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40篇“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相关文章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 临床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4年1月到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0例新生儿肺炎,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两组患儿治疗后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血浆酸碱度等及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者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的各项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儿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血浆酸碱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均有所下降(P<0.05),且研究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指标、心率及呼吸频率。
戴园园
关键词: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心率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重症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2025年
目的 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头罩或鼻导管吸氧,观察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比两组的呼吸功能、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有效率、氧疗舒适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与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ulmonary arterial oxygen tension,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85.00%(3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34)。氧疗12 h、24 h和48 h,观察组氧疗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新生儿肺炎治疗中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改善呼吸功能、减轻症状、抑制炎症方面优势显著,且舒适度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李银玲倪金龙张敏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重症新生儿肺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鼻损伤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引起的鼻损伤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10月—2024年3月在山东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NICU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268例新生儿资料,统计发生鼻损伤例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鼻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NICU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损伤发生率为19.4%(52/268)。胎龄≤32w、出生体重<1500g、24h维持镇静药使用次数≥2次、强迫体位、暖箱湿度>65%、嗜睡/昏迷、存在有创通气史、nCPAP治疗前新生儿皮肤风险评分≥13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时长≥8d是NICU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损伤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NICU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损伤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多样,临床医护人员应对可干预因素尽早干预以减少鼻损伤发生率。
刘钰敏张玉霞周敏程雅惠
关键词:鼻损伤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中医传统疗法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2025年
深入探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中医传统疗法对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方案参考。方法 于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间的入院病例中,选取36例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仍实施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则采用CPAP联合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跟踪观察两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实验组经CPAP联合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显著降低,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明显提升,夜间觉醒次数大幅减少,且日间嗜睡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展现出确切疗效,能切实改善患者睡眠期间呼吸状况,提升睡眠质量,缓解日间不适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佳怡吴莉琴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效观察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不同程度OSAHS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多伴有轻度认知障碍问题,对此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方法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OSAHS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将其分为观察1组轻度OSAHS伴轻度认知障碍,观察2组中度OSAHS伴轻度认知障碍,观察3组重度OASHA伴轻度认知障碍,各20例。三组研究对象均接受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变化及多导睡眠监测(PSG)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1、3、6个月后MoCA评分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1、3、6个月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3组AHI高于观察1组、观察2组,三组A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夜间最低脉氧、睡眠潜伏期、非快速眼动1期(N1)+非快速眼动2期(N2)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1+N2)%]、非快速眼动3期(N3)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3%)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6个月后AHI、睡前潜伏期、(N1+N2)%均降低,夜间最低脉氧、N3%均升高,且观察1组AHI、睡眠潜伏期、(N1+N2)%均低于观察2组、观察3组;观察1组夜间最低脉氧、N3%均高于观察2组、观察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OSAHS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采取CPAP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睡眠呼吸参数,且轻度OSAHS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恢复更理想。
赵阿敏余刚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究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7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7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及睡眠呼吸指标。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36/37),高于参照组的78.38%(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4,P<0.05)。研究组睡眠质量、睡眠呼吸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时,采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优化睡眠呼吸指标,减少夜间低氧事件,并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王晓哲沈艳昌王靖靖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持续正压通气
妊娠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89例妊娠合并OSA(中重度)患者,中度OSA患者45例,按患者是否接受CPAP治疗分为对照组25例,CPAP干预治疗组20例;重度OSA患者44例分为对照组21例,CPAP干预治疗组23例。分别比较CPAP干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并发症、糖尿病、心脏病、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母婴结局(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结果妊娠合并中度OSA患者CPAP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妊娠合并重度OSA患者CPAP治疗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妊娠合并中重度OSA患者进行CPAP治疗能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妊娠期重度OSA患者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早产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母婴预后。
赵谦谦孙威风巩硕
关键词:妊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气指标、临床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0);治疗5 d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暂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4)。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CAPA治疗NRDS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儿血气水平,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唐正贤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
2025年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危重病例评分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住院的新生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9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都是在呼吸衰竭初期(持续3 h),用随机数字表法把他们分成两组,实验组各48人,即 NCPAP组;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免疫功能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48小时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呼吸二氧化碳浓度明显降低,PO2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u=-2.025, P=0.042)。两组儿童鼻粘膜损伤、气胸及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经鼻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的早期治疗效果显著,能迅速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机体的炎性反应,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娟
关键词: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呼吸衰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2025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对机体的损害常被低估。目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是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法。了解OSAS及CPAP干预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加深对OSAS的认识有助于制定有效治疗策略、改善病人预后。现分别从OSAS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和CPAP干预治疗OASA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两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OSAS相关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文献基础和理论依据。
肖佔华李婧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心血管疾病

相关作者

张希龙
作品数:263被引量:2,687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韩芳
作品数:373被引量:1,227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发作性睡病 睡眠呼吸障碍
董霄松
作品数:131被引量:447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发作性睡病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林其昌
作品数:247被引量:1,227H指数:19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OSAHS 哮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胡克
作品数:302被引量:1,335H指数:1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睡眠呼吸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慢性间歇低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