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1篇“ 抗体形成“的相关文章
II型抗CD20抗体用于降低抗药物抗体形成
本发明涉及II型抗CD20抗体,其用于降低抗药物抗体形成。本发明涉及治疗疾病的方法和用于降低响应治疗剂的施用而发生的抗药物抗体(ADA)形成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治疗疾病,特别是B细胞增殖性病症的方法和用于降低响应治疗...
M·巴卡克S·艾弗斯C·克莱恩P·皮萨E·罗斯曼J·萨罗P·乌马纳
四川省重症医学医护人员新冠病毒抗体形成规律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重症医务人员在新冠疫苗接种后,抗体的浓度及其免疫状况。方法从2021年10月1日—2022年2月28日,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出47个医院序号,完成7家医院、192名接种过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血液采样,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其抗体浓度,寻找抗体规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抗体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92份血样结果总抗体浓度为23.25(5.09,270.22),IgG浓度为0.94(0.15,4.48),IgM浓度为0.05(0.03,0.12)。统计分析发现,性别影响总抗体阳性率,注射第三针极大提高了IgG阳性率。接种两针灭活疫苗人员127人,1~2个月IgG阳性率最高,3个月以后明显下降。接种三针疫苗人员2个月内IgG阳性率为95.4%,接种第三针疫苗1个月内,IgG阳性率为70.0%,1~2个月内阳性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两针疫苗的人员,17~35岁人员总抗体阳性率为96.3%,36~58岁总抗体阳性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第三针疫苗人员2个月内总抗体产生率100.0%,采样期间无一例新冠重症发生。结论接种新冠疫苗后,随第一、第二、第三针时间顺序,病毒总抗体浓度逐渐提高至100.0%,具备初步免疫力。但抗体浓度在接种3个月后,逐步降低。女性的IgG浓度高于男性,年轻人抗体浓度在同时间段高于中老年人。
韩晓霖康焰李孝锦
关键词:灭活疫苗抗体检测化学发光法
II型抗CD20抗体用于降低抗药物抗体形成
本发明涉及治疗疾病的方法和用于降低响应治疗剂的施用而发生的抗药物抗体(ADA)形成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治疗疾病,特别是B细胞增殖性病症的方法和用于降低响应治疗剂,特别是T细胞活化性治疗剂的施用而发生的副作用的方法。
M·巴卡克S·艾弗斯C·克莱恩P·皮萨E·罗斯曼J·萨罗P·乌马纳
Tfh细胞中Trim37泛素化调控Bcl6功能和影响抗体形成的新机制
Mulibrey(Muscle-liver-braineye)nanism是一种临床遗传性疾病,它主要是有Trim37基因突变所引起,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侏儒症和抗体形成异常,在患病的小孩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芬兰突变(...
孙兵谷汪鹏张佳
关键词:抗体形成泛素化TFH
组织蛋白酶S抑制剂在抵抗抗药物抗体形成中的用途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组织蛋白酶S抑制剂,其用于在正接受治疗剂治疗的受试者中减少或预防抵抗所述治疗剂的抗药物抗体(ADA)的形成的方法中。
C·克莱因F·A·A·科尔布M·曼切斯特·扬S·S·阿赫麦德J·马托斯·德阿尔梅达·贝萨
血友病A患者因子Ⅷ抗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血液科59例血友病A(HA)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特征,探索HA因子VIII抗体形成危险因素,为今后因子VIII抗体阳性血友病患者的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  方法:  收集江西省人...
张中亮
关键词:血友病A发病机制
II型抗CD20抗体用于降低抗药物抗体形成
本发明涉及治疗疾病的方法和用于降低响应治疗剂的施用而发生的抗药物抗体(ADA)形成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治疗疾病,特别是B细胞增殖性病症的方法和用于降低响应治疗剂,特别是T细胞活化性治疗剂的施用而发生的副作用的方法。
M·巴卡克S·艾弗斯C·克莱恩P·皮萨E·罗斯曼J·萨罗P·乌马纳
狼疮鼠EMP在各脏器表达特征及EMP与抗核抗体形成关系研究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狼疮鼠EMP在各脏器表达特征  目的:  观察幼红细胞巨噬细胞连接蛋白(Erythroblast Macrophage Protein,EMP)在狼疮鼠组与对照鼠组各脏器的表达...
凡慧
Aβ3-10短肽疫苗早期主动免疫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体内抗体形成及对脑内Aβ沉积的研究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痴呆的疾病,近期记忆损害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AD主要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外β淀粉样斑块(β-amyloid plaques,Aβ斑)沉...
尹文超
关键词:多肽疫苗
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后的抗体形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调查‘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病毒自然感染,分析免疫接种后抗体变化规律,为调整出血热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出血热高发病区、低发病区和非疫区共抽取600人,进行发病调查和血清IgG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结果既往出血热发病人群IgG水平〉高发区接种人群〉低发区接种人群〉高发区非发病非接种人群〉低发区非发病非接种人群;既往出血热病例的IgG水平每10年衰降25%,30年后仍是接种人群的2倍以上;高发病区汉坦病毒隐性感染率33%,低发病区隐性感染率为23%;完成基础免疫接种即可获得较高抗体水平,末次接种5—10年后抗体水平下降40%,10—20年下降60%。结论出血热显性感染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在出血热历史疫区隐性感染率较高,出血热疫苗末次接种7—8年需再加强一针。
王敬军魏菁马长安李慎董建华卢晓玲关璐媛屈建惠余鹏博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抗体流行病学研究

相关作者

王秉
作品数:626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丝素蛋白 文物 丝织品 皮革 修饰
胡智文
作品数:571被引量:431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丝织品 文物 丝素蛋白 功能纤维 修饰
张罗修
作品数:29被引量:319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灵芝 雷公藤红素 白细胞介素 淋巴细胞转化 溶血素
顾愹
作品数:58被引量:195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1型糖尿病 糖尿病 胰岛自身抗体 琼脂糖 抗体亚型
彭志勤
作品数:521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丝织品 丝素蛋白 修饰 调湿 纳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