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57篇“ 抗血小板“的相关文章
血小板药物和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血小板药物和其用途。本公开涉及在抑制血小板凝集方面显示活性的化合物和包含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通过施用这些化合物或所述药物组合物来治疗管疾病的方法。
顾自强张袁超何公欣侯凯吴豪
地龙血小板寡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地龙血小板寡肽及其应用。本发明为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E.Perrier)转录组数据库结合活性导向分离发现的一类血小板寡肽。所述的寡肽不仅能抑制血小板...
余伯阳刘秀峰谢鑫荣
血小板药物和其用途
本公开涉及在抑制血小板凝集方面显示活性的化合物和包含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通过施用这些化合物或所述药物组合物来治疗管疾病的方法。
顾自强张袁超何公欣侯凯吴豪
颅内动脉瘤术后血小板干预临床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手术后采用血小板干预对神经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3—2023-0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予以介入手术治疗)与观察组(介入手术后予血小板治疗),各46例。对比2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术后栓和出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OS)评分。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TNF-α(264.34±28.47比308.25±41.65)、IL-1(113.47±12.69比169.52±28.74)、IL-6(162.57±18.47比204.62±28.96)均低于对照组(t=5.903、12.102、8.302,P<0.05)。术后2周,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5.20±1.09比9.04±1.67,t=13.079,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77.85±9.40比65.43±7.04,t=7.171,P<0.05)。观察组栓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91.30%比69.57%,P<0.05)。结论介入手术后联合血小板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和降低清炎性因子。
肖铮铮张峰宋朝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抗血小板药物炎性因子
卒中强化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进展研究
2025年
栓治疗是缺性卒中患者治疗的基石之一。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栓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管内皮受损时,血小板会黏附、聚集并释放多种物质,促进栓形成,导致脑动脉阻塞,引发卒中。强化血小板治疗旨在通过更强的血小板抑制作用,降低这种栓形成的风险。
董漪谢国民董强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血栓形成抗栓治疗血小板抑制
一种血小板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小板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2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溶剂的存在下,式1化合物和水合肼、三苯基膦反应生成式2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产生杂质少、产物...
何公欣侯凯唐秀波樊文元肖婷婷
血小板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及研发新进展
2025年
动脉栓是包括冠心病和中风在内的多种心管疾病的主要致死病因之一,由于血小板是动脉栓的主要参与者,血小板治疗是心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一环。目前,P2Y_(12)受体拮剂联合阿司匹林的双联血小板疗法为患者提供了长期有效的栓疗效,以替罗非班为代表的αΙIbβ3受体拮剂也为突发手术的血小板提供了选择,但血小板治疗带来的出风险一直是临床上难以忽视的问题。本文对近年主要的血小板药物靶点及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进行综述,旨在为血小板药物的后续研发提供参考。
潘冠星黄品芳柴大军张菁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药物研发
脑梗死后,血小板药怎么用
2025年
发生脑梗死后怎么治疗?都用些什么药物?为什么有些人用阿司匹林,有些人用氯吡格雷?有什么区别吗?……想要了解这些,先要说说脑梗死。脑梗死是“中风”中的一种,是最常见的脑管病,表现为一侧肢体的无力、言语不流利等症状。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脑部管内的栓形成。
刘锦峰戴国兴
关键词:脑部血管抗血小板药脑血管病血栓形成脑梗死后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效果及不良反应探析
2025年
了解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住院的100例有凝适应证的病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名。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栓相关指标的改变和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液凝集度明显降低,栓指数明显提高,副作用得到控制,总体药物疗效较好。结论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药物疗效肯定,但在血小板药物的副作用方面,需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安全有效的血小板药物的目的。
姚非非
关键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三七根茎中黄酮类成分及其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根茎中的黄酮类成分及其血小板聚集活性。方法采用AB-8大孔树脂、硅胶、ODS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三七根茎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结果从三七根茎中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木糖基-(1→2)-β-D-半乳糖基-3′-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1→2)-β-D-半乳糖苷(2)、槲皮素-3-O-β-D-木糖基-(1→2)-β-D-半乳糖苷(3)、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1→2)-β-D-半乳糖苷(4)、山柰酚-3-O-β-D-木糖基-(1→2)-β-D-半乳糖苷(5)、异鼠李素-3-O-β-D-木糖基-(1→2)-β-D-半乳糖苷(6)、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三七黄酮苷;化合物6的波谱数据为首次报道,化合物5和6为首次从五加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和8为首次从三七中分离得到。发现三七中黄酮苷的C-3位直接相连的六碳糖为半乳糖是其生物合成的特异性。体外血小板聚集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7均具有一定的血小板聚集活性。
孙淼杰王艳林韩欣桐杨迪杨杰冉小库张慧王添敏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

相关作者

韩雅玲
作品数:2,585被引量:6,874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射频导管消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李毅
作品数:281被引量:1,278H指数:20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王效增
作品数:728被引量:1,761H指数:18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主动脉夹层 STANFORD_B型 冠状动脉疾病
荆全民
作品数:921被引量:2,667H指数:2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
阮长耿
作品数:1,038被引量:3,181H指数:2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血小板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