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6篇“ 抗震延性“的相关文章
强震山区桥梁抗震延性设计
2024年
以某强震山区桥梁为例,利用大型有限元计算分析程序Midas Civil进行空间模型建立,并考虑土对桩的影响,分析桥梁的自由振动特性。在选择合适的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后,结合弯矩—曲率曲线的分析结果,判断了墩柱塑性铰的转角能力是否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对桥墩的抗剪能力进行了验算,通过详细描述设计过程及要点,为类似强震山区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殷开维孙鹏
关键词:塑性铰
抗震延性改善的预应力桥墩
本发明公开了抗震延性改善的预应力桥墩,设置在承台和盖梁之间,包括桥墩本体,桥墩本体为采用混凝土制成的柱状结构,内部设有若干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纵向预应力钢筋;每一纵向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均分别锚固在承台和盖梁;每一纵向预应力钢筋...
张涛闫兴非杨通
考虑风险极限的建筑钢结构抗震延性检测仿真被引量:1
2024年
抗震延性是衡量建筑结构在地震荷载下是否具备足够延性和韧性的重要指标。传统的静力测试方法往往需要破坏性取样,对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为了解决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考虑风险极限的建筑钢筋结构抗震延性检测方法。通过三参数模型获取地震加速度反应谱,以描述地震的强度作用;建立建筑钢筋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并获取建筑钢筋的结构特征参数;在考虑风险极限的情况下,通过地震中建筑钢筋延性能力与地震中风险极限下建筑钢筋的延性需求值的对比,完成建筑钢筋结构的抗震延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建筑钢筋结构抗震延性检测精度在85%以上,且准确度高、整体应用效果好。
赵云丽李冉
关键词: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波浪腹板PEC梁抗震延性性能试验研究
2024年
传统部分填充钢-混凝土(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PEC)梁通常选用平直腹板,该类腹板的受剪承载力偏低,且平直腹板与混凝土之间无机械咬合力,不利于两者的协同工作。为解决平直腹板带来的不利影响,选用波浪腹板进行截面替换,形成新型波浪腹板PEC梁。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波浪腹板PEC梁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抗震延性性能,研究了翼缘厚度、剪跨比对正弦波浪腹板PEC梁的承载力、破坏形式、变形能力、滞回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等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波浪腹板PEC梁的承载力和抗震延性性能较好;剪跨比对梁的破坏形式及延性有显著影响,翼缘厚度增大可以有效提高梁截面承载力,但过厚的翼缘会影响型钢与混凝土的协同工作性能,在试验中翼缘厚度较小,剪跨比较大的构件型钢与混凝土匹配度高,其延性和耗能能力发挥最为充分。
陆天宇杨克家李杰蒋路楼汉忠
关键词:波浪腹板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承载力滞回耗能
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延性设计
2023年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推动了民用高层建筑的发展。同时,如何更好地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是结构设计的首要目标。文章在结合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结构抗震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抗震延性设计的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不断提高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效果。
张罡
关键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抗震延性设计
一种加强大震下楼板平面内抗震延性的构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强大震下楼板平面内抗震延性的构造,在削弱部位周边的楼板内部设置交叉暗梁结构,且交叉暗梁结构位于楼板的楼面梁梁格内,交叉暗梁结构包括相互交叉的两道暗梁,暗梁的两端分别与楼板的楼面梁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
宋九祥丁星江韩尹磊刘金龙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延性设计分析
2021年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影响建筑安全性与寿命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文章首先对抗震延性进行了分析。其次,以某高层建筑为例,从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方面出发,分析了结构的抗震延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设计效果的观察,证实了设计方法的应用价值。
李智明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抗震延性抗震设计
交错桁架-框架混合结构的抗震延性性能研究
交错桁架结构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目的是为多、高层公共设施(酒店、学校、医院)建筑提供更经济的新型结构形式。交错桁架结构楼层内部存在两倍的柱距使用面积,可以为建筑提供较大的空间,但由于结构在两个主方向刚度相差过大,有...
高腾
关键词:多道设防弹塑性分析混合结构
基于拟静力试验的桥梁高桩承台基础抗震延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在桥梁工程安全设计中,研究桥梁高桩承台基础抗震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高桩承台基础进行相似性分析并基于拟静力试验建立高桩承台基础拟试验样件,基于线弹性基础条件针对结构法向应力和试验件反应位移进行无量纲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和试验样件按8∶1缩小比例。通过较为严密的试验件加工工艺有效降低了试验测试误差。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拟静力试验的高桩承台基础可提高桥梁高桩承台基础抗震延性,并降低工程检测成本。
李剑李祁伟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承台基础
楼板及其配筋在RC框架结构实现抗震延性机制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总结采用梁有效翼缘来考虑楼板及配筋对“强柱弱梁”机制形成的影响的实验和数值仿真研究。基于SAP2000采用三种侧向加载模式对RC框架结构不带楼板、不带楼板考虑梁刚度放大、带楼板的三个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对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塑性铰的出铰顺序以及顶点位移与层间位移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三个模型的“强柱弱梁”现象不带楼板的纯框架结构最明显,考虑梁刚度放大的模型次之,带楼板结构最不明显,证明负弯矩承载力和刚度等反映“强柱弱梁”的参数及塑性铰的出现顺序与楼板、板内配筋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楼板及配筋影响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性能和塑性耗能能力,是抗震延性机制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后续的结构设计中,建议考虑实际楼板和钢筋建模进行计算分析。
王贵珍周玲珑谭潜谭潜罗文文
关键词:现浇楼板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静力弹塑性分析

相关作者

郑永乾
作品数:164被引量:217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连接结构 抗震延性 钢管混凝土 预制剪力墙 钢管
郑莲琼
作品数:119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抗震延性 连接结构 预制剪力墙 钢管混凝土 竖缝
周中一
作品数:176被引量:29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配筋 边框 混凝土柱 钢筋 隔震
曹万林
作品数:1,341被引量:2,693H指数:32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抗震性能 剪力墙 边框 装配式 再生混凝土
张勇波
作品数:71被引量:140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配筋 混凝土柱 钢筋 隔震 抗震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