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6篇“ 批判性反思“的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三类叙事及其批判性反思
2025年
人工智能会不会带来某种形式的“机器统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不会导致人所固有的地位和意义的丧失?人工智能会不会最终导致某种造物主与被造物的悲剧式主奴辩证法?类似的担忧构成了关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叙事,并越来越成为哲学思考和回应的主题。
陈高华赵文钰
关键词:批判性反思叙事人工智能
美妆短视频的消费文化表征及批判性反思——以“小红书”为例
2025年
美妆短视频作为女受众相当广泛的垂直领域,不仅展示了多样化的化妆技巧和时尚潮流,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消费文化。文章选取了商业气息较浓的小红书平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红书整体媒介生态进行分析,尝试对其呈现的消费生态进行描绘;从符号呈现和意义指向两个方面拆解美妆短视频的消费文化表征,最后对短视频时代的消费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以期构建更为健康的网络生态。Beauty makeup short videos, as a widely popular vertical field among female audiences, not only showcase a variety of makeup techniques and fashion trends but also shape a unique consumer cul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commercially flavored RED platform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aiming to depict its consumer ecosystem through an analysis of RED’s overall media ecology. The paper dissects the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consumer culture in beauty makeup short videos from two aspects: symbolic presentation and meaning orientation. Finally, it engages in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consumer culture of the short video era, with the hope of constructing a healthier online ecosystem.
邓晗
关键词:消费文化
智媒时代的技术加速逻辑及新失神症维利里奥消失美学思想的批判性反思
2025年
法国思想家维利里奥基于竞速学,即关注速度及其社会后果的理论体系,提出了著名的消失美学思想,以阐明媒介技术加速怎样作用于人类知觉经验,进而引发何种社会后果。然而,数字媒介技术的数值化、交互、网络化属,从不同维度改写了技术加速的过程与逻辑,“加速”在“运算”维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想象力。技术加速的“运算转向”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消失美学思想的内涵及演变。沿着消失美学的技术批判思路可以发现,不但知觉经验的弥合机制发生改变,而且消失美学的核心一一失神症的内涵,尤其是在场与缺席、呈现与消失、可见与不可见三组关系的意涵,产生了根本变化。这一变化催生出以数字合成为核心的新失神症,“生成”由此取代“消失”成为当下美学表征逻辑的关键,消失美学正演变成为生成美学。生成美学不仅产生了一种“定制化”的绵延时间体验,赋予人类有限度的时间掌控能力,还为人类身体建造了一个可感可及的数字空间,在虚拟世界还原了空间的广延
刘倩欣刘涛
关键词:数字媒介
元宇宙的元问题:批判性反思的图绘
2024年
2021年“元宇宙”这一概念登陆中国思想界,成为引发理论思考的全新契机。围绕这一“事件”,各种前沿提问层出不穷:一方面集中于科技硬件,反复涉及各种新潮术语和缩写;另一方面则侧重人文反思和未来设想。提问的冲动是自然的,但是,其中也存在颇多可疑之处。就第一个方面来说,有不少论述仅仅是围绕既定事物更换新的措辞;在第二个方面,其中涉及更多的,是一些从科技事实出发的、尚无标准的“可能”问题,对于它们,人们能得到一切答案,即使答案相互矛盾。
何博超
关键词:批判性反思人文反思前沿性中国思想界提问
ICT背景下体验式语言教学中批判性反思能力培养初探
2024年
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体验式语言教学提供了技术便利。文章着重结合ICT在体验式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来讨论批判性反思能力的培养。文章认为,与经典的体验式教学相比,批判性反思能力的重要在ICT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发彰显。体验式语言教学除了应理地利用ICT所提供的技术便利以外,还应该有意识地提升学习者和教师在语言教学和使用过程中对批判性反思能力的认知水平,强化批判性反思能力的培养。
邓昊熙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批判性反思
“种草”属的消逝:小红书隐广告的特征及批判性反思
2024年
小红书平台以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基于分享的用户属,为隐广告的产生和扩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也滋生了广告乱象。研究发现,当前小红书上的隐广告主要由非专业用户(即素人用户)创作,这些广告通常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其高度隐蔽使得广告推广与真实用户分享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模糊极易误导用户进行非理的消费行为,对平台的长期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并可能间接加剧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因此,为了确保小红书平台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构建由政府、平台、用户和商家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
张晓彤
关键词:种草隐性广告批判性反思软文广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2024年
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文化霸权不断向全球输出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作出批判性反思,并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高校主流舆论新格局等途径来应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包银山盛禹铭
关键词:文化霸权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反思
自身表达与现实定位:海德格尔现象学视域下日常生活设计的批判性反思
2024年
日常生活与现代设计的互相渗透已成为当今社会愈发普遍的现象,而日常生活的批判性思维也同设计研究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海德格尔在阐述其现象学思想的“实际生活”概念中认为,日常生活是建立在本质直观上的,其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必须自己对自身作出表达与解释。文章从日常生活设计自身反思的角度切入,摒弃传统日常生活批判性理论研究中对于“日常审美、消费文化及物质主义”的既定观念,立足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视域下,剖析日常生活的主体内涵,并尝试探讨作为本真存在的日常生活与现代设计之间的深切关联,从而揭示日常生活设计的内在构成与生存实态,以期为当代中国日常生活设计的批判性研究及实践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启发意义。
马沼印
关键词:现象学批判性反思
我国体育职业化的系统化回顾与批判性反思——以中超与CBA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体育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该文基于我国体育职业化30年发展之路的阶段划分,从我国体育职业化的权力(利)分配变迁和管理体制调整两个方面系统化地回顾了我国体育职业化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针对体育职业化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协会的角色定位及发展层次所存在的问题展开批判性反思,以厘清扼制我国体育职业化发展的问题根源,并为实现体育职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王建国
关键词:体育职业化批判性反思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双元创新的影响:组织能力的中介作用和批判性反思的调节作用
2024年
双元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的关键,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壮大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双元创新、组织能力和批判性反思为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以209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研究样本,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揭示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组织能力的中介作用和批判性反思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双元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适应能力仅在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突破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协调能力在高管团队与双元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批判性反思在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双元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了双元创新理论研究,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视角入手,探究了双元创新的可实现。实证结果为双元创新的可实现提供了证据支持,也为企业高管实施双元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奚雷彭灿李德强
关键词:批判性反思

相关作者

王凤才
作品数:142被引量:567H指数:1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研究主题:霍耐特 法兰克福学派 哈贝马斯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屠兴勇
作品数:51被引量:332H指数:1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批判性思维 创造性问题解决 自我效能感 员工创新行为 中介作用
樊清
作品数:30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研究主题: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公共能量场 行政科学 公共行政 科学主义
冯文全
作品数:591被引量:1,822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德育 高校 德育思想 教育 义务教育
曹颖
作品数:12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
研究主题:参与者 网络游戏 心性学 心性儒学 新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