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840篇“ 抗战“的相关文章
长城抗战 保家卫国
2025年
“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千余年来,长城拱卫着华夏大地,守卫着炎黄儿女。1933年伊始,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长城,企图侵占华北,进而侵吞中国。中国守军英勇还击,多次击退日军在长城各关口的凶残进攻,沉重打击了日本骄横的侵略气焰。
杨剑利
关键词:日本侵略者长城抗战保家卫国
晋绥边区的抗战音乐
2025年
音乐作为一种人文艺术,在人文熏陶、精神共鸣乃至动员民众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晋绥边区的抗战音乐采取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弘扬民族正气,鼓舞抗战士气为主要内容,将抗战精神与音乐艺术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音乐的社会动员作用。这些适应抗战新形势的音乐作品以生动灵活、通俗易懂的方式在边区宣传动员民众,巩固发展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推动民族意识觉醒,凝聚抗战中坚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团结、教育和动员民众最有效的精神武器,对晋绥边区的抗战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建权李雨
关键词:抗战音乐动员
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合大学
2025年
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内迁的高校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西南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这两校皆由数所名校合组,在战火纷飞中长途跋涉,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落脚西南昆明和西北城固。它们于战火离乱中践行“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精神,保存民族精华、保护高等教育,亦在艰苦清贫中宣扬民族精神、传承大学教育之精神。落地即生根开花1937年11月1日,在古都西安,拥有百余位教授和千余名学子的“西安临时大学”正式开学了。这所学校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合组内迁,师生们在一片简陋又分散的临时校舍中,开始了在大后方的学习生活。此时,距离原陕西高等学府西北大学的停办(1927年)已有十年之久。在高等教育几近于无的西北,这所国难之中组建的大学,一经落脚西北,就似一株青春蓬勃的枝芽,在广袤厚重的土地中生根、开花。
刘俊凤
关键词:抗战教育精神内迁高等教育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盐业建设
2025年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地处偏僻,经济水平十分落后,农工商皆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中共中央因地制宜,决心发展边区盐业。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对盐业组织与管理结构、盐业运输政策、盐业销售方式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了边区盐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了民生水平,挽救了边区财政危机,从而为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仍然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李珺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政府盐业抗战时期财政危机抗日战争
关注抗战时期的战地军政关系
2025年
近年来,随着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持续深入,“战时军队”逐渐成为研究者重点考察的对象。八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单辟一卷专论战时国民党部队和中共武装,涉及战时军队的组织架构、官兵人事、武器装备、军需后勤、政工党务等基本问题参见步平、王建朗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第4卷“战时军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7—92、164—280、313—474页。,可以视作对这个热点的积极引领。不过,限于篇幅和研究者的视野,关于战时军队的另外一些重要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讨论,抗战时期的战地军政关系便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陈默
关键词:抗战时期组织架构
抗战时期新疆开展的币制改革
2025年
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处于军阀盛世才的统治之下。盛世才在执政初期施行“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的“六大政策”。一批中国共产党人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组织协助下,进入新疆并在政府各部门任职。这一时期,毛泽民等金融工作者执行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经济政策,革故鼎新,大力推行币制改革,稳定物价发展生产,开展金融活动,为革命斗争和人民生产生活服务。他们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使新疆财政好转,经济趋向繁荣,各族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为建设和巩固抗战大后方以及推动新疆货币发行与其他地区一致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明力高兴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币制改革执政初期抗战时期清廉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西南邮政发展考述
2025年
抗战时期举国西迁,西南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根据地。顺应抗战需求,急需大力建设川渝黔滇等大后方。西南各地邮务告急,落后的西南邮政亟待改善。随之西南迁入全国性邮政机构及大量邮工,普遍添设邮局,招收邮员,扩开邮路,大后方邮政网络形成。同时发展西南邮务,扩展邮寄储汇业务,传递抗战信息和物资,提升邮政经济社会文化功能,为抗战建国服务。从而,西南成为全国邮政中心,邮政业逐渐成熟,促进西南社会的近代化,使西南成为支撑抗战的坚固大后方。
谭翠伍力
关键词:邮政抗战
抗战时期中共开展的国防教育
2025年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全民国防教育有了一走的探索。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颇为关注全民国防教育的问题。4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指出:“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教育上的国防准备,都是救亡抗战的必需条件。”“教育上的国防准备”实质就是进行国防教育。7月,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中对“国防教育”的内容作出阐释:“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不急之务和不合理的办法,一概废弃。新闻纸、出版事业、电影、戏剧、文艺,一切使合于国防的利益。”
融冰本刊(图)
关键词:出版事业国防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教育方针抗战时期
全面抗战时期中缅移民问题交涉
2025年
全面抗战时期,为打破日本封锁,畅通大后方进出口通道,国民政府积极联络英国,推动修建滇缅铁路。然而,缅甸政府除从经济和军事方面提出反对意见,还将铁路与移民问题挂钩,对护照规则进行多次修订,并试图出台限制中国移民的条例。缅方此举无疑给中方人员出行和持久抗战造成不利影响,为此,中方多次与英国和缅甸进行交涉。英国政府基于对中国抗战重要性的认识,反对缅甸单方面出台移民条例,主张通过谈判解决移民问题。在谈判中,英国坚持放宽对中国移民的限制,使得缅甸严苛的移民提案难以实现。中缅移民问题隐含缅甸与英国的较量,是殖民地缅甸谋求自治的一次重要尝试。
廖兵
关键词:移民护照中缅关系
关于抗战时期中美财经关系的思考
2025年
九一八事变后,面临来自日本不断加强的侵略扩张压力,国民政府在开展大国外交的过程中一直希望获得外来的财经支持。这期间,国民政府先后将德国、苏联作为寻求支持的外交对象,并对从英国获得财经援助抱有很大希望。待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随着争取欧洲大国新的财经援助的难度越来越大,努力发展对美财经关系便成为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外交重点。在战时中美财经关系中,双方的合作是主流,是贯穿始终的趋势。当然,双方均希望达到商业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就必然导致博弈与合作并存。而战时中美在财经领域的博弈虽然趋于常态化,有时甚至会发生较大的分歧和冲突,但这些分歧冲突的程度和性质均不同于“剑拔弩张”。亦即,在全面抗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全局中,财经领域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基础,这既是中美财经关系的基本面,也是中美关系全局的基本面。
吴景平杜薇
关键词:抗日战争抗战时期博弈

相关作者

王抗战
作品数:29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水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观察 抗消化性溃疡复发 胃溃灵 中医药
葛抗战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
研究主题:卷筒卫生纸 自动包装机 压力角 分度机构 包装纸
边抗战
作品数:2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咸阳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仪器设备管理 高校实验 实验室 成人教育 学籍档案
杜抗战
作品数:1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政治部
研究主题:基层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
杜抗战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68202部队
研究主题:方法论 科学世界观 教育指导 教育目标 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