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 篇“ 投弹骨折 “的相关文章
悬垂石膏结合夹板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究悬垂石膏结合石膏夹板在肱骨投弹 骨折 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投弹 骨折 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研究的患者均为男性士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悬垂石膏治疗,观察组实施悬垂石膏结合石膏夹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 愈合时间、肩肘功能优良率、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骨折 愈合时间为(7.25±2.32)周,短于对照组的(10.26±2.5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0,P<0.05)。观察组肩肘功能优良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1,P<0.05)。结论在肱骨投弹 骨折 治疗中,悬垂石膏结合石膏夹板治疗效果优于悬垂石膏治疗,有助于缩短骨折 愈合时间,提升患者肩肘功能,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汝峰关键词:石膏夹板 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 观察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27例肱骨投弹 骨折 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10~18个月,平均(14.81±2.51)个月。骨折 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4.81±0.72)个月。上肢各关节活动范围均无明显受限,功能正常。随访期内未发生外固定钉松动、断裂、弯曲及骨折 移位。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26例、良1例,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4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 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可有效提高固定的稳定性,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 愈合好,避免二次住院手术取内固定及减少患者费用,效果较好。 高培刚 张晨阳关键词:肱骨 投弹骨折 外固定架 临床疗效 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3例肱骨投弹 骨折 的临床资料,X线片上测量骨折 长度(L),骨折 斜面角度(α),骨折 中点直径(D),并计算L/D比值,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随访记录骨折 愈合时间、并发症及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3例投弹 骨折 均为肱骨中下段螺旋骨折 ,骨折 长度(L) 38~112 mm,骨折 斜面角度(α) 33˚~43˚,骨折 中点直径(D) 19~28 mm,L/D比值为2.5~4.1。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平均出血量90 ml。住院时间5~12天,平均8天。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3.1个月。63例均在9~20周内临床愈合,平均13.4周。按Cassebaum评分,本组肩、肘关节功能优60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肱骨投弹 骨折 是不稳定螺旋骨折 ,采用微创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损伤小,固定合理,骨折 愈合时间短,疗效满意。 黄俊 万岷 刘希娥 向艳丽 陈锐 金相廷 李东洋 蔡林忠关键词:投弹骨折 微创治疗 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比较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60例肱骨投弹 骨折 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必要时增加小切口拉力螺钉固定(外固定组),30例采用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随访结果和影像资料。[结果]术中桡神经损伤外固定组为1例,内固定组为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内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14.23±1.89)个月。外固定组术后开始主动活动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内固定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肘伸屈ROM、肩上举ROM及MEPS、Constant-Murley评分均逐渐增加,且外固定组肘伸屈ROM及MEPS评分优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肩上举ROM及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显示两组骨折 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固定组骨折 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均为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的较好方法。外固定架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骨折 可早期愈合。 高培刚 孟龙 张晨阳关键词:肱骨干 外固定架 钢板内固定 可吸收螺钉联合爱昔邦缝线固定长螺旋投弹 骨折 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背景:目前治疗长螺旋投弹 骨折 的方法有很多,如悬垂石膏固定的保守治疗方法,以及使用锁定钢板、螺钉、髓内钉等内植物的手术治疗方法,但使用可吸收螺钉联合爱昔邦缝线内固定进行治疗为此课题组首次报道。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价可吸收螺钉联合爱昔邦缝线固定长螺旋投弹 骨折 的骨折 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23医院骨科1例志愿者的肱骨CT数据,分别建立钢板(钢板组)、可吸收螺钉(螺钉组)、可吸收螺钉联合爱昔邦缝线(联合组)固定长螺旋投弹 骨折 的有限元模型,设置3种工况:①固定肱骨头,向肱骨远端施加300 N纵向压缩载荷;②固定肱骨头和肱骨远端,向肱骨中段施加350 N弯曲载荷;③固定肱骨头,向肱骨远端施加15 N·m旋转载荷。评价3种工况下各组模型骨折 面最大位移、骨折 面平均等效应力与可吸收螺钉最大等效应力等指标。结果与结论:①在压缩、弯曲、旋转工况下,螺钉组骨折 面最大综合位移分别为0.52,0.27,0.544 mm,联合组骨折 面最大综合位移分别为0.51,0.25,0.396 mm,钢板组骨折 面最大位移分别为0.495,0.234,0.393 mm;②螺钉组骨折 面平均等效应力分别为5.964,4.512,24.176 MPa,联合组骨折 面平均等效应力分别为5.651,4.601,21.465 MPa,钢板组骨折 面平均等效应力分别为1.210,4.048,13.537 MPa;③对比可知,钢板组骨折 面位移最小,联合组骨折 面位移接近钢板组;联合组、螺钉组骨折 面平均有效应力均高于钢板组;④结果证实,根据该有限元分析试验结果,可吸收螺钉联合爱昔邦缝线固定长螺旋投弹 骨折 具有良好的骨折 稳定性,同时应力遮挡效应小于钢板固定,有利于骨折 愈合、避免局部骨质疏松。 覃万安 蔡洲瑜 韦葛堇 林舟丹关键词:骨折 可吸收螺钉 有限元分析 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的对比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7年1月83例肱骨投弹 骨折 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8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45例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术中桡神经损伤髓内钉组为0/38,钢板组为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钢板组(P<0.05);术后切口并发症髓内钉组为0/38,钢板组为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术后开始主动活动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Mayo评分和Neer评分均显著增加,术后相应时间点,两组间Mayo肘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髓内钉组Neer肩关节评分均显著低于钢板组(P<0.05)。影像显示髓内钉组骨折 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髓内钉组1/38有影像肩峰下撞击征象。[结论]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均为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的可靠性方法。髓内钉内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但有额外肩损伤的风险。 卢全忠 张扩 蔡程名 沈林华 史本海 安薛 宋涛 王若飞关键词:投弹骨折 带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 军事训练伤中投弹 骨折 的特点及预防策略 被引量:5 2020年 军事训练伤(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MTIs)是指因军事训练而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导致1d以上无法参与正常训练的伤情^[1]。手榴弹投掷训练是部队中必训的基础科目之一,而投弹 骨折 则为该科目的严重训练伤。军队医院是军队伤病员的诊疗机构,是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实施卫生勤务保障的主要力量。医院担负着前沿卫勤保障任务,为适应“能打仗医院”建设需求,笔者就训练伤中投弹 骨折 的致伤机制、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展开论述,旨在让广大官兵认识投弹 骨折 ,尽量避免此类训练伤的发生,对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推动作用。 简伟明 夏挺 郭以河 王凌峰 胡炜关键词:军事训练伤 投弹骨折 功能性贴扎技术对投弹 骨折 新兵术后上肢肿胀、疼痛及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贴扎技术在投弹 骨折 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的疗效与应用。方法将2013年—2017年解放军第989医院收治的发生投弹 骨折 的56例新兵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功能性贴扎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组,功能性贴扎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功能性贴扎。于术后肌内贴扎治疗前、术后第1、3、5、7天记录两组肿胀程度,疼痛程度。术后1周及2周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1天两组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后第3、5、7天功能性贴扎组的上肢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仅第5天、第7天功能性贴扎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贴扎组在第七天时肿胀基本消退。治疗开始后第3天、第5天功能性贴扎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第7天对照组和功能性贴扎组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本处于无痛状态。术后第1周虽然肘关节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肘关节HSS2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周肘关节HSS、HSS2评分功能性贴扎组比对照组均效果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肌内效贴贴扎技术辅助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缩短投弹 骨折 患者术后肿胀、疼痛时间,减轻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期肘关节功能恢复。 朱履刚 常祺 任洪峰 陈国立关键词:投弹骨折 疼痛 肘关节功能 可吸收螺钉联合缝线固定治疗肱骨干投弹 骨折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联合缝线固定治疗投弹 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8例投弹 骨折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采用可吸收螺钉联合缝线固定治疗(缝线组),27例采用钛板内固定治疗(钛板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 愈合时间、末次随访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桡神经损伤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7±3.6)个月。缝线组、钛板组的切口长度和桡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1±1.0)、(11.3±1.2)cm和3%、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骨折 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联合缝线固定治疗投弹 骨折 安全可行,与钛板内固定相比,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低、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 覃万安 蒋凌星 吴凤富 吴国栋 宋子卫 韦葛堇 林舟丹关键词:肱骨骨折 可吸收性植入物 骨钉 缝线 骨板 应用悬垂石膏结合石膏夹板治疗肱骨投弹 骨折 的疗效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应用悬垂石膏结合石膏夹板治疗投弹 骨折 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科室收治的36例投弹 骨折 患者,其中合并桡神经轻度损伤3例,双螺旋骨折 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即予以悬垂石膏固定,3~4周后改用石膏夹板外固定,石膏固定后允许早期未固定关节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 临床愈合时间8~10周,肩、肘关节功能按Rodriguez-Merchan、Mayo评分标准评分,优34例,良2例,总优良率100%。结论应用悬垂石膏结合石膏夹板治疗投弹 骨折 的方法简单易行,全程无创操作,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崔运利 刘振东 田冠玉 宋磊堂 常旭东 任德新 杨贵财 闵月关键词:训练伤 肱骨 投弹骨折 石膏
相关作者
黄昌林 作品数:246 被引量:1,308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伤 骨折 新兵 谐振 黄诚 作品数:17 被引量:68 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投弹骨折 帆船 投弹 运动学分析 肱骨骨折 忻鼎亮 作品数:22 被引量:88 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投弹骨折 运动生物力学 投弹 运动学分析 力学特征 林舟丹 作品数:80 被引量:307 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肢 颈椎 关节镜 软组织缺损 宋子卫 作品数:23 被引量:93 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3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投弹骨折 X线检查 微创内固定 训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