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038篇“ 抗肿瘤活性“的相关文章
白毛藤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分析
2025年
探究白毛藤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为白毛藤在肿瘤中药治疗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些许参考。方法 以白毛藤干燥全草为研究对象,于2024年6月至2024年10月进行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实验研究。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分离白毛藤干燥全草,依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运用MTT比色法测定白毛藤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结果 白毛藤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其中Silymarin、Pinoresinol、Bavachinin、Balanophonin、Axillarin、Salicifoliol以及4,7-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具有抗肿瘤活性。结论 中药材白毛藤化学成分复杂多样,部分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
王玉涵
关键词:白毛藤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真姬菇多糖结构鉴定及其抗肿瘤活性
2025年
为明确真姬菇多糖(Hypsizygus marmoreus polysaccharide,HM-P)的结构组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采用热水浸提法分离提取HM-P,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鉴定HM-P的组成成分,采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以及细胞划痕法检验HM-P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HM-P的重均分子量(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MW)为25232 Da,由半乳糖、葡萄糖、木糖以72.406∶17.661∶9.933的含量比例组成。HM-P能够显著地抑制肺癌细胞(A549)、结肠癌细胞(CT26.WT)、成纤维细胞(L929)和胃癌细胞(MFC)增殖(P<0.05)、迁移(P<0.05),以及极显著地抑制腹水癌细胞(S180)增殖(P<0.01),其中HM-P对胃癌细胞(MFC)的直接抑制作用最强,当HM-P终浓度为20μg/mL时,抑制率达到27.9%,迁移率达到19.0%。HM-P通过介导巨噬细胞(RAW264.7)上清液杀死肺癌细胞(A549)、结肠癌细胞(CT26.WT)、成纤维细胞(L929)、胃癌细胞(MFC)及腹水癌细胞(S180),发现均有极显著的杀伤效果(P<0.01),且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效果最好,当HM-P终浓度为20μg/mL时,杀伤率高达42.6%。
李欣霖朱链刘可尹相力陈长青黄宇丁祥
关键词:真姬菇体外抗肿瘤活性
王枣子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2025年
研究王枣子(Isodon suzhouensis)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采用硅胶、ODS、MCI、大孔吸附树脂以及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对王枣子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得到27个化合物。通过1H NMR、13 C NMR和MS等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glaucocalyxin D(1)、glaucocalyxin B(2)、wangzaozin A(3)、pseurata A(4)、14β-acetyloxy-3α,7α-dihydroxy-ent-kaur-16-en-15-one(5)、7α-acetoxy-3α,14β-dihydroxy-ent-kaur-16-en-15-one(6)、glaucocalyxin A(7)、熊果酸(8)、齐墩果酸(9)、2α-羟基熊果酸(10)、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28酸(11)、脱氢山楂酸(12)、2α,3β-dihydroxy-taraxer-20-en-28-oinc acid(13)、α/β-amyrin(14、15)、11α,12α-环氧蒲公英赛醇(16)、豆甾-4-烯-6β-醇-3-酮(17)、β-谷甾酮(18)、β-谷甾醇(19)、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20)、川陈皮素(21)、金色酰胺醇酯(22)、迷迭香酸(23)、blumenol A(24)、咖啡酸乙酯(25)、对羟基苯甲酸(26)、棕榈酸(27)。除化合物2、3、7~10、19和27外,均为首次从王枣子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和人宫颈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2、3、6和26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魏美琪陈莲张卫青孙茂王佳骥詹建平王传令晏晨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牛角瓜强心苷成分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2025年
研究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L.)W.T.Aiton)甲醇提取物的强心苷类化学成分及其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和高效液相制备技术对牛角瓜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运用NMR、MS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并研究这些化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抗肿瘤作用。最终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克罗甙元(1)、乌沙甙元(2)、3-O-β-allopyranosyluzarigenin(3)、frugoside(4)、牛角瓜甙(5)、glucocoroglaucigenin(6)。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6对HeLa、A549和HepG2细胞都具有抑制作用。化合物5能够诱导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内氧化应激,抑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hioredoxin reductase 1,TrxR1)的活性,并促进细胞凋亡。
宫正王磊樊成武靳云奥沈彤
关键词:强心苷抗肿瘤活性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蚯蚓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涉及蛋白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蚯蚓蛋白及其应用。所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蚯蚓蛋白具有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的至少一种:1)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
梁会亮李振石强李杨李坤李明伟刘爽
野蚕豆根中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野蚕豆根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反相MCI柱色谱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方法对野蚕豆根的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S法对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共分离鉴定了7个糖苷类化合物和3个萜类化合物,分别为二羟基-β-紫罗兰酮(1)、熊果酸(2)、三羟基-β-紫罗兰酮(3)、玉叶金花苷(4)、地黄紫罗兰苷C(5)、黑蒴苷(6)、苯甲醇-β-巢菜糖苷(7)、2-甲氧基-4-甲基苯基-O-β-D-阿朴呋喃糖基-(1→6)-β-D-葡萄糖苷(8)、桃叶珊瑚苷(9)和5-O-β-槐糖基单密力特苷(10)。MTS结果显示化合物2在40μmol·L^(-1)时能够显著抑制HL-60、A549、SMMC-7721、MDA-MB-231和SW480细胞的生长。结论化合物1、2、3、7、8和10为首次从野蚕豆根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
高艳梅刘鑫澜朱朋艳马金蓉王新婷韦茜王星月袁文娟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环烯醚萜苷熊果酸
羊胎盘抗肿瘤活性蛋白多肽的制备分离
2025年
以羊胎盘为原料,蛋白含量和MTT肿瘤抑制活性作为评价指标,筛选羊胎盘抗肿瘤活性蛋白多肽组分的提取和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混合磷酸盐缓冲溶液搅拌提取法可用于制备具有结肠癌抑制活性的羊胎盘提取物。其具体条件为:pH值为7.4的混合磷酸盐缓冲溶液(其中含0.9 wt.%的NaCl溶液,50 mmol/L常规PBS溶液,0.5~1 mmol/L苯甲基磺酰氟),提取温度4~10℃,提取2 h,总提取物得率为37.91%,蛋白含量为55.62%。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 mg/mL,作用于HT-29细胞和HCT-116细胞抑制率分别56.88%和53.07%。总提取物经Sephadex-G-25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2个对结肠癌HT-29和HCT-116细胞株具有良好抑制活性的蛋白多肽组分F2和F3。抗肿瘤活性测试F2组分的IC_(50)值分别为0.328 mg/mL和0.183 mg/mL,F3组分的IC_(50)值分别为0.213 mg/mL和0.095 mg/mL。综上证实羊胎盘混合磷酸盐提取物经凝胶柱层析得到的活性蛋白多肽组分具有良好的抑制结肠癌细胞活性,可为羊胎盘废弃物的有效开发,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胡爱林赵新民艾合米丁·外力高彦华阿吉艾克拜尔·艾萨阿布力米提·伊力
关键词:羊胎盘抗肿瘤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应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IMG wi='"1000"/'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 imgFormat='"G...
蔡亮亮黄金石马晓菲吴雯仪
苦木碱B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靶点
2025年
目的 探讨苦木碱B的抗肿瘤活性,并对其作用靶点进行分析,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苦木碱B对多种肿瘤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ADP-Glo激酶检测法检测苦木碱B对217种激酶活力的影响;采用分子对接实验初步阐释苦木碱B与蛋白激酶混合连接激酶(MLK3)的作用方式。结果 苦木碱B对A549、HepG2、HCT11b、MCF-7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增殖活性;在10μM浓度下,苦木碱B对22种激酶的抑制率大于50%,其中,对MLK3的抑制率最高(88.41%);分子对接实验显示,苦木碱B能占据MLK3的ATP活性空腔,并与其铰链区的关键氨基酸残基ALA-196形成氢键作用。结论 苦木碱B可能通过抑制MLK3等靶点,从而发挥抗肿瘤的药理活性
李德平刘文武虞林玉杨人泽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作用靶点
用于生产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颗粒的方法
用于生产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颗粒的方法,包括分离来源自细胞群的细胞颗粒,该细胞群具有可以归因于人脂肪组织来源周细胞(AD‑PC)的表型,表达抗肿瘤TRAIL。
菲利普·罗西罗利卡洛塔·斯帕诺茱莉亚·格里森迪奥莉维亚·坎迪尼马西莫·多米尼奇

相关作者

胡国强
作品数:300被引量:561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药学院药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氟喹诺酮 抗肿瘤活性物质 不饱和酮 吡啶环 抗肿瘤活性
赵明
作品数:1,404被引量:519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抗血栓 抗血栓活性 残基 吲哚 活性
吴俊华
作品数:336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药物 药物新用 抗肿瘤活性 药理学实验 体外
彭师奇
作品数:1,275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抗血栓 抗血栓活性 吲哚 残基 修饰
华会明
作品数:355被引量:1,608H指数:22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天然药物 化学领域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抗肿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