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73篇“ 抗感染类药物“的相关文章
基于UPLC-MS/MS法测定化妆品中31种抗感染类药物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2024年
目的:通过对化妆品中31中抗感染药物含量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对抗感染药物定量检测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的检测方法,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F 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有关规定,建立UPLC-MS/MS法测定化妆品中31种抗感染药物含量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并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标准物质本身的不确定度和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过程是该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结论:评定结果可作为化妆品中抗感染药物的测定提供理论参考。
胡祖艳张伟苏锦华刀建华张瑛周林
关键词:不确定度计量学抗感染药物化妆品UPLC-MS/MS
UPLC-MS/MS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47种抗感染类药物
2024年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三种基质(水剂、乳剂、膏霜)化妆品中47种抗感染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样品加饱和氯化钠使分散,经甲醇超声提取后上机检测,各组分以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47种抗感染类药物在各自线性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2~0.47 mg/kg,定量限为0.10~2.37 mg/kg,3个加标水平平均回收率为80.7%~119.8%,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本法具有预处理简便,响应度高,准确可靠等优点,可用于化妆品中47种抗感染类药物快速准确地定性筛查与定量测定。
霍甜甜李宜鲜蒋培刘怡畅杨秋红
关键词:UPLC-MS/MS化妆品抗感染类药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牙膏中36种抗感染类药物
2024年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牙膏中36种抗感染类药物的检测方法。样品先采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分散后用乙腈超声提取,经色谱柱Phenomenex Kinetex C_(18)(50×3.0 mm,2.6μm)分离,以乙酸铵溶液和乙腈溶液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36种抗感染类药物在50~8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03~0.250μg/g,平均回收率为78.1%~119.2%,相对偏差RSD为0.6%~8.5%。应用该方法对20批市售牙膏样品进行测定,均未检出该抗感染类药物。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精密度及准确度,能够用于牙膏中抗感染类药物的测定。
邓丽华刘颖强陈洪骏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牙膏抗感染类药物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祛痘化妆品中20种非法添加抗感染类药物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P-MS)法,检测祛痘化妆品中20种非法添加抗感染类药物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C18色谱柱(3.0×150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5℃;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根据MassHunter软件提取的保留时间、母离子、碎片离子精确质量等数据,在PCDL软件中构建了非法添加抗感染类药物的筛查数据库。结果:氯霉素和螺内酯在质量浓度100~5000ng/mL范围内,其余18种抗感染药物在质量浓度50~5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检出限为0.01~0.20μg/g,定量限为0.05~0.80μg/g,回收率为83.7%~10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8.1%。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适用于祛痘化妆品中20种抗感染药物的快速筛查,为祛痘化妆品的安全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郑篮君舒展王琤帅凌明滕云龙
关键词:非法添加抗感染类药物化妆品
市售婴幼儿护肤产品中抗感染类药物非法添加情况研究
2023年
为了解本地市售婴幼儿护肤产品中抗感染类药物的非法添加状况,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从本地母婴用品店、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采购115批次婴幼儿护肤样品,采用优化的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检测方法对样品中36种抗感染类药物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115批次均未检出添加抗感染类药物。为对比不同销售渠道质量情况,同步分析网售23批次样品,其中1批次消字号中乳膏检出酮康唑,含量高达178μg/g。结果表明本地婴幼儿护肤品中36种抗感染药物非法添加情况良好,化妆品中药物非法添加的情况有改善,但问题依然存在,网售渠道更严重,应持续加强针对性监管,以降低化妆品消费者的安全风险。
吕琼芳彭敏梁惠明曾志坚黄少宏杜瓦
关键词:婴幼儿护肤品抗感染非法添加
液质联用技术在化妆品抗感染类药物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概述了化妆品中添加抗感染类药物的作用及对人体的安全风险,液质联用技术常用的质量分析器种、特点及应用领域。介绍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化妆品抗感染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并列出了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应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实时直接分析-高分辨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检测抗感染类药物的情况,并包含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尚无检测方法的三种物质,分别是丹诺沙星、甲氧苄啶和洛硝达唑。本文可以为行业相关科研人员提供参考资料,为相关检验检测机构的高效筛查和风险监测提供方向,为标准检测方法的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的检测方法的开发趋势进行了介绍。
胡贝李丽霞丁晓萍吕稳李晓健李琼
关键词:液质联用技术化妆品抗感染类药物
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检验技术和监督抽检情况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本文阐述了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检验技术和监督抽检情况的研究进展。方法:分析和总结了化妆品中非法添加抗感染类药物的分、检验技术和监督抽检情况。结合检验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快速筛查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和展望。结果:近年来,通过不断努力,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的检验技术和国家监督抽检项目均得到进一步提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技术(UPLC-LTQ/Orbitrap-MS)建立快速筛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论: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的检测标准日益趋于完善,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及早地发现化妆品中对人体有潜在安全风险的非法添加物质,为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研究依据。
黎莉莉李永斌
关键词:化妆品抗感染类药物监督抽检快速筛查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52种抗感染类药物被引量:3
2023年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52种抗感染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选用Waters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在电喷雾(ESI)正、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水剂、乳液、膏霜3个基质中52种抗感染类药物在1~5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检出限为1~10μg/kg,定量下限为3~35μg/kg。样品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1.2%~116%,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该方法适用于化妆品中52种抗感染类药物的测定,可为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的违禁添加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张丽蓉肖紫芬谢宋阳毛林芳王慧陈硕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化妆品抗感染类药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筛查化妆品中40种抗感染类药物被引量:1
2023年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筛查化妆品中40种抗感染药物的方法。样品采用含体积分数0.5%甲酸的乙腈溶液超声提取,经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p H=4.0)和体积分数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1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这40种抗感染药物在25~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相对标准偏差为0.57%~8.85%;回收率为82.25%~117.98%;检出限为0.01~1.75 ng/mL。该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分析速度快,可用于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的快速筛查。
晏润文普莲心高文分
关键词:化妆品快速筛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抗感染类药物
关于门诊妇科口服抗感染类药物利用的探讨
2022年
分析探讨门诊妇科口服抗感染类药物利用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本次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医院妇科门诊处方1000张纳入分析研究,分析其中口服抗感染类药物使用情况,然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门诊妇科口服抗感染类药物的合理性及安全性。结果:(1)本次1000张妇科门诊处方当中,使用了口服抗感染药物一共638张,占比为63.80%;具体占比情况为:喹诺酮236张(23.60%)>真菌153张(15.30%)>大环内酯112张(11.20%)>β内酰胺91张(9.10%)>林可霉素28张(2.80%)>厌氧菌11张(1.10%)>复方制剂7张(0.70%)。(2)在638张抗感染药物中,利用不合理448张,不合理利用率为70.22%,具体不合理用情况为:超疗程用178张(27.90%)>联合用错误101张(15.83%)>无指征用86张(13.48%)>非对症用60张(9.40%)>选错误23张(3.61%)。结论:门诊妇科口服抗感染类药物利用不合理情况明显,需加强门诊妇科口服抗感染类药物管理控制,提高门诊妇科用的整体疗效及安全性。
张斌
关键词:门诊妇科口服抗感染类药物安全性

相关作者

李宇红
作品数:61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龋病 防龋 变形链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杨航
作品数:28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研究主题:裂解酶 可溶性表达 抗感染类药物 葡萄球菌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
危宏平
作品数:76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研究主题:裂解酶 结核分枝杆菌 葡萄球菌感染 可溶性表达 抗感染类药物
杨航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抗感染类药物 裂解酶 裂解
闫强
作品数:83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不饱和酮 吡啶环 抗肿瘤活性物质 药效团 氟喹诺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