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5篇“ 拔管困难“的相关文章
- 1例婴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拔管困难的护理报道
- 2025年
- 本文报道了1例婴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拔管困难的护理经验。系统探讨了拔管困难可能的原因(如静脉管腔细小、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现象)、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早期识别与汇报、评估留置时长、局部热敷疗法、轻柔按摩、逐步尝试拔管、应急预案以及拔管后的护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针对该患儿复诊情况建立了预警机制。最终,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成功解决了拔管困难的问题,确保了患儿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护士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
- 潘莲叶彦麟
- 关键词:外周静脉婴儿拔管困难护理
- 复杂弥漫性颈部动静脉畸形累及气道致拔管困难患者的护理
- 2025年
- 总结1例前纵隔肿瘤术后并发复杂弥漫性颈部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护理体会。针对病灶位于气道内、出血风险大、带机时间无法预估、身体和心理并发症等问题,多学科合作采取预防气道出血、栓塞剂使用后并发症监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治疗等措施,患者带机103 d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第5天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患者状况良好。
- 杨静刘欢杜爱平尹万红田永明
-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机械通气困难气道危重病护理
- 81例PICC患者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拔管策略
- 2024年
- 回顾血管外科81例PICC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并进行临床分级。其中,拔管困难Ⅰ级7例(8.6%),采用普通方式拔管;Ⅱ级18例(22.2%),采取湿热敷和X线透视辅助下拔管;Ⅲ级40例(49.4%),采用X线透视下导管内置入支撑导丝拔管;Ⅳ级16例(19.8%),5例采用穿刺股静脉建立全轨道方法松解粘连拔管,7例通过外科手术拔管,4例PICC导管断裂患者采用“鹅颈式”抓捕器取出。不同级别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以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鞘为主要因素,采取个体化拔管策略后所有患者PICC均安全拔除。
- 王峥李文健陈曦吕路
- 关键词:PICC拔管困难
- 气管切开后脱氧困难合并拔管困难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报告
- 2024年
- 对1例气管切开后脱氧困难合并拔管困难的患者给予中西医综合治疗及呼吸、吞咽康复训练,评价早、中、末期疗效。经过75d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患者成功脱氧、拔除气管套管、胃管。气管切开后脱氧困难合并拔管困难患者经综合治疗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 徐秀梅米登海颉晓英
- 关键词:气管切开拔管困难
-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全麻术后多次拔管困难一例
- 2024年
- 患儿,男,4岁,96 cm,14.5 kg,因“发现双侧阴囊空虚18 d”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2产,孕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 kg,出生时无窒息缺氧抢救史,按计划免疫接种。家长自述患儿3岁前,季节更换时因“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每年住院治疗2次。入院查体:体温36.5℃、HR 107次/分、BP 98/63 mmHg,RR 24次/分。神志清楚,皮肤黏膜、腹部、肺部、四肢未见明显异常。术前访视:血常规、凝血功能、胸部X线片、心电图、肝肾功能正常,体格检查正常,3 d前出现偶咳,流少量清涕,体温正常,咽喉无红肿,双肺呼吸音清,术前评估ASAⅡ级,术前诊断为双侧隐睾,拟行“腹腔镜下双侧睾丸下降固定术”。
- 秦霈刘芯马锐丁卫王娟宁杨丽芳
- 关键词:计划免疫接种拔管困难足月顺产上呼吸道感染
- 加味导痰汤治疗气管切开拔管困难1例
- 2024年
- 重庆市名中医来明医师在导痰汤基础上进行加味,用于治疗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毛某,女,65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3月余”于2023年3月3日在重庆市奉节县中医院康复科住院。入院前3个月余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左侧肢体无力,随后出现晕厥,呕吐4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等不适,家属将其送至奉节县人民医院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予以去颅骨瓣减压、脱水降颅压、气管切开等处理后病情逐渐稳定,气切管道内持续存在大量分泌物.
- 陈雄杰来明刘星新刘婷婷寇家繁
- 关键词:气管切开拔管困难左侧肢体无力小便失禁四肢抽搐脱水降颅压
- 脑室外引流拔管困难脑积水神经内镜下探查与治疗思考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探查在脑室外引流拔管困难患者中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12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1)详细病史与病程经过。2)头颅MRI与CT检查。3)所有患者术...
- 卢云鹤
- 关键词:脑积水神经内镜外引流拔管困难造瘘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纤维蛋白鞘形成致拔管困难1例
- 2024年
- 纤维蛋白鞘形成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之一。本文报道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PICC形成纤维蛋白鞘,经静脉切开取出导管。
- 章容刘兴铃张晗刘兴琴刘铭董文斌
- 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拔管困难极低出生体重儿
- 1例超早产儿经股静脉留置PICC导管扩张拔管困难的护理
- 2024年
- 总结1例超早产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EPI)经股静脉留置PICC导管扩张拔管困难的护理措施。患儿因“窒息复苏后机械通气4 h”于2023年3月17日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并经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PICC留置第40天出现管路堵塞,尝试拔管失败,行胸腹X片显示体内导管约2.5 cm长未见显影,但内外长度与导管尖端位置均未发生改变,经气管插管、肌松、施压回抽后成功拔除导管。患儿住院100 d后体重达2.87 kg,治愈出院。EPI发生PICC拔管困难时切勿暴力拔管,需认真查找并分析原因,采用适合的措施,安全拔除导管。
- 高榕瑛程莉萍李秋平陈彩玲周京京
- 关键词: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导管扩张股静脉
- 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多处椎体急性压缩性骨折拔管困难1例报告
- 2024年
-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当原发疾病得到控制、氧合好转时,及早拔除气管插管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纤维化的发生。拔除气管插管前需进行评估,常见的拔管前流程为:开始考虑脱机可能,脱机前评估,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拔除气管插管。但有Meta分析统计有11.21%的患者进行了二次插管[1],二次插管意味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ICU停留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且患者二次插管时病死率可达43%~50%[2-3],并有研究发现如气管插管超过21 d者,出院时成功拔管和存活率大大降低[4]。
- 钟其秋郭文龙
- 关键词:拔管困难中西医结合疗法病例报告
相关作者
- 钟婷

- 作品数:40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患儿 护理 PICC 拔管困难 留置时间
- 何华

- 作品数:102被引量:844H指数:1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PICC 非清髓 格列卫 循证护理
- 张勇

- 作品数:162被引量:241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输尿管镜 外科治疗 主动脉夹层 骨髓基质干细胞 手术治疗
- 刘利

- 作品数:131被引量:3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端粒酶 PIC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 唐亮

- 作品数:41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后腹腔镜 肾肿瘤 肾细胞癌 尿路上皮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