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篇“ 控制结晶法“的相关文章
- 控制结晶法制备亚微米氢氧化铝技术研究
- 2022年
- 以硝酸铝溶液中和铝酸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铝微晶,进而以该微晶作为晶种进行铝酸钠溶液的种分分解反应,并通过加入适宜的添加剂,得到了亚微米氢氧化铝粉体。结果表明,在种分分解温度为60℃,分解时间为24 h,晶种添加量(晶种的质量分数,下同)为12%,加入适量葡萄糖酸钠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平均粒径为0.7~0.9μm的亚微米氢氧化铝粉体。
- 范伟东肖劲宋宇
- 关键词:种分分解氢氧化铝添加剂
- 控制结晶法制备Co(OH)_2被引量:2
- 2018年
- 以硫酸钴、氨水及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络合控制结晶法制备了Co(OH)_2,其结构经XRD和SEM表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氨钴质量比为0.3,pH 9~11.5时,β-Co(OH)_2的形貌较规则。
- 吴弘王治安林卫万华
- 关键词:硫酸钴氨水
- 锂离子电池纳米LiFePO4/C正极材料采用改性控制结晶法的制备与表征
- 采用优化控制结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纳米LiFePO/C正极材料,该工艺成本低廉、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推广。通过SEM、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测试等手段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LiFePO/C复合材料颗粒分布在...
- 秦显忠杨改蔡飞鹏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控制结晶法
- 共沉淀控制结晶法制备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研究
- 本文主要以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倍率性能差、循环稳定性差等缺点,提出表面包覆高密度球形颗粒的结构设计,并通过化学沉积法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面包覆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解析晶体形核经验公式,理论分...
- 张宏生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性能评价
- 吡咯量对原位聚合控制结晶法制备LiFePO_4/C正极材料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以原位聚合聚吡咯控制结晶法合成的介孔FePO4/PPy为前躯体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纳米LiFePO4/C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等研究了吡咯用量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FePO4/C正极材料与FePO4/PPy前驱体有相似的形貌,吡咯的用量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大,当吡咯的加入量为1.0 mL时,材料粒径较小,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最优,在0.1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49.0mA h/g,且循环过程中容量保持率高。
- 罗国恩刘伟健禹筱元
- 关键词: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控制结晶法聚吡咯
- 控制结晶法制备球形磷酸铁的团聚尺寸模型被引量:15
- 2011年
- 磷酸铁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主要前躯体之一,磷酸铁的形貌和粒度大小对磷酸铁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磷酸铁的可控制备,有效改善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文中采用硝酸铁和磷酸反应合成磷酸铁的液相结晶控制工艺,研究了反应结晶釜中反应物浓度、温度、搅拌速度与沉淀物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沉淀物颗粒粒径随反应物的浓度的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搅拌速度的增加,粒径首先变大,当到达最大粒径后呈减小趋势。并且在团聚和破碎动力学的基础上通过经典的粒数衡算方程建立该反应的团聚尺寸模型,然后根据沉淀反应过程的实验数据获得所建模型的相关参数,通过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 张震蒲薇华任建国武玉玲何向明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控制结晶法
- 控制结晶法制备球形正极材料LiNi<,0.8>Co<,0.2>O<,2>
- 锂镍氧系电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虽然人们已经成功制备出LiNi0.8Co0.2O2材料,但因其仍存在循环性能差等问题仍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必须对材料进行改性。显而易见球形LiNi0.8Co0.2O2较一...
- 段冰洁
- 关键词:电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粒度分布控制结晶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异的粒度分布控制结晶法。该方法避免了现有方法的缺点,采用真空浓缩结晶法使结晶析出时,在结晶母液浓缩过程中,周期性升降浆温度(料温),进行粒度分布控制。
- 上田洋福士博司小泽宗之
- 控制结晶法合成球形正极材料LiNi_(0.8)Co_(0.2)O_2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1
- 2007年
- 采用控制结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用高密度球形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对前驱体Ni0.8Co0.2(OH)2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在金属盐溶液流速为8mL/min,搅拌速率450r/min,pH值为11.5,氨浓度20g/L反应36h的条件下,合成了振实密度为2.02g/cm^3的球形Ni0.8Co0.2(OH)2。并以Ni0.8Co0.2(OH)2为原料,与LiOH·H2O进行混合研磨进行高温烧结,考察烧结制度对合成材料LiNi0.8Co0.2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Li/(Ni+Co)配比为1.05、氧气流量为800mL/min,750℃下烧结16h所得材料LiNi0.8Co0.2O2电化学性能最优:在0.2C,3.0-4.3V的条件下,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95.4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9.2%。
- 胡国荣刘艳君彭忠东杜柯高旭光
- 关键词:LINI0.8CO0.2O2正极材料控制结晶法
- 动力学控制结晶法拆分1,1'-联二萘酚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对外消旋1,1'-联二萘酚(BINOL)的拆分进行了研究。采用动力学控制结晶的方法改进了(S)-2-吡咯烷酮-5-羧酰苯胺拆分BINOL的工艺,得到一种实用有效的获得光学纯BINOL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同时得到BINOL的R和S两种异构体,它们的ee值均大于99%。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反应时间、拆分剂用量、溶剂组成以及溶剂体积在拆分过程中对(R)和(S)-BINOL的产率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R)-BINOL和(S)-BINOL的收率分别为18.0%和35.2%,外消旋BINOL的回收率为58.8%,拆分剂的回收率为68.6%。
- 陈宗华刘波由君
- 关键词:拆分
相关作者
- 姜长印

- 作品数:323被引量:1,551H指数:2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能源材料 球形
- 万春荣

- 作品数:331被引量:1,571H指数:2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能源材料 球形
- 应皆荣

- 作品数:132被引量:645H指数:18
- 供职机构:宁波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能源材料 球形
- 何向明

- 作品数:617被引量:1,266H指数:19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锂离子电池 电池 锂 正极材料 电池组
- 蔡砚

- 作品数:12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尖晶石 正极材料 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