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87篇“ 抗蚀性“的相关文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团聚体研究
2025年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以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安家沟流域为研究区,以撂荒地、小麦地、沙棘地、油松地、紫花苜蓿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的方式采用静水崩解法分析不同粒径、不同坡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团聚体崩解速率,并计算水稳指数和分形维数;采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植物根重密度、根表面积等根系特征参数值,分析土壤团聚体水稳指数和植物根系特征参数值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①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水稳指数排序为粒径1 mm的>粒径2 mm的>粒径5 mm的>粒径10 mm的,不同坡度土壤团聚体水稳指数排序为坡度5°的>坡度10°的>坡度20°的>坡度15°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水稳指数排序为紫花苜蓿地的>沙棘地的>撂荒地的>油松地的>小麦地的。②紫花苜蓿地的各根系参数值最大,小麦地的最小。③小麦地粒径>20.00 mm的土壤团聚体质量占比最高,粒径≤0.25 mm的土壤团聚体质量占比最低,分形维数最小;紫花苜蓿地粒径>20.00 mm的土壤团聚体质量占比最低,粒径<0.25 mm的土壤团聚体质量占比最高,分形维数最大。④土壤团聚体水稳指数与根系特征参数值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紫花苜蓿地的相关最强,小麦地的相关最弱。
马海霞刘小荣鱼海霞常军霞张文祥赵金华栾秀萍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抗蚀性分形维数黄土丘陵沟壑区
一种提高钕铁硼磁能一致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钕铁硼磁能一致的方法,涉及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钕铁硼磁体矫顽力一致难以同时满足生产需求问题;本发明包括将Dy或/和Tb的合金粉末均匀喷涂于准备好的烧结钕铁硼磁体...
孙红军周军宋伟徐鹏翟厚勤
纤维加筋层厚度对边坡影响试验研究
2025年
纤维加筋土对边坡有良好的防护效果,为确定纤维加筋层最佳厚度,分别按纤维长度为5、10、20、30 mm和加筋率(纤维质量占干土质量的比例)为0.1%、0.2%、0.3%、0.4%、0.5%,制作麦秸秆纤维加筋土试样,通过崩解试验确定纤维长20 mm、加筋率0.3%为麦秸秆纤维加筋土最佳配比,进而按此配比设置麦秸秆纤维加筋层厚度分别为0、3、6、9 cm的45°边坡,进行强度为12 mm/h、持续时间为9 h的模拟降雨冲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强降雨情况下,麦秸秆纤维加筋层提高边坡的效果明显,纤维加筋层厚度越大边坡土体体积含水率越高、冲量越小,纤维加筋层厚度为3、6、9 cm边坡的冲量分别较无纤维加筋层边坡的冲量减少53.4%、66.0%、67.0%,但厚度达到6 cm后随厚度继续增大边坡土体含水率不再明显增大、冲量不再明显减小。从纤维加筋层对边坡土体含水率和的影响、整体防护效果及成本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麦秸秆纤维加筋层最优厚度为6 cm。
蒋希雁刘杰刘杰姚辉城李明洋黄日明
关键词:边坡
植物根系强化土壤机制研究述评
2024年
植被恢复是控制土壤侵的有效措施。由于土壤的非透明和异质,植被根系的构型和功能状对土壤的影响研究还相对薄弱。文章从根系构型与功能状对土壤入渗能、固土机制、剪强度以及土壤属(尤其是土壤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影响入手,论述了植被根系对土壤的影响机理。并基于植被根系构型和功能状对强化土壤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今后土壤侵防治中需重点关注的方面,以期为土壤侵防治中的植被选择及适地适树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潘文王强
关键词:根系根系构型抗蚀性
凉州区南部山区国储林不同林分土壤研究
2024年
为揭示武威市凉州区南部山区国储林不同林分土壤的,以山杏、云杉、樟子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山杏、樟子松、云杉林地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2)山杏、樟子松和云杉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0.91%、1.35%和0.68%,亚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04%、1.11%和0.76%,第3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11%、1.54%和0.94%,不同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樟子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山杏林和云杉林。(3)在土壤0~30 cm深度>0.25 mm干筛团聚体平均含量依次为樟子松林地(91.59%)>云杉林地(88.75%)>山杏林地(84.07%),>0.25 mm水稳团聚体平均含量分别为樟子松林地(21.27%)>云杉林地(9.01%)>山杏林地(2.73%)。(4)3种林分在土壤不同层次结构破坏率表现为山杏林地>云杉林地>樟子松林地,林地土壤表现为樟子松林>云杉林>山杏林。(5)通过相关分析,土壤结构破坏率和>0.25 mm水稳团聚体含量可作为评价土壤能的较好指标。
张涛高万林牟德生何彩吴雪茹刘伟张军晋敏
关键词:土壤
陇中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研究
2024年
以陇中黄土高原地区黄绵土(LS)、灰钙土(CS)、红黏土(RC)和灌淤土(SS)四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能力。本研究采用干筛-湿筛法得到不同粒级团聚体比例,来计算水稳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颗粒分形维数(D)、团聚体破坏率(PAD)、>0.25 mm占比[M_((w>0.25))]和土壤可因子K值。结果表明,水稳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红黏土和灌淤土显著大于黄绵土和灰钙土,几何平均直径红黏土>灌淤土>黄绵土>灰钙土,分别为0.41、0.30、0.23和0.21 mm,各土壤类型间差异显著;颗粒分形维数灰钙土最大,红黏土最小,分别为2.97和2.90;湿筛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率红黏土和灌淤土显著小于黄绵土,黄绵土最大;>0.25 mm水稳团聚体占比最大的是红黏土,为45.87%,灌淤土次之,黄绵土最小,为23.5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稳定各指标间的相关良好,其中MWD与GMD、M_((w>0.2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K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AD呈显著负相关(p<0.05);GMD与其他土壤团聚体各项指标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稳定各指标之间也呈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表明,土壤红黏土灌淤土较好,黄绵土居中,灰钙土最差。研究结果可为陇中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农田土壤能力提供参考,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土保持功能的提升及水土保持效应的持续稳定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王利文齐鹏张连科马慧霞马娟娟李志强
关键词:陇中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抗蚀性
植被恢复边坡土壤及其影响因子耦合协调分析
2024年
为了给边坡植被恢复设计等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基于内江市境内公路边坡经0、5、7、15、20 a植被恢复的样地野外调查资料,以土壤颗粒(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和水稳指数为土壤指标,以土壤粒径≥0.25 mm的大团聚体含量、容重、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等6个土壤理化质指标为土壤影响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耦合协调度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植被恢复年限的边坡土壤与其影响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植被恢复年限的土壤指标及其影响因子具有显著差异,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和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土壤容重呈减小趋势,土壤呈增强趋势;2)碱解氮含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大团聚体含量、容重是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土壤的主要影响因子;3)土壤理化质指标中,化学指标(速效磷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对土壤的影响大于物理指标(大团聚体含量、容重)的影响,进行植被护坡设计时应当注重有机质和速效肥料的保持;4)土壤理化质指标与土壤指标的耦合协调度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而提高,植被恢复15 a时二者的耦合协调类型仍属弱协调、植被恢复20 a时二者的耦合协调类型尚属中度协调,为了进一步改善边坡土壤的理化质、促进稳定土壤结构的形成、增强土壤,还需更长时间的植被恢复。
谢贤健苟千陶
关键词:土壤抗蚀性植被恢复边坡土壤理化性质
江西红壤区不同岩土壤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不同岩成土母质红壤的变化特征,以江西红壤区的红砂岩、花岗岩、第四纪红黏土3种典型岩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其基本理化质、土壤质地状况、团聚体稳定分散能力,并对江西红壤区不同岩土壤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江西省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防治、科学调整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壤及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王旭吴欧俣陈建威赵志成
关键词:红壤岩性土壤抗蚀性
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对土壤的影响述评被引量:1
2024年
以土地利用为代表的人类活动是促进或减缓土壤侵的活跃因素。土地利用的方式和强度不同会影响土壤的进而影响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本文论述了从土壤侵的重要环节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变化对土壤、土壤侵强度和广度的的影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在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当前研究趋势,指出土地利用对土壤侵的影响研究方面亟待强化的研究问题,以期为土壤侵防治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土地利用强度的合理和科学予以科学指导。
潘文王强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侵蚀土壤抗蚀性
华西雨屏区人工林典型沟道土壤空间特征
开展人工林沟道土壤研究,是华西雨屏区水土流失治理以及人工林经营的迫切需求。鉴于此,本研究以人工林沟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坡位(坡顶、坡上、坡中、坡下)以及不同深度土层的基础理化特、团聚体的构成与稳定、以及微...
周圆
关键词:土壤抗蚀性人工林

相关作者

张金池
作品数:449被引量:3,848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林分类型 退化喀斯特 苏南丘陵区 植被恢复 根系
金佳莹
作品数:78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稀土永磁体 合金 矫顽力 稀土永磁材料 抗蚀性
谢贤健
作品数:99被引量:988H指数:14
供职机构: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泥石流 巨桉 分形维数 地理信息系统 巨桉人工林
严密
作品数:389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合金 软磁复合材料 晶界相 稀土永磁体 磁粉芯
龚伟
作品数:139被引量:1,360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川南 天然常绿阔叶林 土壤肥力 青花椒 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