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5篇“ 收益分配机制“的相关文章
- 基于综合贡献度的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 2024年
- 多能互补是实现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构建科学、公平的收益分配机制是实现多能互补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建立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收益分配机制,采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综合贡献度指标体系,从安全性、经济性和风险性等3个方面对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各参与主体的贡献度进行评价,并通过算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了实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综合贡献度的收益分配模型,可解决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各参与主体的收益分配问题,可以较好地适应由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电力用户组成的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以算例结果为例,分布式新能源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比例约为30.22%,储能约为38.04%,电力用户约为31.74%。
- 张文斌姬生才毕小剑程龙
- 关键词:收益分配机制
- 赋权改革试点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优化研究——以江西省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是进一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对江西省赋权改革试点单位调查研究,总结各单位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现状,对比美国29所常春藤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经验,分析试点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的制约因素,从成果转化处置模式、收益分配比例和收益配置模式方面提出优化江西省试点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的对策建议。
- 陈静屈喜琴
-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 村社公共事务支出、农民财产权益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 2024年
- 平衡集体经济收益的提留与分红比例有助于发展集体公共事务与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双目标的实现。从财务收支平衡的视角,构建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16年和2024年对佛山市南海区176个村社的跟踪调查,探讨集体与个人间的经济收益分配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在“自由探索”阶段,村社倾向于为村民股东分配更高的收益份额,样本村社集体提留比例平均值约为31.5%;第二,公共事务支出越高的村社,集体的收益提留比例越高,经济条件越好的村社,集体提留比例越低;第三,“分六留四”政策落实阶段,集体提留比例均值上升到41.9%,集体公共事务支出增加,村社治理水平提升。“分六留四”政策通过“刚性指导”和“柔性执行”,既保障了农民财产权益,又提高了村社“自我造血”能力。
- 夏炜祁张安录张明辉
- 关键词:股份合作制
- 基于模糊合作博弈理论的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 2024年
- 在共享经济时代,物流服务行业建立稳定的联盟至关重要。因此,在物流企业联盟内部,如何确保公平的收益分配成为一大挑战。然而,由于联盟存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一些传统的合作博弈单值解,例如Shapley值,可能并不适用于该问题,这些解法更适用于联盟的总体收益和各博弈者的参与水平都能够被准确估计的情形。研究了信息不完备的物流企业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并提出了一种相关的收益分配模型。为了证明所提出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一个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模糊Shapley值能合理地提升多方合作后的各方收益,有效地分配物流企业联盟的收益。
- 何玺杨思维黄双喜吴璇白华
- 关键词:直觉模糊集物流企业联盟
- 福建省公共数据要素定价与收益分配机制初探
- 2024年
- 当前,为促进数据要素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须构建完善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市场。其中,对公共数据要素的定价和收益分配是实现数据要素流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梳理了国内外现有公共数据要素定价与收益分配机制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公共数据定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完善公共数据收益分配标准等建议,以期为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各地方政府提供参考。
- 张寒冰荆一楠李智鑫王晓阳杨永明柴洪峰
- 基于合作博弈的虚拟电厂联盟策略与收益分配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虚拟电厂可通过资源互补提升潜在收益,但也面临合作联盟规模、主体利益保障及主体隐私保护3个关键问题。首先证明了虚拟电厂合作博弈的存在性以及主体理性假设下合作联盟整体参与市场的唯一性。其次基于非对称纳什议价方法,提出了以净功率输出为贡献度进行度量的合作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合作联盟稳定性。然后计及各虚拟电厂的隐私保护需求,提出了dual-block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分布式求解方法,避免多主体ADMM迭代引起的收敛性问题。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合作收益机制的有效性和分布式求解算法的高效性。
- 陈志永胡平别朝红任涵钰刘洋韩璟琳
- 关键词:合作博弈隐私保护
- 考虑三方努力水平的内容电商网红带货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 2024年
- 内容电商模式中,网红、商家与平台三方的利益协调与收益分配是平台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内容电商的运营模式及三方主体的互动特征,构建了考虑各方努力水平的动态博弈模型,得出了三方的均衡努力水平策略与最优收益分配机制,应用解析法及数值法分别对模型主要参数进行了影响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内容电商各主体的需求影响系数增加,各自的均衡努力水平也会增加,从而提高了平台产品销量;在商家及平台发展初期,采用网红带货的方式可以提高购买效率,实现收益增加;随着商家及平台一方规模的不断扩大,双方的努力水平都同时随之增加,此时商家及平台对网红的依赖减少,自身收益得到提高.各主体应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努力水平策略及收益分配机制以实现平台供应链的优化协调.
- 孙树垒姚佳
- 合作视角下跨区域基础设施韧性提升策略与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 近年来,跨区域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的风险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区域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跨区域基础设施的韧性势在必行。然而跨区域基础设施的韧性提升具有外部性,并且涉及两个或多个行政区主体,不同行政区主体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对风险扰动...
- 高婷
- 关键词:韧性微分博弈
- 数据要素流通与收益分配机制研究:以风电场景融合气象数据为例被引量:5
- 2024年
- 在加快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大市场建设背景下,如何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数据交易流通模式和与之相匹配的收益分配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首先基于数据要素市场中普遍认可的三类主体设定,以气象数据供给为典型细分行业,以数据在电力预测中的应用作为典型场景,建立了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模型。模型中嵌入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风电预测模型,对多特征数据要素和数据服务的价值实现进行刻画。其次,在基于数据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的设计中,对比分析了平均法、留一法、沙普利值法、惩罚-沙普利值法四种收益分配机制对数据生产商(数商)的主体效益差异及市场影响。最后,研究表明:惩罚-沙普利值的收益分配策略能充分考虑市场中数据要素的差异化水平,同时能够识别并避免数据要素的复制导致的扰动。
- 王衍之黄静思王剑晓高锋宋洁
- 关键词:数据市场沙普利值
-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用地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 褚珺祎
相关作者
- 巴曙松

- 作品数:1,680被引量:10,148H指数:4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金融 金融市场 金融体系 金融危机
- 任平

- 作品数:110被引量:1,025H指数:18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耕地资源 长江上游 耕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土地利用
- 周介铭

- 作品数:129被引量:1,425H指数:22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GIS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 基于GIS
- 陈一鸣

- 作品数:50被引量:334H指数:10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虚拟企业 敏捷制造 虚拟产业集群 企业管理 知识共享
- 王卓甫

- 作品数:212被引量:1,338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建设工程 工程项目 项目管理 水利工程 交易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