同位素放射性 核 束 的产生 2022年 北京放射性 核 束 装置在线同位素分离器(BRISOL)采用一台100 MeV回旋加速器提供的最大200μA的质子束 打靶在线产生放射性 核 束 ,其最高质量分辨率好于20000。2015年,BRISOL装置建成并使用0.5μA质子束 轰击氧化钙靶产生了^(37)K^(+)、^(38)K^(+)放射性 核 束 ,其中^(38)K^(+)的产额为1×10^(6) pps。为了提高氧化钙靶产生钾放射性 核 束 的产额以满足物理用户需求,BRISOL于近期开展了氧化钙靶的在线实验。实验中使用氧化钙靶产生了^(36~38)K^(+)、43 K^(+)、^(45~47)K^(+)等多种放射性 核 束 ,同时将^(38)K^(+)的最大产额提高到了1.12×10^(10) pps。本文详细介绍氧化钙靶的研制及在线实验结果。 马燮 崔保群 唐兵 马瑞刚 陈立华 马鹰俊 王云峰 黄青华 张一帆 于荣凯关键词:放射性核束 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BRISOL钠同位素放射性 核 束 的产生 被引量:2 2020年 北京放射性 核 束 装置在线同位素分离器(BRISOL)采用100 MeV、200μA回旋加速器提供的质子束 打靶产生中、短寿命放射性 核 束 ,在线分析后供物理用户使用,其质量分辨率好于20000。为开展20 Na核 的奇异衰变特性 研究,研制了氧化镁靶,并采用100 MeV质子束 轰击氧化镁靶在线产生了20~26 Na^+的钠同位素放射性 核 束 。当质子束 流强为8μA时,20 Na^+离子束 的最大产额为2×10^5 s^-1,21 Na^+离子束 的最大产额为4×10^8 s^-1。完成了北京放射性 核 束 装置首个放射性 核 束 物理实验,累计供束 近200 h。 唐兵 崔保群 马燮 马鹰俊 马瑞刚 陈立华 黄青华 王云峰关键词:放射性核束 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与HIAF装置相关的放射性 核 束 物理研究 被引量:12 2020年 本文详述了放射性 核 束 (Radioactive Ion Beam, RIB)物理所针对的科学问题、历史发展和未来机遇.自然界存在的稳定核 素只有大约300个,在实验室或天体极高温环境中产生的不稳定核 素可以达到上万个.这些放射性 核 素的产生和研究是对广阔未知核 素版图的开拓,需要逐步发展新的装置手段和理论模型. RIB物理发展初期,已经获得一系列对原子核 新的认知,如晕和集团等奇特结构、新幻数和壳演化、软巨共振等新的集体运动模式等.不稳定核 的研究又与核 天体过程以及攀登"超重元素稳定岛"密切相关,涉及当今国际聚焦的重大前沿交叉科学问题.不稳定核 区的测量,也能够提供核 燃料和核 废料生成及演变中大量的核 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战略价值.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具有强流的优势,结合产生放射性 束 的先进技术与高水平的物理实验探测设备,有可能在一些重要的方面走到国际引领位置,同时显著提升我国核 物理研究的整体水平. 叶沿林 杨晓菲 刘洋 韩家兴北京放射性 核 束 设施及核 物理基础研究展望 被引量:2 2015年 放射性 核 束 物理与核 天体物理是物理学基础研究的前沿方向,其需求是建造大型放射性 核 束 设施的主要推动力.本文简要介绍了放射性 核 束 物理与核 天体物理,比较了产生放射性 核 束 的在线同位素分离(ISOL)方法与炮弹碎裂(PF)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已有的ISOL型装置情况,并具体介绍了北京放射性 核 束 设施,对其未来核 物理基础研究给予展望. 郭冰 柳卫平关键词:核天体物理 BRISOL放射性 核 束 鉴别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3 2015年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已经建成一台"在线同位素分离器"(BRISOL),在线产生并分离出需要的放射性 离子束 用于天体物理、核 结构和材料科学等研究。其中研制的放射性 核 束 鉴别装置,用来测量并鉴别能量30~300 ke V、束 流强度在10~4~10^(11)Particle/s放射性 离子束 (RIB)的种类。介绍了该装置的原理、组成及调试结果。该装置结构紧凑,可在有限空间内完成核 素的积累、转运和能谱测量。该装置已经用于"在线同位素分离器"的在线调试,通过在线获取的射线能谱确认了产生的38K+放射性 同位素并给出放射性 束 流的强度。 马鹰俊 崔保群 晏明芳 马瑞刚 陈立华 唐兵 黄青华关键词: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束流诊断 BRISOL放射性 核 束 鉴别装置的研制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已经建成一台'在线同位素分离器'(BRISOL),在线产生并分离出需要的放射性 离子束 用于天体物理、核 结构和材料科学等研究.其中研制的放射性 核 束 鉴别装置,用来测量并鉴别能量30~300 keV、束 流强度... 马鹰俊 崔保群 晏明芳 马瑞刚 陈立华 唐兵 黄青华关键词: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束流诊断 放射性 核 束 物理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2008年 文章介绍了放射性 核 束 物理的现状和进展,给出了一些目前热点的研究问题和方向,比如垒下融合反应、费米能区和高能区直接核 反应、滴线核 性 质、非稳定核 区的新幻数和新的集体运动模式等. 曹中鑫 叶沿林关键词:放射性核束
相关作者
崔保群 作品数:154 被引量:57 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放射性核束 离子源 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离子束 束流 马鹰俊 作品数:106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放射性核束 离子源 离子束 束流 唐兵 作品数:102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离子束 离子源 束流 放射性核束 马瑞刚 作品数:128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高自旋态 离子源 离子束 放射性核束 黄青华 作品数:96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放射性核束 加速管 离子束 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