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6篇“ 抗白叶枯病基因“的相关文章
- 一种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功能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功能标记引物及其应用。所述功能标记由一对鉴定抗病区段的显性标记和一对鉴定感病区段的显性标记组成;所述鉴定抗病区段的显性标记为ZiW‑Xa21‑RF和ZiW‑Xa21‑RR,其靶序...
- 官华忠陈志伟赵锦祥毛大梅
-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1的SNP标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1的SNP标记,其包括选自SNP位点序列SEQ ID NO:1和SEQ ID NO:2。该SNP标记能够用于高通量、快速、准确、直接的鉴定水稻种质资源或育种群体中是否含有Xa1等位基...
- 王阿红郑国利翁崎峻冯旗詹奇林韩斌
- 一种检测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1的SNP分子标记和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及水稻遗传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1的SNP分子标记和检测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水稻中抗白叶枯病基因Xa1的存在的SNP分子标记,其对应于日本晴的4号染色体物理位置第...
- 郑国利王攀顾巧美
- 聚合抗稻瘟病基因Pigm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改良粳稻宁84抗性
- 2024年
- 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水稻两大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降低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GSR40K芯片检测,将广谱抗性基因Pigm和Xa23导入粳稻品种宁84中,获得3份携带双基因的株系。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导入Pigm基因显著提高了宁84对苗瘟和穗颈瘟的抗性,3个株系在苗期对41个稻瘟病菌株的抗性频率为63.4%~97.6%。导入Xa23的宁84株系对白叶枯病均达到“抗”以上级别,抗性显著提高。对改良株系的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部分株系粒宽、千粒重和穗长显著增加,其他农艺性状及产量与宁84差异不显著。GSR40K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3个改良株系的背景回复率为94.89%~96.58%。本研究结果说明,导入Pigm和Xa23能显著提高宁84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水平,且对农艺性状和产量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 黄宣邱海萍严成其姜洁锋施贤波叶朝辉
- 关键词:粳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基因聚合抗性改良
- 聚合抗稻瘟病基因Pia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广亲和恢复系选育
- 2024年
- 为获得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水稻恢复系材料,选择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抗病品系RF76及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a的甬优1540(F1)为供体材料,与多个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进行多代杂交和回交,在分离群体中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表型鉴定选择相结合的方法,获得70份农艺性状稳定且导入Pia、Xa23、Pia+Xa23目标基因的水稻恢复系。采用白叶枯病鉴别菌系P6对230份重点株系及其杂交组合进行抗性鉴定,所有材料在孕穗期都表现为抗白叶枯病。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含Pia基因的恢复系及其配组的杂交稻组合稻瘟病抗性优于亲本材料RF76,均表现为中抗及以上。以此恢复系配置的杂交组合“华浙优2473”参加浙江省单季籼稻杂交稻区试及生产试验,农艺性状表现良好,2年抗性鉴定结果显示,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均达到中抗以上。试验结果表明,Pia和Xa23的导入,结合连续抗病试验的筛选,获得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恢复系材料,将其用于配组杂交稻组合,在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张世玺姚坚杨海龙王蕾李白
- 关键词:白叶枯病稻瘟病
-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9(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 邓欢
- 一种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蛋白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蛋白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获得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7(t)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区序列,通过功能互补和基因敲除技术进行功能验证和功能评估可知,相对于感白叶枯病材...
- 陈玲钟巧芳王波程在全肖素勤张敦宇殷富有张云王玲仙柯学蒋聪余腾琼李金璐卢源达
-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7(t)a的敲除及抗性鉴定
- 2023年
- 为鉴定水稻Xa47(t)a基因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以水稻种质L214为材料,通过构建针对Xa47(t)a基因的Xa47(t)a-Cas9敲除载体来获得敲除突变体,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突变的Xa47(t)a基因进行突变类型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分析突变体中Xa47(t)a及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于水稻孕穗期对突变体及其野生型植株接种11株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菌株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Xa47(t)a基因的第2外显子区域进行基因编辑后成功获得25株T0代突变体株系;测序分析发现T0代突变体株系中有13种不同的突变体类型,其中纯合突变体有3种类型,且突变位点均在靶标位点的11位碱基处缺失1~4个A碱基;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大部分突变体中Xa47a编码的蛋白翻译会提前终止,由原来的803个氨基酸变为144~166个氨基酸;qPCR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中Xa47(t)a及大部分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株系;抗性鉴定结果显示,生长至孕穗期的T1代纯合突变体株系对白叶枯病菌Y8、C5、C9、PXO99A、T7147、YJdp-2和YJws-2菌株的抗性显著低于野生型株系。表明Xa47(t)a基因赋予了稻种材料L214良好的抗白叶枯病功能。
- 卢源达张敦宇王玲仙肖素勤杜云龙陈玲
- 关键词:基因敲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 元江普通野生稻中抗白叶枯病基因鉴定与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元江普通野生稻(YP)是一份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种质材料,同时其也拥有大量的抗性(R)基因。为了鉴定元江普通野生稻中含有目前已知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情况。以元江普通野生稻(YP)、渗入系后代(L214和G252)及其渗入系的感病亲本栽培稻合系35(HX35)作为供试材料,通过接菌鉴定、功能标记检测、同源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来评价这些材料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接菌鉴定结果显示,YP、L214、G252对供试的白叶枯病菌C1、C2、C3、C4、C5、C6、C7、C9和PXO99^(A)均表现出抗性且病斑长度均小于2 cm;而HX35对供试的9个菌株均表现出感病且病斑长度远超6 cm。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检测结果显示,YP中含有Xa10的同源基因,HX35、L214、G252中含有xa23的感病同源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抗病基因Xa10与YP中的Xa10启动子的效应因子结合元件(EBE_(AvrXa10))区域序列差异较大。同样地,隐性感病基因xa23与HX35、L214和G252中的xa23启动子的效应因子结合元件(EBE_(AvrXa23))区域序列一致。qRT-PCR结果显示,在接了PXO99^(A)菌株24 h后,YP、HX35、L214和G252中的免疫反应被激活,而YP中的Xa10和HX35、L214、G252中的xa23在所有处理时间段内均未被诱导表达。由此推测,YP、L214和G252中可能含有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
- 卢源达钟巧芳王波张敦宇殷富有王玲仙程在全陈玲
- 关键词: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 一种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7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7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由如SEQ ID NO.1‑3所示的引物扩增得到的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7的分子标记以及包括SEQ ID NO.1‑3所示...
- 李佳林李燕群唐杰曾翔吴永忠
相关作者
- 王春连

- 作品数:76被引量:703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白叶枯病 水稻 XA23 水稻白叶枯病 抗白叶枯病基因
- 赵开军

- 作品数:115被引量:1,093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稻 XA23 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 抗白叶枯病基因
- 翟文学

- 作品数:134被引量:1,219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稻 白叶枯病 编码基因 调控植物 XA21
- 章琦

- 作品数:68被引量:1,011H指数:23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白叶枯病 水稻 水稻白叶枯病 XA23 抗白叶枯病基因
- 程在全

- 作品数:316被引量:1,392H指数:19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