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3篇“ 支气管源性囊肿“的相关文章
- 支气管源性囊肿被引量:4
- 2017年
- 报告1例颈部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女,44岁。颈前皮肤反复破溃、渗液8年余。体格检查:右侧颈前皮肤可见一约0.5 cm×0.5 cm淡红色溃疡,边界清楚,有少量黏液渗出。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下部小囊肿形成,内衬纤毛柱状上皮,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手术切除皮损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 陈霞陈前明
- 关键词:支气管源性囊肿
- 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诊断特点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4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16例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的CT表现,分析病变的形态学特征以及增强特点。结果:16例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位于上纵隔2例,前纵隔11例,中纵隔3例;囊肿形状为圆形3例,类圆形8例,不规则形5例;病灶大小约2~5 cm;囊肿均为单房,CT显示囊壁1例;囊肿CT值2~78 HU,增强扫描囊内容物均未见强化,囊壁强化1例。结论: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多位于前纵隔,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囊壁多难以显示,CT平扫表现为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或液性密度影,钙化罕见,增强扫描多无强化,出现强化则提示合并感染,但与胸腺囊肿难以区分,需要病理确诊。
- 武占鑫
- 关键词: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CT
- 误诊为婴幼儿颈部淋巴管瘤的异位支气管源性囊肿二例
- 2025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2例误诊为婴幼儿颈部淋巴管瘤的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婴幼儿首次均因发现颈部包块入院,均误诊为颈部淋巴管瘤,行淋巴管瘤硬化剂注射术。因颈部包块未完全消退,再次入院后行颈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随访至今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虽然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临床较少见,颈部淋巴管瘤相对常见,但对于新生儿以颈部包块就诊时应考虑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可能,特别是对诊断性穿刺结果有疑问时,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仔细查体、全面分析,避免误诊。
- 孙恒赵名君倪志福
- 关键词:支气管源性囊肿颈部疾病误诊淋巴管瘤婴幼儿术后病理
- 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或肺隔离症合并同侧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7例
- 2025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CPAM)或肺隔离症合并同侧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可行性。方法2019年7月~2024年7月我们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CPAM或肺隔离症合并支气管源性囊肿7例。侧胸入路三孔法全胸腔镜手术,患儿健侧卧位,观察孔为肩胛下线与第5肋间交点处,操作孔根据手术需要结合腔镜菱形法建立,三孔均使用5 mm trocar。CO_(2)气胸压力4 mm Hg,流量2 L/min,根据患儿术中情况随时调整。手术切口以肺手术为主进行设计,先进行肺部手术,再切除支气管源性囊肿,必要时分块切除以避免气管的严重并发症。结果7例手术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7~191 min(中位时间101 min)。术中出血量1~15 ml(中位数5 ml)。1例未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6例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1~5 d(中位数3 d)。术后病理:CPAM合并支气管源性囊肿5例,其中2型(细支气管型)4例,3型(细支气管/肺泡型)1例,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支气管源性囊肿2例。7例随访6~57个月(中位数27个月),胸部CT示均无病变复发。结论小儿CPAM或肺隔离症可能同时合并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前影像学检查与手术观察相对应,仔细探查,避免漏诊。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CPAM或肺隔离症合并同侧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安全可行。
- 赵华善翟允鹏郭锐白月霞许洪修黄赛沈刚张士松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小儿肺隔离症支气管源性囊肿
- 声门下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 2024年
- 患者女,36岁,因“咽部异物感1个月余,呼吸困难15 d”就诊。门诊电子纤维喉镜提示,声门下一半球形肿物隆起,突入并堵塞气道90%,遂紧急行气管切开术。术前颈部增强CT见C6平面喉咽右侧壁软组织结节影凸向气管腔,边缘见低密度影。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经口支撑喉镜下CO 2激光声门下肿物切除术。病理标本大体检查示,肿瘤大小2.0 cm×1.0 cm,剖开内为黏稠胶冻样组织,囊壁厚0.2 cm,术后病理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于术后第2天堵管,术后3 d出院,出院1年复查未见肿物复发,预后良好。
- 宋柳杨慧景星涛张宏慧
- 关键词:咽部异物感支气管源性囊肿声门下预后良好结节影低密度影
- 腹腔镜治疗胃小弯侧支气管源性囊肿一例
- 2024年
- 患者女,45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1周于2022年1月3日就诊于本院普外科。患者偶有上腹部饱胀不适感,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无胃恶性肿瘤家族史。上腹部强化CT显示贲门-胃底局部可见类圆形薄壁囊性低密度影,边界清晰,直径约3.0 cm,内密度均匀,CT值约为15 HU,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相应胃底黏膜连续、受压(图1)。
- 王龙辉孙国志梁国刚江守军周云鹏陈玉
- 关键词:胃小弯支气管源性囊肿低密度影胃底CT值腹腔镜治疗
- 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为表皮样囊肿
- 2024年
- 患儿女,7岁。颈部囊肿6年。皮肤科检查:颈部右侧类圆形淡红色囊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囊肿结构,囊肿内衬可见纤毛,周围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散在杯状细胞。诊断: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
- 赵巍孟威威王庆兴王丽李静方玉甫
- 关键词:囊肿支气管源性皮肤表皮样囊肿
- 腔镜辅助切除甲状腺异位支气管源性囊肿一例
- 2024年
- 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bronchogenic cysts,BC)是一种胚胎前肠憩室异常出芽引起的罕见先天性异常疾病,发病部位以纵隔型和肺内型最为多见,定位于甲状腺的BC较为罕见。本文旨在通过报道1例腔镜辅助切除的甲状腺BC以提高对该疾病影像学、病理学及临床方面的认识。
- 贺晨宇姜可伟叶颖江王杉
- 关键词:甲状腺
- 消化道支气管源性囊肿临床误诊3例分析
- 2024年
- 本组3例消化道支气管源性囊肿分别位于食管、胃底及十二指肠,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47~58岁。临床上发生于食管的1例表现为烧心不适、偶有阵发性隐痛,发生于胃肠道的2例无特殊表现,均在查体中发现。术前2例误诊为黏膜下平滑肌瘤,1例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3例均行手术治疗,病变最大径0.3~5.5 cm。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无复发及转移。
- 董成功刘志峰李喜静张蔚丛振杰
- 关键词:支气管源性囊肿平滑肌瘤临床误诊胃底黏膜下消化道
- 儿童异位型支气管源性囊肿21例临床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儿童异位型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该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自2015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1例异位型支气管源性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为3.2∶1;年龄为出生4 d至8岁(中位年龄2岁8个月),并对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1例异位支气管源性囊肿中,发生在咽部11例,其中有呼吸困难的4例,睡眠打鼾3例,呛奶4例;头颈部、前胸部10例中,有感染史5例,包块间渐进长大的5例。影像学及内镜检查:9例患儿行术前彩超检查,报告肿物为囊性包块,边界清晰。13例行CT检查,表现为类圆形或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囊壁规整,CT值为2~52 HU不等。4例行MRI检查,均为囊性病变,其中3例为长T1长T2信号,1例为稍短T1长T2信号影,压脂呈高信号。咽部11例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肿物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颜色为接近或略浅于周围组织色泽,其中1例口咽部为蓝色。11例发生在咽部患儿均在全身麻醉插管状态下,行低温等离子肿物切除术。术中采用鼻内镜辅助,牵拉肿物,尽可能切除肿物。10例发生在颈部、前胸部患儿肿物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均回报为:支气管源性囊肿。21例患儿术后,1例失访,余分别随访4个月至7年,均无复发。结论本病临床比较罕见,患儿缺乏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对于发生于颈部及前胸部位的患儿,结合超声、CT、MRI检查结果,而咽部位需结合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结果,手术治疗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 付高尚王素芳王燕楠韩富根许莹魏艳艳张飞段清川张杰
- 关键词:支气管源性囊肿手术治疗
相关作者
- 张喆

- 作品数:39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并发症 病例回顾 颈段 髓内 支气管源性囊肿
- 宋志强

- 作品数:230被引量:818H指数:1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荨麻疹 毛乳头细胞 特应性皮炎 人毛乳头细胞 荨麻疹
- 郝飞

- 作品数:923被引量:3,695H指数:2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荨麻疹 丙型肝炎病毒 毛乳头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特应性皮炎
- 阎衡

- 作品数:240被引量:489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皮肤 银屑病 皮肤科 自觉症状 先天性
- 申明峰

- 作品数:42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脑出血 脑积水 外科治疗 脑外伤 脑室-腹腔分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