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8篇“ 接种效应“的相关文章
- 疫苗接种效应影响下的SVEIR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由于流行病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结合现实情况,研究一种受接种疫苗比率和免疫率影响的带时变性质的SVEIR疾病传播模型的平衡点的动力学性质.[方法]首先,通过构建动力学模型研究平衡点的存在性;其次,利用下一代矩阵法得出模型的基本再生数R0和有效再生数Re;最后,通过Lyapunov定理和Routh-Hurwitz判别方法对病毒的基本再生数和有效再生数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通过python数值仿真实验,得出当R0<1时,疾病会消失;当R0>1时,流行病会转化为地方流行病;当R0=1时,系统会出现临界分岔现象.[结论]接种疫苗是疾病防控的关键措施之一.R0的取值决定流行病的演化结果.
- 王海玲翁智峰
- 关键词:时滞
- 款冬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接种效应
- 2024年
- 从款冬根际及根系筛选出PGPR菌株,研究其促生长特性及作用,以期为款冬的丰产栽培提供潜力菌株。采用稀释平板法筛选PGPR菌株,检测其促生特性,通过形态、生理生化指标、BIOLOG及16S rDNA进行鉴定,结合款冬盆栽试验检测其接种效应。结果表明,从款冬根际以及细根中筛选出3株高产IAA菌株KD6B、KD17B和KD26B,鉴定为Enterobacter cloacae subsp.dissolvens、Klebsiella oxytoca和K.areogenes,具解磷、产嗜铁素、耐盐、耐旱及拮抗作用;接种3株菌能显著增加款冬幼苗叶片数、叶面积、根长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其中KD17B效果最明显,叶片数、叶面积和根长分别增长了36.36%、29.21%、54.07%,平均颜色变化率、Shann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最大。3株PGPR对款冬有显著促生作用,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调控作用,在款冬的丰产栽培中具较高应用价值。
- 张丽慧冯丹白变霞晋婷婷任嘉红
- 关键词:款冬接种效应
- 一种无接种效应的快速病原菌药敏分析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接种效应的快速病原菌药敏分析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过滤器中原位检测抗生素处理细菌的诱导酶表达量,实现直接对生物样本中病原菌的药敏分析;包括样品前处理、诱导酶表达、相对酶活性测量和敏感性判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
- 牟颖吴文帅
- 金线莲和白及组培苗菌根真菌接种效应研究
- 2024年
- 为了进一步探究金线莲和白及组培苗与接种菌株在菌根共生培养体系中的相互关系,以金线莲和白及无菌组培苗为材料,接种菌株建立组培苗菌根共生培养体系,通过测定各生长阶段组培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来比较组培苗对不同菌株的反应。金线莲A2菌株处理对组培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其平均鲜重增长率分别比A1、CK_(1)处理高20.9%、19.1%;A2处理的叶片数、株高、根增长率、根数、根长分别比CK_(1)处理高21.7%、2.7 cm、16.9%、48.3%、65.8%。白及B1、B2菌株处理对组培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均有促进作用,B1、B2处理生长指标都高于对照,B1处理的鲜重增长率、叶片数、株高、根增长率、根数、根长分别比CK_(2)处理高3.9%、41.8%、3.7 cm、25.8%、33.0%、52.6%。综合来看,除了A1菌株在前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他菌株在整个共生培养期间对组培苗生长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李景蕻张丽华钟静
- 关键词:金线莲白及组培苗菌根真菌接种叶绿素含量
- 考虑疫苗接种效应的猴痘动力学模型研究
- 钱敏
- 太白贝母根际解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接种效应研究
- 目的: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是治疗肺系疾病的常用中药,近年来野生资源稀缺,高质量的人工栽培压力巨大。本文首次将分离自太白贝母根际土壤的解磷细菌运用到太白贝母的栽培过程中,...
- 施志芬
- 关键词:解磷细菌生理特性土壤环境
- 具有接种效应的新冠肺炎模型的定性分析
- 新冠肺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是导致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重要原因,所以本文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讨论.新冠疫...
- 孙佳红
- 关键词:疫苗接种基本再生数最优控制
- 蓝莓内生木霉、ERM和DSE真菌互作关系及其接种效应
- 蓝莓,学名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因其果实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营养价值,在中国种植面积逐年增长。蓝莓产业是贵州省农村特色产业之一,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蓝莓属于...
- 李思
- 关键词:蓝莓互作机制接种效应
- 不同来源菌根土对思茅松幼苗的接种效应研究
- 2023年
- 思茅松是典型的外生菌根真菌依赖型树种,为研究土著菌根菌的作用和功能,为菌根技术在思茅松苗木培育中的应用奠定基础,用采自云南6个地点的思茅松菌根土作为接种体,开展了思茅松苗期人工接种试验,接种8个月后,观察不同处理苗木的菌根侵染情况及形态,测定苗木的生长量、生物量及针叶的叶绿素含量。结果显示:用不同来源的菌根土接种思茅松幼苗,苗木的根系均形成了典型的外生菌根结构,不同处理的侵染率为18.60%~47.11%;菌根土接种显著提高了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地下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积累,其中取自镇沅县勐大镇勐统村的思茅松菌根土,总体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相比上述生长指标分别提高了118.04%、92.09%、350.00%和358.73%,针叶叶绿素b、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的含量分别提高12.91%、40.96%和30.24%。研究结果为思茅松外生菌根真菌的分离筛选和在育苗中的应用积累了基础数据和信息。
- 卯吉华杨斌姜远标李荣波景跃波
-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接种思茅松
- 4种宿主植物对根内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的扩繁效果及菌根接种效应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拓宽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扩繁的宿主植物范围,推进AM真菌在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程。【方法】以阿坝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cv.Aba)、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Chuancao No 2)、北林201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Beilin201)和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为宿主植物,对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进行了扩繁,并测定了4种宿主的菌根接种效应。【结果】4种宿主植物均能与GI和GM识别共生形成菌根,菌根侵染率均为:白三叶草>北林201紫花苜蓿>阿坝垂穗披碱草>川草2号老芒麦;栽培两个月后,用白三叶扩繁的GI组和GM组的孢子密度均最高。接种GI和GM后,4种宿主植物的株高、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均可作为扩繁根内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的宿主植物,以白三叶草为宿主时扩繁效果最佳。
- 张海娟芦光新范月君马坤赵阳安
- 关键词:宿主植物菌根侵染率孢子密度
相关作者
- 陈羽

- 作品数:128被引量:757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研究主题:木麻黄 接种 菌根菌 接种效应 菌根
- 弓明钦

- 作品数:71被引量:563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研究主题:菌根 接种 接种效应 菌根菌 VA菌根
- 冯固

- 作品数:254被引量:2,290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丛枝菌根真菌 AM真菌 棉花 菌根真菌 玉米
- 王凤珍

- 作品数:49被引量:435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研究主题:菌根 接种 松茸 接种效应 桉树
- 尹丽娟

- 作品数:30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云锦杜鹃 接种效应 生理指标 菌根真菌 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