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4篇“ 捕捞量“的相关文章
南海北部兔头鲀属资源利用状况及限额捕捞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根据2008-2022年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开展了南海北部兔头鲀属(Lagocephalus)资源的评估,统计发现南海北部的兔头鲀属被拖网、刺网、围网、杂渔具等捕捞,捕捞分别占其总渔获46.90%、39.69%、5.19%和8.22%。采用剩余产模型对18个单位捕捞努力渔获数据进行了分析。平衡Schaefer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为46,228.04吨,平衡Fox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为39,109.44吨,非平衡产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为36,788.57吨。刺网151-200千瓦和刺网50千瓦以下这两个作业方式与功率段在2022年被判定为捕捞努力水平投入过度,并且当前资源存低于初始资源的20%的警戒线,故应限产,以利于资源的恢复增长。考虑到既要维护渔业生产稳定,又要恢复种群,建议未来五年每年的总可捕捞设定为1.5万吨。积极管控约束刺网50千瓦以下在南海北部的幼鱼繁育保护区内的生产活动,促进对补充群体的保护;加强兔头鲀属渔业生物学基础研究,开发人工增殖技术。
吴京桐李璐熊美玲李政凯王宇航冯波
关键词:南海北部
海洋渔业总允许捕捞管理的比较研究
2023年
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遏制过度捕捞造成的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已经成为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生物经济模型,计算和比较以经济最优为目标和以实现最大可持续产为目标的总允许捕捞管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的资源保护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1)总允许捕捞管理对不同鱼种具有一般意义,相比于现在的渔业死亡率,总允许捕捞管理能产生更高的生物捕捞和经济利润;2)两种目标的管理效果存在差异,以经济最优为目标的管理能实现更高的生物和经济利润,以实现最大可持续产为目标的管理则能实现更高的产水平。
王继祯
关键词:海洋渔业
基于统计数据的江苏省海洋捕捞结构及投入要素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依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2010—2020年江苏省海洋捕捞相关生产数据,结合灰色关联理论,对江苏省“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海洋捕捞结构和投入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1)2010—2020年,江苏省海洋捕捞总产呈下降趋势;(2)江苏省海洋捕捞渔获物产以鱼类和甲壳类为主;(3)江苏省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和专业劳动力人口数减少,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总吨位整体趋于增长,主机功率则波动变化;(4)江苏省海洋捕捞与投入要素的关联度顺序为“海洋捕捞专业劳动力数>海洋捕捞机动渔船主机总功率>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总吨位”。江苏省海洋发展空间有所缩减,海洋资源状况发展后劲不足,海洋渔业发展管控力度有所加强,海洋渔业发展存在挑战,“十四五”时期,江苏省需要不断规范海洋渔业行为,努力恢复渔业发展生态,实现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开创绿色向海经济新时代。
葛慧施金金王储庆王燕平闫欣吴磊朱海晨汤建华
关键词:海洋捕捞
一种能够提高捕捞的渔网
本发明涉及渔网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捕捞的渔网,在尼龙中添加质分数为1.3‑1.5%的蛋白质纤维,利用蝉蛹中富含的丰富蛋白,易提取、成本低的特点,蚕蛹蛋白提取率可达60%以上,蛋白质含可达98%,并且...
胡文龙
长江口汛期凤鲚捕捞年际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根据1982—2014年33年的长江口汛期凤鲚(Coilia mystus)捕捞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研究凤鲚捕捞的年际变化,利用格局转变贯序t检验(sequential t-test testing analysis of regime shifts,STARS)的方法研究捕捞年际转变规律,并结合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定分析了凤鲚捕捞捕捞船数及环境因子长江口水温、泥沙和径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982—2014年长江口凤鲚汛期总捕捞和单船全汛捕捞变幅分别为7.9~3252.0 t·年^-1和130.0~12945.5 kg·年^-1,总体都呈波动下降趋势。总捕捞在1997年和2007年发生2次格局转变,年际格局转变指数RSI值分别为-0.580和-0.405;单船全汛捕捞在1990年和2007年发生格局转变,RSI值分别为-0.806和-0.371。捕捞船数变幅为59~330艘·年^-1,分别在1990年、2000年和2006年发生3次年际格局转变,对应RSI值分别为0.992、-0.412和-0.763。通过对环境因素与捕捞因素的分析发现,凤鲚单船全汛捕捞发生第一次格局转变主要受过度捕捞因素的影响,而第二次发生转变主要受环境和捕捞因素的共同影响。GAM模型结果揭示,输沙与凤鲚单船全汛捕捞呈正相关关系,表现为随着输沙的增加,单船全汛捕捞随之增加;反之,水温与单船全汛捕捞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水温升高,单船全汛捕捞随之降低。
倪健夫郭弘艺唐文乔张亚张旭光
关键词:长江口凤鲚
资源调查助远洋捕捞科学有序发展 南海鸢乌贼可捕捞高达500万吨被引量:1
2019年
“当前南海的海洋渔业年捕捞大约是330~350万吨,其中95%以上来自近海陆架,其实在100米以深外海蕴含大渔业资源,其中鸢乌贼的可捕捞就超过500万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所”)研究员陈作志博士如是说。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控制近海、拓展外海、发展远洋”的生产方针。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科学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廖静
关键词:渔业资源远洋
基于概念格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捕捞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研究
长鳍金枪鱼已成为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的主要经济物种。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长鳍金枪鱼为大洋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其生长与海洋环境因子存在密切的关系。随着海洋环境数据及生产数据的规模...
罗静静
关键词:长鳍金枪鱼捕捞量环境因子概念格数据挖掘
一种能够提高捕捞的渔网
本发明涉及渔网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捕捞的渔网,在尼龙中添加质分数为1.3‑1.5%的蛋白质纤维,利用蝉蛹中富含的丰富蛋白,易提取、成本低的特点,蚕蛹蛋白提取率可达60%以上,蛋白质含可达98%,并且...
胡文龙
鱼粉:秘鲁中北部捕捞骤降,国内外鱼粉价格稳中趋强
2017年
自秘鲁本季中北部捕鱼开始以后,沿岸持续存在幼鱼比例过高的现象,这也是局部小禁捕接连不断的原因。与此同时,虽然小禁捕政策不断,但捕鱼形势总体正常偏好。不过,随着南半球国家进入冬季,受冬季风浪的影响,5月18日~5月21日秘鲁捕鱼骤降。
韦震
关键词:中北部捕捞量鱼粉南半球
太湖鲢(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种群生长特征和适宜捕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对2015年9月在太湖采集的200尾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样本进行了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年龄结构由0^+—5^+龄共6个年龄组组成,1^+龄鱼的数比例最大,约占42.0%,体长与体质呈显著的幂指数关系,方程为W=1.96×10-5 L^(2.9842),太湖鲢为匀速生长类型,生长性能良好。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_t=105.27[1-e^(-0.1855(t+0.670))],W_t=21.2388[1-e^(-0.1855(t+0.670))]^(2.9842),其生长呈现先快速增长后逐步趋于稳定的过程,生长拐点年龄为5.22龄,建议将此年龄时的体长(约70.0 cm)作为太湖鲢开捕体长,现阶段宜将太湖鲢的捕捞控制在614.0 t左右。研究结果为太湖鲢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唐晟凯张彤晴李大命沈振华刘小维刘燕山朱凛陆建明
关键词:太湖年龄结构捕捞

相关作者

冯波
作品数:122被引量:558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研究主题:文昌鱼 南海北部 大眼金枪鱼 黄鳍金枪鱼 剩余产量模型
张敏莹
作品数:167被引量:76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秀丽白虾 鱼类 长江下游 刀鲚 大银鱼
刘凯
作品数:294被引量:1,06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群落结构 长江下游 秀丽白虾 刀鲚 长江
徐东坡
作品数:327被引量:97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鱼类 长江下游 秀丽白虾 仔稚鱼 太湖
段金荣
作品数:189被引量:58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秀丽白虾 长江下游 鱼类 中华绒螯蟹 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