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篇“ 拱作用“的相关文章
T形桩桩间土作用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T形桩桩间土作用实验装置,包括模型箱和模型箱内设有的固定土层,固定土层固定有T形桩,模型箱的内壁固定有加载装置,加载装置连接有推土板,T形桩和推土板之间填充有土体,土体内设有土压力计,T形桩粘贴应变片。其实...
苏培东吴茂戚宗轲贾荣谷丁海涛李有贵邱鹏陆星好董天雷侯建伟庄坤黄大贵
基于导引围岩成作用的回采巷道锚杆支护长度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引围岩成作用的回采巷道锚杆支护长度的确定方法,适用于围岩软弱煤层巷道的支护。根据回采巷道采用锚杆支护后的圈层结构及其稳定性特征,沿巷道轮廓线作其外接圆和外扩的同心圆,依次确定围岩中的松动收敛圈、压...
杨培举王业恒刘长友吴锋锋鲁岩杨敬轩
一种分析深部软弱煤岩预应力锚杆压缩作用效果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深部软弱煤岩预应力锚杆压缩作用效果的方法,通过建立预应力锚杆作用下深部地应力软弱煤岩巷道围岩松动破碎及支护效果分析的数值计算模型,根据确定的预应力锚杆压缩厚度及压缩内煤岩粘结力c及内摩擦角Φ的增...
吴德义许丰
基于双作用的抗滑桩最大桩间距计算被引量:1
2019年
为探讨边坡加固中抗滑桩最大桩间距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假定最大桩间距下双(端承和摩擦)同时存在,且双上的滑坡推力之和等于桩后滑坡推力,在此假设基础上,根据端承和摩擦的阻滑机理以及土体Mohr-Coulomb强度准则,采用解析法推导出了最大桩间距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土体抗剪强度、抗滑桩截面尺寸等因素对桩间距的影响情况,并通过工程案例对最大桩间距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最大桩间距随土体抗剪强度以及桩截面尺寸的增加而增加,且桩间距对桩正面宽度的敏感性要大于桩侧面宽度;端承承担的滑坡推力始终大于摩擦承担的滑坡推力.
李怀鑫范登政
关键词:抗滑桩滑坡桩间距土拱效应
不同覆土厚度靠崖式窑洞压力作用及破坏模式分析
2018年
以半圆形曲线靠崖式窑洞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建立覆土厚度为3m、6m和9m的窑洞模型。通过静力和动力计算,分析静力状态和地震作用下各窑洞模型压力作用和破坏模式,并记录地震作用顶、窑腿及窑洞底部监测点水平位移时程曲线。结果发现:(1)随着覆土厚度增大,覆土中压力埋深增大,窑腿部位塑性区越发育,最大剪应变增量也显著升高;(2)地震作用下,同一窑洞模型各监测点水平位移时程曲线基本一致,且随着覆土厚度增大,监测点水平位移对地震波响应略微减弱;(3)覆土厚度为3m和6m时,地震作用使压力高度降低;而覆土厚度为9m时,地震作用使压力高度升高;(4)地震作用下,随覆土厚度增加,窑洞顶破坏形式逐步由拉张破坏转变为剪切破坏。
刘博涛刘晓玲张帅
关键词:压力拱动力分析
基于导引围岩成作用的回采巷道锚杆支护长度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引围岩成作用的回采巷道锚杆支护长度的确定方法,适用于围岩软弱煤层巷道的支护。根据回采巷道采用锚杆支护后的圈层结构及其稳定性特征,沿巷道轮廓线作其外接圆和外扩的同心圆,依次确定围岩中的松动收敛圈、压...
杨培举王业恒刘长友吴锋锋鲁岩杨敬轩
疏排桩土钉组合支护体系中的土作用及其计算
2017年
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疏排桩土钉组合支护体系中的桩间土体产生不均匀位移而自然形成土。土将剩余下滑力传递至桩。桩间前土体不承受剩余下滑力,可采用土钉支护。采用锚杆锚拉的桩刚度较大,可以成为土的可靠脚支承。在均布剩余下滑力的作用下,两相邻桩间的土形状为抛物线柱壳,可近似按平面问题来分析。通过对土的静力平衡分析得出土的最大轴向应力的计算公式,并按土脚处达到极限平衡状态的条件推导出所成土高,明确作用在支护桩上的荷载及土钉支护的范围、荷载,用于支护体系的设计。
田守伟
关键词:轴向应力
充填体与围岩接触成作用机理及强度模型研究
地下金属矿山中,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是充填法与空场法的有机结合,代表了大规模高效率绿色清洁采矿的发展方向。但是该法中一步骤采场胶结充填体的胶充成本(水泥等添加)占充填总成本70%以上,如何在确保充填体揭露稳定性的同时优化控...
刘光生
关键词:充填体力学充填体强度充填体稳定性
考虑土作用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确定方法研究
抗滑桩等非连续支挡结构在滑坡工程中依靠土效应安全经济地发挥支护功能,而土的形成与破坏主要取决于桩间距的合理设置.首先基于抗滑桩桩间土已有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土脚位置、土形状以及轴线方程,建立了合理的土计...
赵明华陈耀浩杨超炜
关键词:滑坡工程抗滑桩合理桩间距土拱效应
考虑土作用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确定方法研究被引量:34
2015年
抗滑桩等非连续支挡结构在滑坡工程中依靠土效应安全经济地发挥支护功能,而土的形成与破坏主要取决于桩间距的合理设置。首先基于抗滑桩桩间土已有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土脚位置、土形状以及轴线方程,建立了合理的土计算模型,然后结合桩土接触界面抗剪强度条件和土体抗剪强度条件获得了的圆形抗滑桩合理桩间距计算公式。最后,结合某工程算例,重点分析了土体内摩擦角、桩土界面参数以及桩径对桩间距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桩间距随上述参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滑坡推力增大时其对桩间距的影响均会减弱。
赵明华陈耀浩杨超炜
关键词:抗滑桩土拱效应合理桩间距

相关作者

蔡贤辉
作品数:49被引量:230H指数:9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地震反应 偏心结构 薄壁结构 弹塑性 砌体结构
冮明姝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拱作用 砌体填充墙 轴压比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水下不分散
琚晓冬
作品数:44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筋材 抗滑桩 数值模拟 滑坡 变形模量
郭宏磊
作品数:48被引量:152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轻工大学
研究主题:承台 空间桁架 反力架 承载力 调平
冯文娟
作品数:10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边坡 分析方法 抗滑桩 数值模拟 泊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