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篇“ 捕食率“的相关文章
- 大杜鹃雏鸟乞食声对地面巢捕食率的影响
- 巢捕食是导致大多数鸟类巢失败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和改变鸟类生活史策略和行为的重要选择压力。巢捕食包括天敌捕食和人为破坏,鸟类巢寄生是巢捕食方式的一种。通常寄生雏鸟的体型一般较宿主大,会通过夸张且高频的乞食声刺激亲鸟增...
- 张瑜晗
- 关键词:大杜鹃
- 文献传递
- 捕食率对一类食饵-捕食者动力学模型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在传统的食饵-捕食者模型中引入一个新的中间物种,该中间物种捕食原模型中的食饵,又被原捕食者所捕食,采用Logistic人口模型和Holling-I型功能响应函数给出这三个物种的动力学方程模型,解析得到该模型的平衡点以及它们的存在条件。利用雅可比矩阵和Routh-Hurwitz判据分析了平衡点的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捕食率对捕食者自身的生存与灭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王成宇申传胜陈萌昭徐王军
- 关键词:食饵-捕食者模型稳定性捕食率
- 海月水母的几种捕食者及其捕食率研究
- 受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双重压力影响,近年来世界范围胶质类浮游动物灾害频发,对生态系统、渔业生产、旅游业、沿岸工业等造成威胁,胶质类浮游动物的成灾原因研究及其防控处置是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开展胶质类灾害浮游生物的捕食者/竞争...
- 李冬辰
- 关键词:海月水母捕食黑鲷真鲷紫贻贝
- 基于两性生命表和年龄-阶段捕食率的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我国重要农业入侵害虫,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是其优势捕食性天敌。论文旨在系统评价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以及同一地区两个种群的生物学差异。【方法】采集露地辣椒上的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在室内条件下饲养2—3代后,用带花的辣椒嫩梢饲喂西花蓟马,用西花蓟马2龄若虫饲喂南方小花蝽进行试验。采用两性种群生命表和特定年龄-阶段捕食率的研究方法,系统测定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云南种群的生长发育、繁殖力、捕食率以及预测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结果】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的不同虫期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阶段重叠现象,且两种昆虫的雌成虫存活率均高于雄成虫。南方小花蝽若虫共5个龄期,而西花蓟马为4个龄期,南方小花蝽具有更长的若虫历期和更短的成虫寿命,且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均低于西花蓟马,尤其是雌成虫的存活率要明显低于西花蓟马。南方小花蝽由卵成功发育成为雌成虫和雄成虫的概率分别为32.67%和20.67%,西花蓟马分别为46.67%和16.67%,西花蓟马具有更高的雌性比例。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的繁殖参数(f_(x))在整个繁殖期内具有高峰,分别在整个发育时间的22 d和16 d出现。南方小花蝽平均单雌产卵量为42.00粒,低于西花蓟马的平均产卵量59.86粒,其种群的净生殖率(R_(0))、总繁殖率(GRR)、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均低于西花蓟马,而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长于西花蓟马。种群预测结果显示经过90 d后西花蓟马的个体数量达南方小花蝽的9.66倍,其中雌成虫数达到17.15倍。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率随龄期逐渐升高,其种群净捕食率(C_(0))为140.81,转化率(Q_(p))为9.05。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在整个发育阶段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平均捕食量分别为1
- 胡昌雄范苇张倩陈国华殷红慧徐天养杨进波杨航吴道慧张晓明
- 关键词:南方小花蝽西花蓟马捕食率生物防治
- 混养条件下河豚对南美白对虾的日捕食率研究
- 2019年
-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种类之一,自推广养殖以来,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养殖风险逐年加大,主要原因是由于近海海水富营养化造成养殖水质恶化,养殖病害难以防治,严重影响了近海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
- 张晓征
-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养殖养殖风险捕食率养殖病害水质恶化
- 基于两性生命表的以朱砂叶螨为猎物的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生长发育、繁殖及捕食率被引量:9
- 2019年
- 为全面掌握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的种群特征,本试验运用两性生命表开展了以朱砂叶螨为猎物的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的生长发育、繁殖与捕食率研究。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不同发育阶段重叠,在雌成螨产卵期结束前雌成螨特定年龄?阶段存活率Sxj明显高于雄成螨。单位时间(12h)特定年龄?阶段繁殖力fx5、特定年龄繁殖力mx最大值分别为1.74和1.12粒/雌,单雌总产卵量为49.28粒。种群内禀增长率为0.27/d、周限增长率为1.31/d、净增殖率为26.61粒/个体、世代平均周期为12.34d。在未成熟阶段,加州新小绥螨各螨态特定年龄?阶段捕食率Cxj均呈双峰型,雌成螨和雄成螨捕食率均随时间明显波动。加州新小绥螨取食朱砂叶螨的转化率为4.55、内禀捕食率为0.54、周限捕食率为1.72头。以朱砂叶螨为猎物时,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表现出较好的个体发育、种群增长和捕食能力,可作为控制朱砂叶螨的生防资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同时朱砂叶螨可作为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人工繁殖选择的猎物之一。
- 蒋春先税玲蒲颇李庆
- 关键词:朱砂叶螨捕食率
- 探究贝氏拟态猎物系统中拟态频率对被捕食率的影响
- 在贝氏拟态猎物系统中(Batesian mimicry system),可食的“拟态”(Mimic)通过模仿具有化学防御(毒性)且颜色鲜亮的警戒态“模型''(Model)来迷惑捕食者,降低死亡率。研究表明,拟态频率的增加...
- 贺如川
- 关键词:捕食策略
- 文献传递
- 测定捕食线虫真菌对植物寄生线虫捕食率的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定捕食线虫真菌对植物寄生线虫捕食率的辅助装置,包括与培养皿大小、形状适配的盘体,盘体的上端面连接有用于切取培养基的切管,盘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开设有内螺纹的通孔,每个通孔到切管的距离相同,通孔绕...
- 杨晓燕王伟肖文胡靖林慧彪
- 文献传递
- 以豌豆修尾蚜为猎物的大草蛉两性生命表和捕食率被引量:18
- 2014年
- 为明确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bur)的发育、存活、繁殖和捕食能力,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方法,在25℃、光周期L 15∶D 9条件下研究了以豌豆修尾蚜Megoura japonica(Matsumura)为猎物的大草蛉的生命表及其捕食率。结果表明:大草蛉雌成虫个体的繁殖力为683.6±55.99粒,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平均世代周期分别为0.1247/d、1.133/d、333.64粒/个体和46.5 d;大草蛉幼虫、雌成虫和雄成虫个体的平均捕食率分别为145.25、1 192.47和669.08头。若考虑存活率,个体的净捕食率为1 026.26头;从猎物种群到捕食者后代的转化率为3.08;种群个体的稳定捕食率和周限捕食率分别为5.49和6.22头。表明以豌豆修尾蚜为猎物时,大草蛉表现出较好的个体发育、种群增长和捕食特性,豌豆修尾蚜可作为大草蛉人工繁殖选择的猎物之一。
- 程丽媛廖先骏徐龙祥孙蕾陈珍珍许永玉
- 关键词:大草蛉生命表捕食率猎物
- 水母伞径和饵料密度对海月水母(Aurelia sp.1)捕食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海月水母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暴发,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卤虫无节幼体为饵料,初步研究了水母伞径和饵料密度对海月水母个体捕食率的影响以及海月水母的昼夜捕食节律。研究结果表明,海月水母的伞径对其捕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1—8cm范围内,随着伞径的增加个体捕食率线性增加,两者之间的关系式为y=0.044x+0.125(R2=0.9036)。饵料密度对海月水母捕食率的影响显著(P<0.05),在0.25—26.11mgC/L范围内,随饵料密度的增加个体捕食率呈线性增加趋势,关系式为y=0.508x(R2=0.958)。在饵料充足时,海月水母没有昼夜捕食节律。在高饵料密度下海月水母出现过剩捕食,但是捕食行为依然活跃。上述结果既为量化评估海月水母对浮游动物群体的捕食压力提供了基础参数,同时水母过剩捕食行为说明依据生物量和代谢率的推算结果可能低估自然海域水母队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
- 王楠李超伦
- 关键词:海月水母捕食饵料密度
相关作者
- 陈珍珍

- 作品数:43被引量:172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中华通草蛉 光周期 温度 龄期 滞育解除
- 许永玉

- 作品数:122被引量:85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中华通草蛉 过冷却点 桃小食心虫 滞育 大草蛉
- 程丽媛

- 作品数:7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大草蛉 猎物 捕食率 豌豆 温度
- 孙蕾

- 作品数:7被引量:3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麦长管蚜 龄期 年龄 生命表 不同温度
- 史海涛

- 作品数:160被引量:54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红耳龟 四眼斑水龟 龟类 龟鳖 外来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