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6篇“ 技术美学“的相关文章
- 《落凡尘》:数媒时代电影的技术美学
- 2025年
- 数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时空局限,为电影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表现维度。通过分析《落凡尘》的制作过程与视觉效果,得以见证技术进步如何与东方美学交融,并赋予动画电影独特的艺术表达。影片通过3D动画、USD技术和动作捕捉等手段,成功塑造出独具魅力的新中式美学风格。智能制片系统的引入则在提高制作效率的同时,也保持了高水准的艺术呈现,体现了技术与美学的深度结合。
- 张雪娇
- 关键词:技术美学
- AIGC时代武侠电影的技术美学与人文守望——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为研究对象
- 2025年
- 以徐克的新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技术演进与人文表达的双重视角切入,分析AI技术如何赋能武侠电影工业化生产,重构动作美学与场景表现,同时探讨影片对传统侠义精神的现代性诠释。说明AI技术通过降本增效与视觉创新,为武侠电影注入新的生命力,但其核心价值仍锚定于人文内核的传承,即以技术为媒介实现侠文化的当代转译。徐克的创作实践表明,技术美学与人文守望的辩证统一,为数字时代的武侠电影提供了创新范式。
- 王斌李南溪孟冰冰
- 关键词:侠义精神技术美学
- 人工智能驱动下文艺创新发展的中国范式--基于技术美学与传统文化基因的耦合演进
- 2025年
- 在中国文艺创新发展的现实语境中,我们正目睹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深层次互动引发的文明数字化重生。当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千年飞天与AI生成的量子水墨在增强现实中翩然共舞,秦腔《火焰驹》的悲音经AI重组出复调和声时,这一切不仅标志着简单的技术叠加,更是一场关乎文艺本体重构的静默革命。数字时代下文艺创新遵循着三条演进路径:传统艺术语言的数字化转译、文艺创作机制的范式革新,以及审美经验的重构与再生产。
- 谷疏博
- 关键词:技术美学中国范式文艺创新
- 数字化时代的职业美育与技术美学
- 2024年
- 当前是一个科技、信息和媒体交互多元的数字化新时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物质生活方面的品质与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与之而来的新思潮也冲击着从业者的职业观。纷繁复杂的环境让未来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直接参与者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符合时代和国家需要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
- 卢慧玲
-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术美学
- 技术美学视阈下智能广告造字设计研究
- 2024年
- 目的旨在探讨基于技术美学的智能广告造字设计策略,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设计领域的最新技术,将创意和美学融入广告造字过程中。方法以广告用户的审美偏好作为智能造字设计的第一要素,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字体风格迁移等技术来实现字体创作,从而产生具有技术美感的视觉呈现形态,使智能广告文案字体呈现出更加个性化、更加多元化的审美趣味。结果构建了灵活多样的造字形式、质感丰富的造字材料和形态统一的造字结构等创新设计策略,阐述了智能广告造字设计必然是技术美与吸引注意力、传达情感,以及可识别性等字体功能的有机结合。结论技术美在智能广告造字形式、材料和结构上的独特体现,促进了智能广告造字的发展,为新技术背景下的字体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陈海章
- 关键词:技术美学字体设计
- 以陶瓷雕塑为媒塑造当代技术美学被引量:1
- 2024年
- 技术与美学,是陶瓷艺术的重要美学范畴。技术在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运用,在传统的审美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从陶瓷雕塑技术的角度看,陶瓷雕塑是技术与艺术结合最好的媒介,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对象。当代中国的陶瓷雕塑创作,应该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艺术为主导,从陶艺自身特性出发,在陶艺创作中更多地运用到现代技术美学,让现代陶艺在中国当代技术美学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如何以陶瓷雕塑为媒塑造当代技术美学,以供参考。
- 王登
- 关键词:陶瓷雕塑技术美学
- AIGC时代电影产业与技术美学的新变被引量:1
- 2024年
- AIGC席卷而来,掀起了各大内容制作领域的风波。在电影制作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AIGC成为电影界高频探讨的话题。强大的数字模型和算法等直击电影产业,AIGC的应用形态打破了传统电影制作概念。从技术美学角度出发,探讨在AIGC时代电影产业与技术美学的新变,如何影响电影“制片”的全流程,包括从电影剧本创作、电影摄制技术、电影成片、宣发等方面,见证电影产业和技术美学的时代变迁,体现AIGC对电影产业和技术带来的创新性变革。
- 夏圳锴
- 关键词:电影产业技术美学
- 技术美学视角下AI驱动未来影视变革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本文旨在从技术美学的视角,对人工智能在影视行业中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深入反思。首先,通过对影视工业化变革的剖析,本文回顾了从电影诞生之初至当代,影像技术如何由传统摄影逐步被电脑特效与数字复原技术所取代的历史脉络。特别关注了当前学界与业界对于电影成片是否依赖于摄影机实拍或电脑后期制作的激烈争论。其次,文章分析了短视频大数据如何精准定位受众,并预测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文生视频在2024年将迎来全面爆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视行业与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如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以及这一趋势对影像制作未来的科学和艺术层面的影响。最后,本文强调了在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的同时,影视行业应积极拥抱科技带来的行业巨变。
- 田苗子路五云
- 关键词:技术美学人工智能
- AIGC时代电影产业与技术美学的变革研究
- 2024年
-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AIGC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电影产业和技术美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AIGC,即生成式人工智能,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已经在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对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提高了电影制作的效率,更为电影创作带来无限的灵感和可能性。本文深入分析AIGC时代电影产业与技术美学的变革,探讨新技术如何改变电影创作、制作、发行和观影等环节。
- 李奕龙
- 关键词:电影产业电影摄影
- 材料的技术美学再造:装置艺术中的新理解
- 2024年
- 在技术时代,对材料的使用和理解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往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其物理特性和效用,而在技术美学视域下,艺术家通过独到的观念、创新性的技术和多样化的媒介,突破了这一局限。探讨技术美学如何深化人们对材料的认知,分析传统材料的当代超越、工业材料的美学转化、现成品的美学价值以及人工智能和数字材料的融合应用,可以揭示出艺术对材料运用的多重维度及其带来的新的理解,以及技术美学在推动材料认知方面的独特贡献。
- 吴陈曦
- 关键词:技术美学装置艺术
相关作者
- 陈旭光

- 作品数:522被引量:2,846H指数:3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电影 中国电影 想象力 电影工业 主流电影
- 徐恒醇

- 作品数:35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技术美学 美学研究 城市景观 符号学 功能美
- 魏文卿

-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技术美学 设计艺术教育 艺术美 家具 明清家具
- 张璐璐

-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魔幻电影 数字技术 技术美学 动画电影 陌生化理论
- 詹秦川

- 作品数:277被引量:5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人文精神 景观设计 文化 传统文化 民间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