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0篇“ 抗瘟基因“的相关文章
水稻保持系资源性分析及蓉18B基因鉴定与利用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稳产与高产对于确保全球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水稻生产过程中常受到病害威胁,其中稻病尤为突出,对水稻的叶、节、穗颈等部位造成严重损害,被誉为“水稻的癌症”。实践证明,培育和...
李小艳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
水稻新不育系21F7A农艺性状评价及基因鉴定
目前,水稻生产中的首要病害是由稻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侵染引发的稻病,其严重危害着水稻产量和稻谷品质,而选育与推广高病且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是防治稻病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21F7A是四...
唐继赟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抗瘟性配合力
31个水稻主效基因对广西稻病菌群体的性分析
2023年
【目的】鉴定评价31个已知主效基因对广西稻病菌的性,明确其在广西水稻育种中的利用价值,为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有效聚合基因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25个基因系、6个病近等基因系以及桂R106、红脚占、砦糖3个广西地方源品种和感病品种CO39、丽江新团黑谷为供试水稻材料,利用2018—2021年来自广西不同生态稻作区的328个稻病菌单孢菌株对供试31个水稻主效基因进行室内人工喷雾接种性评价,并利用稻病区自然诱发病圃对其进行田间性鉴定,评价供试水稻材料的病性,分析任意2个基因的联合性频率,进行基因与测试菌株的亲和性聚类分析。【结果】31个主效基因对测试稻病菌单孢菌株的性频率介于0~84.5%,多数基因性频率较低,在病区病圃表现高度感病。性频率较高的基因依次为Pi-k、Pi-km、Pi-9、Pi-1和Pi-z^(5),分别为84.5%、82.9%、80.5%、77.4%和68.9%,这些基因在病区病圃也表现出较好的田间病性;对任意2个基因联合性频率分析发现,不同基因间组合的联合性频率比单个基因性频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Pi-km×Pi-9的联合性频率最高,达97.9%;根据基因与测试菌株的亲和性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供试31个主效基因可划分为两大组,第I组包括Pi-a(1)等24个性较弱的基因,性频率在0~57.0%,第Ⅱ组包括Pi-9等7个性较强的基因,性频率在41.5%~84.5%。【结论】基因Pi-k、Pi-km、Pi-9、Pi-1和Pi-z^(5)对广西稻病菌具有较高的性频率,在病圃表现出较好的田间性,在广西仍可因地制宜加以利用。基因聚合有望选育出谱较广的水稻品种。
岑贞陆韦彦农倩李焜华韦善富韦丽丽颜群
关键词:水稻抗瘟基因抗性频率田间抗性
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性评价及基因型鉴定被引量:3
2022年
为明确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的性和基因型,选用了一套已明确其无毒基因组成的稻病菌标准菌株对吉林省68个主栽水稻品种进行喷雾和离体划伤接种试验。结果表明,68个品种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中以上病品种达到44个,占供试品种的64.7%;基因推导结果结合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表明,Pita、Pia、Pish、Pita2、Pib和Pi9等6个基因为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中主要的基因,并且品种中含有的基因数量与能力呈正相关;根据结果推测,测试的所有品种中可能不含有Pi2、Pikh、Pikm、Pi11和Pi12基因。本研究揭示了吉林省近年主栽水稻品种的能力和基因组成,明确了吉林稻区主效基因基因聚合对稻病的性贡献,为进一步培育广谱持久品种和合理布局病品种提供了重要参考。
杨林浩王瀚赵丹李泽豪林品轩李大勇孙文献
关键词:稻瘟病水稻品种抗性评价抗瘟基因基因聚合
黑龙江省水稻种质稻性评价及基因结构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稻病严重威胁黑龙江省水稻的生产,选育和利用品种是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了解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的稻性,明确稻基因的有效性,为黑龙江省稻病种质资源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秋季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采集134株水稻单孢菌株,采用病原物接种鉴定方法对黑龙江省50个水稻主栽品种进行性分析;针对已报道的35个稻基因,利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参试品种及阳性对照品种进行基因检测,对部分无阳性对照品种基因扩增后测序,与NCBI中公布的参考序列比对,分析稻基因在相应品种中的存在情况;通过基因聚合类型与品种性表现相关性分析,明确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性表现相关的基因型。【结果】根据性频率评价,参试的黑龙江省50份水稻品种中,龙粳20表现为,龙粳67、龙垦202、龙粳40、龙粳31、龙粳57和龙粳43表现为中,其余43个品种均表现感病。通过品种组合性分析发现龙粳20与龙粳67等33对品种组合的联合性系数(resistance association coefficients,RAC)较高,联合致病性系数(virulence association coefficients,VAC)较低,联合病性较好,该类搭配结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特异性引物对品种携带的基因鉴定结果显示,基因Pish、Pi36、Pi33和Pi-CO39在供试品种中均被检测到,Pi63、Ptr、Pi37、Pi64、pi21、Pi9、Pi54、Pi-kh、Pia、Pikp、Pi35、Pikm和Pik的被检出率为50%—100%,说明这类基因在黑龙江省水稻育种中应用较广泛;Pita、Pib、Pii、Pi5、Piz-t、Pi50和Pi2的被检出率为10%—50%,Pid2仅在2个品种中被检测到,Pigm仅在吉粳88中被检测到,而Pit、Pid3、Bsr-d1、Pi25、Pid3-A4、Pi56、Pi1、Pike和Pb1在供试品种中均未被检测到,说明这类基因在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中分布较少。通过品种基因型分析发
张亚玲高清赵羽涵刘瑞付忠举李雪孙宇佳靳学慧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抗性频率抗瘟基因
水稻基因系在四川盆地的性监测与基因有效性评估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病是由稻菌(Magnaportheoryzae)引起的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甚至绝收。研究发现,由于稻菌致病力变异迅速,单一性品种长时间大面积种...
谢颖
关键词:稻瘟菌单基因系抗瘟基因
利用HRM方法检测水稻品种(系)基因Pita、Pizt和Pik2的基因型分布被引量:2
2022年
为明确Pita、Pizt和Pik2三个基因在山东水稻品种及优异种质资源中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Pita、Pizt和Pik2三个基因功能标记,通过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方法对64份材料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表明,64份材料中,含Pik2的品种有27个,占供试品种的42.19%;含Pita的品种有20个,占供试品种的31.25%;含Pizt的品种有14个,占供试品种的21.88%。含Pita和Pik2两基因的品种有9个,含Pita和Pizt两基因的品种有4个,含Pizt和Pik2两基因的品种有3个,同时含有3个基因的品种有1个。这3个标记能够对水稻品种进行快速准确的基因分型,通过基因分型,明确了供试水稻品种中三个基因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培育病品种及品种布局提供了重要数据。
房文文王海凤郭涛姜艳芳薛芳张焕霞陈峰张士永
关键词:水稻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抗瘟基因
一种检测稻基因PigmR的引物对、试剂盒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稻基因PigmR的引物对、试剂盒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稻基因PigmR的引物对,所述引物对包括PigmR‑F和PigmR‑R;所述Pig...
房文文郭涛姜艳芳王海凤张士永薛芳张焕霞
水稻材料Q455基因分析和FLR15调控水稻免疫自激活机理初探
由Magnaportheoryzae引起的稻病是水稻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对水稻的安全生产存在极大威胁。目前,选育病品种是最有效、最具经济价值和最环保的防治稻病的方法。由于稻菌在性压力下可以快速变异,从而导致病...
林晓雨
关键词:水稻抗瘟基因
云南省水稻地方品种的稻性鉴定及基因型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明确云南省水稻地方品种的稻性、基因型组成情况以及产量信息,本研究对云南省五大稻区收集的51份水稻地方品种进行稻病室内性鉴定、基因型分析、田间性评价及产量测定。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水稻地方品种基因较为丰富,Pii、Pik-s和Pi33个基因型的出现频率最高,占供试品种的52.9%。稻性评价及产量测定结果表明,13.7%的地方品种所有供试菌株,传统品种中‘冷水谷’‘粘钰香’‘毫糯洪’‘海滨糯’‘思茅糯’田间与室内性评价均为高,且产量均在400 kg/667 m^(2)以上,为优质性育种材料。本研究为云南省水稻持久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张文龙尚刚林杨勤忠李勇成杨楠陈俊丞何平陈恺茜王云月韩光煜
关键词:稻瘟病抗性抗瘟基因

相关作者

马军韬
作品数:83被引量:329H指数:11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稻瘟病菌 水稻品种 抗瘟基因 稻瘟病
张国民
作品数:81被引量:457H指数:12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稻瘟病菌 水稻品种 稻瘟病 抗瘟基因
张丽艳
作品数:66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稻瘟病菌 抗瘟基因 水稻品种 单基因系
王永力
作品数:55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稻瘟病菌 抗瘟基因 水稻品种 单基因系
邓凌韦
作品数:52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稻瘟病菌 水稻品种 抗瘟基因 单基因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