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46篇“ 抗炎机制“的相关文章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的机制
2025年
目的评估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模型的效果,并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27只6~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C组)、模型组(ARDS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磷酸钠,DEX组)、小剂量痰热清组(LTRQ组)和大剂量痰热清组(HTRQ组)。NC组在气管内推注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行气管内推注,脂多糖(LPS)诱导构建ARDS大鼠模型。观察指标包括肺组织病理变化、血清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肺脏组织的代谢组进行分析。结果HE染色显示,与NC组比较,ARDS组肺组织症细胞浸润和肺泡壁增厚显著,痰热清治疗组(LTRQ组、HTRQ组)肺组织损伤明显改善。ELISA检测显示,与NC组比较,ARDS组症因子TNF-α、IL-6、IL-8、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痰热清治疗后症因子水平降低。代谢组学分析显示,痰热清治疗后,血栓素B2和乳清酸盐等与症相关的代谢物水平显著下调(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丁酸盐代谢、组氨酸代谢等症相关通路。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有效减轻ARDS大鼠肺部症损伤,降低血清症因子水平,并通过调节关键代谢通路发挥作用。
王智超周永俪闫柏刚
关键词:代谢组学痰热清注射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抗炎作用
马源白介素受体拮因子的表达及其体外机制的研究
2025年
白介素受体拮因子(IL-1Ra)是细胞因子IL-1家族的主要成员,也是一种重要的因子。为评估马源IL-1Ra在马属动物中的潜力,本研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 GEX-6p-1-IL-1Ra,经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于不同温度下经IPTG诱导表达后,利用GST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后通过SDS-PAGE检测重组IL-1Ra蛋白(rIL-1Ra)的表达及纯化效果。结果显示,在16℃、25℃、37℃诱导后,均在43 ku处出现目的条带,且纯化后的目的条带单一。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rIL-1Ra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单荧光素酶试验检测不同浓度rIL-1Ra在各时间点对IL-1β激活的NF-κB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活性的影响(由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荧光值的比值确定);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rIL-1Ra对NF-κB信号通路中P65蛋白细胞内定位的影响;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rIL-1Ra对LPS诱导症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不同浓度rIL-1Ra作用的马巨噬细胞凋亡比例均约2%,与阴性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证明不同浓度r IL-1Ra对马巨噬细胞的凋亡无影响。单荧光素酶试验结果显示,作用4 h后,与IL-1β+PBS组相比,IL-1β+rIL-1Ra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荧光值的比值均极显著降低(P<0.0001),且当rIL-1Ra浓度≥1.4 ng/m L时,与IL-1β+PBS组相比,IL-1β+rIL-1Ra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荧光值的比值均显著和极显著降低(P<0.05、P<0.001、P<0.0001)。IFA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加入IL-1β后细胞核内的红色荧光强度提高并聚集,且随着IL-1β剂量的增加荧光逐渐增强。但IL-1β+rIL-1Ra组细胞核中的荧光减弱并逐渐消失。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LPS刺激后细胞中IL-6、IL-1β、TNF-α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P<0.001、P<0.0001)。但在LPS作用后4 h~8 h加入不同浓度(250 ng/m L~2000 ng/m L)rIL-1Ra的细胞中上述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均�
李柄霖李佳欣郭兴林跃智王晓钧
关键词:马属动物抗炎作用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四土汤的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四土汤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四土汤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预测四土汤作用机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结合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验证数据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核心靶点与症性疾病的相关性,进一步制备角叉菜胶致大鼠模型进行结果验证。结果:UPLC-Q-TOF-MS共鉴定出85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蒽醌类和酚酸类等。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四土汤能够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大黄素、落新妇苷等活性成分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症靶点,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Toll-like)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3种活性成分与10个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均<-5 kcal/mol。GEO数据挖掘结果显示,核心靶点在3个症疾病数据集中均具有较高的ROC值。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四土汤给药组大鼠足肿胀度显著性降低(P<0.05),足跖皮下组织病理损伤有所改善,足肿胀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显著性降低(P<0.05),IL-10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四土汤的药理活性,并揭示了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全面阐释四土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物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郭奥奥周贤何丽姗田代志田代志李娟陈新胡俊杰
关键词:抗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药效物质基础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穿心莲内酯的潜在机制
2025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探讨穿心莲内酯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方法通过DRAR-CPI服务器、GeneCards数据库寻找穿心莲内酯潜在的靶点,建立潜在靶点的蛋白相互关系网络,运用Cytoscape绘制关键活性成分-对应靶点网络,将筛选出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活性验证,并利用WebGestalt进行潜在靶点的基因本体(GO)、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穿心莲内酯涉及的作用靶点有92个,其中孕酮受体基因(PGR)、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糖皮质激素受体(NR3C1)、血红素氧合酶-1(HMOX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具有强烈的结合活性,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穿心莲内酯作用主要涉及铂耐药、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和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等330条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作用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特点,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开发提供了思路和线索。
王华刘伟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网络药理学消炎药分子对接
光生物调节治疗膝骨关节机制及研究进展
2025年
膝关节骨关节(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进行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残疾和损害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延缓KOA的进展。光生物调节(photobiomodulation,PBM)是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KOA治疗方法,作用包括改善滑膜、保护软骨及减轻疼痛。在此背景下,梳理了PBM对膝骨关节机制并回顾近年PBM治疗KOA的实验证据。
黄莲帕如克·亚勒昆武恒敏王宝兰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氧化应激
基于巨噬细胞和斑马鱼症模型研究地肤子总黄酮的机制
2025年
目的:研究地肤子总黄酮对巨噬细胞症模型、斑马鱼皮肤症的作用,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建立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和体内建立SLS诱导斑马鱼皮肤症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地肤子总黄酮处理的巨噬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地肤子总黄酮处理巨噬细胞分泌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和IFN-γ的水平变化,采用荧光显微观察斑马鱼皮肤中性粒细胞募集情况,评价地肤子总黄酮对斑马鱼症模型的作用。结果:细胞实验结果显示,100μg/mL地肤子总黄酮对正常巨噬细胞及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用地肤子总黄酮处理12 h后,巨噬细胞中的IL-1β、IL-6、TNF-α、IFN-γ以及IL-8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斑马鱼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LS诱导模型组斑马鱼背部和腹部皮肤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01),表现出明显的中性粒细胞迁移,50、100、200μg/mL地肤子总黄酮处理后,能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迁移,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地肤子总黄酮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生长、巨噬细胞症因子IL-1β、IL-6、TNF-α、IFN-γ以及IL-8的表达和中性粒细胞的迁移抑制表皮症浸润,从而发挥作用。
林鹏邱盼子欧阳波肖作奇
关键词:炎症模型巨噬细胞斑马鱼
基于LTB4/BLT1/NF-κB信号通路研究阿魏酸对银屑病的机制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银屑病症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明确LTB4/BLT1/NF-κB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组培养,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阿魏酸组(FA组)、齐留通组(Zileuton组)、齐留通+阿魏酸组(Zileuton+FA组)。在处理每组24 h后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液。采用酶联免疫法测量LTB4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5-LOX、BLT1、P-65、p-P65蛋白表达量。并用5-LOX的抑制剂齐留通来研究阿魏酸银屑病症的作用机制。结果与Model组相比,FA组5-LOX(P<0.01)、LTB4(P<0.01)、BLT1(P<0.01)含量,p-P65/P65比值(P<0.05)均显著降低。Zileuton组5-LOX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1),低于Model组(P<0.01);LTB4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5),低于Model组(P<0.01);BLT1表达量低于Model组(P<0.01),且高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65/P65比值高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Model组(P<0.05)。Zileuton+FA组5-LOX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1),低于Model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TB4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5),低于Model组(P<0.01);BLT1表达量均低于Model组(P<0.01),且高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65/P65比值高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Model组(P<0.05)。结论阿魏酸对LTB4/BLT1/NF-κB信号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防治银屑病机制之一。
徐瑶孙雪淞薛宇张丽宏
关键词:阿魏酸银屑病白三烯5-LOXLTB4
基于TLR4/MyD88/NF-κB通路探讨加味过敏煎对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小鼠的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加味过敏煎对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组)、中药组(加味过敏煎组,6.3 g·kg^(-1))、西药组(匹多莫徳联合氨茶碱组,给予匹多莫徳0.0378 g·kg^(-1)+氨茶碱0.2 g·kg^(-1)),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凝胶佐剂结合OVA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滴鼻建立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雾化激发前30 min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 d后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E、IL-4、IL-5、IL-13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组支气管结构重度异常,部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其中还有大量蛋白黏液渗出,支气管周围见大量性细胞浸润,肺泡壁明显增厚,肺泡萎缩;血清中IgE、IL-4、IL-5、IL-13水平升高(P<0.01);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组相比,加味过敏煎组小鼠支气管结构正常,肺泡壁增厚情况显著改善,性细胞浸润减轻;血清中IgE、IL-4、IL-5、IL-13水平显著下降(P<0.01);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加味过敏煎可改善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气道症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MyD88/NF-κB通路有关。
杨爽王亚楠黄燕
关键词:加味过敏煎
基于LTB4/BLT1/NF-κB探讨柏丹消银洗发液对银屑病机制的影响
2025年
目的通过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观察柏丹消银洗发液对银屑病皮损及LTB4/BLT1/NF-κB通路的影响,探讨柏丹消银洗发液对银屑病的防治机制。方法采用咪喹莫特银屑病小鼠模型,外涂柏丹消银洗发液干预。观察小鼠背部皮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中LTB4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中5-LOX、BLT1、P-65、p-P65的表达量。结果与IMQ组比较,ZLT组、BL组、BM组、BH组皮损明显改善,HE染色结果显示,BL组(P<0.05)、BM组(P<0.01)、BH组(P<0.01)表皮厚度均变薄,症浸润情况有所好转;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BL组、BM组、BH组皮损中LTB4含量均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L组、BM组、BH组皮损中5-LOX、BLT1、p-P65含量均降低(P<0.01)。IMQ组出现明显银屑病样皮损,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以BH组效果最佳。结论柏丹消银洗发液可调节LTB4/BLT1/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其防治银屑病新的作用机制
徐瑶孙雪淞薛宇张丽宏
关键词:银屑病5-LOXLTB4NF-ΚB
海参蛋白膏对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
采用BALB/c小鼠建立伤口愈合模型,测定SCP膏体的功能。组织切片及血清细胞因子测定。采用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检测SCP作用过程中NF-κB通路的变化。SCP高剂量组创面愈合率大于90%,对照组创面愈...
王晓妍孙景赫刘柯李双赵军杨静峰
关键词:皮肤抗炎作用

相关作者

李建军
作品数:597被引量:2,786H指数:2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疾病
王志萍
作品数:147被引量:534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壮药 芒果苷 白背叶根 中药制剂 抗炎作用
何志义
作品数:214被引量:952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红霉素 肺气肿 糖皮质激素抵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李梅华
作品数:58被引量:196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红霉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文献复习 人巨噬细胞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崔慧斐
作品数:129被引量:577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低分子肝素 肝素 抗凝 硫酸化 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