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2篇“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相关文章
胰岛素泵长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效果的影响因
2024年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长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T1DM)效果的影响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接受CSII治疗的130例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历系统记录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情况分为对照组(达标组,100例)、观察组(未达标组,30例),收集比较患儿相关资料,使用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胰岛素泵长期CSII治疗儿童T1DM效果的影响因。结果两组患儿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服药情况、胰岛素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文化程度(β=1.159,OR=3.188,95%CI:1.372~7.403)、家庭月收入(β=1.286,OR=3.619,95%CI:1.544~8.480)、服药情况(β=1.168,OR=1.632,95%CI:1.017~3.711)为CISS对T1DM患儿治疗效果的危险因(OR>1,P<0.05),Homa-β(β=-2.383,OR=0.092,95%CI:0.015~0.552)、Homa-IR(β=-3.402,OR=0.033,95%CI:0.003~0.387)为CSII对T1DM患儿治疗效果的保护因(OR<1,P<0.05)。结论T1DM患儿长期CSII疗效的影响因包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服药情况、Homa-β、Homa-IR,临床应对以上因保持关注。
刘燕凤陈婷丽郑忠实
关键词: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影响因素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结合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分析
目的:探究治疗2型糖尿病(T2DM)最有效的方式.方法:纳入该院确诊患者,共计110例,2023.03开始,2024.03结束,将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多次皮下注射+二甲双胍:对照组(n=55),二甲双胍+持续皮下胰岛素...
商丽徐伟东
关键词:2型糖尿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二甲双胍临床疗效
2型糖尿病管理的创新:连续性血糖监测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联合应用
2024年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其中,T2DM是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的大多数,有效的血糖管理是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关键。然而,2型糖尿病(T2DM)管理始终面临着许多挑战。近年来,连续性血糖监测(CGM)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技术的发展为改善T2DM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将综合分析T2DM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关挑战以及CGM和CSII在T2DM管理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Diabetes mellitus is a serious chronic metabolic disease, with its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continuously rising worldwid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accounting for the majority of diabetes cases. Effective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is crucial for preventing and delaying complications. However, managing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consistently presents numerous challenges. In recent years, advancements in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 and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 technologies have provid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ing T2DM management. This paper will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T2DM management and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GM and CSII in T2DM management,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李康谭娅娟甘胜莲马金花罗朝罗雪梅
关键词:2型糖尿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毒性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抑制作用
2024年
探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强化治疗前后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标准差分数(Z值)的变化及其与各项生化指标的关系。本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0年8至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35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采用CSII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维持治疗1周,检测强化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GF-1水平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 _(1c))、糖化白蛋白(GA)、标准餐试验的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_(glu))、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性指数(Matsuda指数)等指标,每个IGF-1Z值的计算是根据中国南方健康成人的血清IGF-1水平采用Lambda-Mu-Sigma(LMS)法计算。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患者在CSII强化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研究IGF-1Z值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强化治疗前后IGF-1Z值的变化与其他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新诊断的T2DM患者在CSII强化治疗维持血糖达标1周后,血清IGF-1水平由(135.43±37.71)μg/L增加至(156.87±47.33)μg/L(P<0.001),IGF-1Z值由-0.40±0.87增加至0.08±1.01(P=0.003)。治疗前IGF-1Z值与HbA _(1c)、GA和AUC_(glu)呈负相关(r=-0.340、-0.413和-0.345,P<0.05),而与HOMA-β呈正相关(r=0.426,P=0.01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SII强化治疗后IGF-1Z值的变化与Matsuda指数的变化呈负相关(β=-0.008,P=0.002)。结论新诊断的血糖较高的T2DM患者的IGF-1水平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健康人,且IGF-1Z值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呈正相关。经过CSII强化治疗维持血糖达标1周后,血清IGF-1水平显著升高,IGF-1Z值回归健康人水平。
何君瑜戴培基刘丽翼李延兵刘烈华廖志红
关键词: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敏感性
基于体重的剂量滴定方案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梁美玲
Ⅰ型糖尿病患儿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对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儿童青少年及家长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72例T1DM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依据强化治疗方式分为CSII组(40例)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ultiple daily insulin,MDI)组(32例),58例健康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为对照组。以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评估所有儿童青少年情绪状况,以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评估家长心理健康状况。结果T1DM儿童青少年糖化血红蛋白达到良好水平[HbA1c,(7.406±1.294)%],CSII组明显优于MDI组[(7.040±1.082)%比(7.863±1.404)%,t=2.728,P=0.008]。T1DM组儿童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于对照组(31.9%比15.5%,χ^(2)=4.671,P=0.031);CSII组、MDI组、对照组儿童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比46.9%比15.5%,χ^(2)=11.591,P=0.003);MDI组儿童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于CSII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II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和对照组儿童青少年焦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4%比13.8%,χ^(2)=0.730,P=0.393),CSII组、MDI组和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比25.0%比13.8%,χ^(2)=1.994,P=0.369)。T1DM组家长情绪障碍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31.9%比5.2%,χ^(2)=52.927,P<0.001),其中T1DM组家长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维度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家长(P<0.05);CSII组、MDI组、对照组家长情绪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5%比50.0%比5.2%,χ^(2)=26.126,P<0.01);MDI组家长情绪障碍检出率高于CSII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II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DM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是情绪障碍的高危人群,CSII可以降低T1DM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发生以及家长情绪障碍的发生,改善糖尿病家庭的心理健康。
王丽娜冯雪英张丽娟慕佳霖陈志红
关键词: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家长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情绪障碍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酮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究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糖尿病酮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糖尿病酮症患者,发放随机信封根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静脉胰岛素输注(CVI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糖指标、临床疗效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4.45±1.46)h、尿酮体转阴时间(32.35±6.23)h、β-羟丁酸恢复正常时间(19.48±4.75)h均短于对照组的(7.42±1.53)、(43.45±7.84)、(25.54±5.62)h,胰岛素用量(42.55±5.32)U/d少于对照组的(51.55±6.73)U/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空腹血糖(7.42±1.04)mmol/L、餐后2 h血糖(9.05±1.15)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9.26±1.46)、(12.54±1.3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治疗糖尿病酮症,在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及促进尿酮体方面有着突出效果,有利于疾病转归、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可予以推广。
王娜
关键词: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糖尿病酮症血糖血酮体
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年
分析1型糖尿病儿童选择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方式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在2021-2022两年中诊治的T1DM患儿40例,按照抽签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n=20)进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分析组(n=20)进行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持续治疗相同的疗程,对比两组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糖相关指标值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两组在血糖水平参数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但分析组的血糖波动参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分析组的综合低血糖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1型糖尿病患儿提供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整体疗效更好,而且安全性高,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钱雯燕
关键词:1型糖尿病儿童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疗效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对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家长心理的影响
目的近年来,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发生风险逐年升高。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儿童青少年是情绪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降低T1DM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研...
王丽娜
关键词:1型糖尿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儿童青少年家长情绪
观察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对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治疗的效果。方法12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及观察B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待血糖稳定后再实施进一步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A组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B组患者采用艾塞那肽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A1c分别为(8.2±2.0)mmol/L、(8.6±1.6)mmol/L、(7.9±1.1)%,观察A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A1c分别为(6.8±1.4)mmol/L、(7.0±1.5)mmol/L、(7.0±0.7)%,观察B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A1c分别为(7.4±1.2)mmol/L、(7.8±1.8)mmol/L、(7.4±0.8)%。治疗后,三组患者的FPG、2 h PBG、HbA1c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A组及观察B组的FPG、2 h PBG、HbA1c均低于对照组,观察A组的FPG、2 h PBG、HbA1c均低于观察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TG、TC、LDL-C、HDL-C分别为(2.1±0.9)、(5.8±1.2)、(3.0±1.0)、(1.2±0.9)mmol/L,观察A组治疗后的TG、TC、LDL-C、HDL-C分别为(1.6±0.8)、(5.1±0.8)、(2.7±0.5)、(1.4±0.5)mmol/L,观察B组治疗后的TG、TC、LDL-C、HDL-C分别为(1.5±0.9)、(5.0±0.6)、(2.4±0.8)、(1.5±0.8)mmol/L。治疗后,观察A组及观察B组的TG、TC、LDL-C均低于本组治疗前,HDL-C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TG、TC、LDL-C、HDL-C与本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A组及观察B组的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的LDL-C低于观察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姚美东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血压血脂

相关作者

孙亚东
作品数:99被引量:201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路优泰
周善存
作品数:51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患者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王少波
作品数:48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曾龙驿
作品数:302被引量:1,65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代谢综合征 甘精胰岛素
李乃适
作品数:158被引量:475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性 2型糖尿病 内分泌科 胰岛素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