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1 篇“ 扎龙自然保护区 “的相关文章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扎龙 自然保护区 科普宣教探究 2025年 湿地科普宣教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在倡扬绿色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湿地的科普宣教工作要紧密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创新承接绿色生态的崭新使命与时代要求。黑龙江扎龙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科普宣教内容根据“弘科学、讲故事、扬精神、宣保护 ”的基本原则,以科普主题、宣教设施及多元活动为着眼点,深度挖掘最具扎龙 湿地资源特色内涵的生态文明主题,依托广深化、持续性的科普宣教活动,形成“以点带线、连线成面”的立体式、开放型兼具“扎龙 特色”的生态文明科普宣教体系,充分彰显了“人与湿地和谐相处、共生”的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在深刻剖析扎龙 湿地科普宣教工作任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指标目标基础上,针对其科普宣教主题、宣教设施及活动设计进行系统解析,以期为自然保护区 科普宣教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际借鉴。 杜微 高歌 张明明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普宣教 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龙 自然保护区 丹顶鹤繁育研究进展2024年 集遗传种质与人工美学于一身的稀有珍禽丹顶鹤,自古以来就被人类所珍爱和传诵。为了能使丹顶鹤更好地生存与繁衍,黑龙江扎龙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1976年成立以来就在丹顶鹤种源鹤的选择、交尾、营巢、产卵、孵化到育雏等人工驯养繁育方面开展了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深入探索丹顶鹤的生理与行为能力同自然 环境的关系。1980年在丹顶鹤人工孵化和育雏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1984年实现丹顶鹤人工散养,并获得了当时直至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丹顶鹤散放繁殖不迁徙种群。目前,扎龙 自然保护区 人工孵化成功率达到95%,人工育雏成活率达到98%,两项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既实现了人工散养丹顶鹤在野生环境下的自然 繁殖,也成功完成了丹顶鹤户外散养越冬和人工繁殖驯化的相关工作。 王丽坤 金振华 孟令聖 张国华 张备 李烨 郝彩虹 田秋丰 薛沾枚关键词:扎龙自然保护区 育雏成活率 野生环境 自然繁殖 遗传种质 丹顶鹤 气候变化对扎龙 自然保护区 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准确了解2010年以来扎龙 自然保护区 生态变化,为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能力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方法]基于遥感、气象、地面协同观测数据,利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GSMSR(Geostatistical Model of Soil Respiration)模型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2010—2020年扎龙 自然保护区 土地覆盖、植被生态质量、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等的影响。[结果](1)扎龙 自然保护区 的主要土地覆盖类型为有水草甸,占保护区 面积的37.24%,主要分布在核心区 ,但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2)植被覆盖度呈波动增长趋势,年最高植被覆盖度平均为74.62%;(3)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呈增加趋势,2019,2020年处于“好”等级;NEP平均为253.59 g/(m^(2)·a)(以C计),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4)生长季平均固碳量为5.69×10^(5) t/a,释氧量1.52×10^(6) t/a,均存在上升趋势;(5)气温对生态监测指标的影响大于降水量。[结论]扎龙 自然保护区 是嫩江流域生态最为脆弱的区 域,植被生产力受气候影响大,需要加强生态保护 和修复。 于成龙 刘丹 殷世平关键词:固碳释氧 气候影响 植被生产力 扎龙湿地 扎龙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景观环境通用设计改造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扎龙 自然保护区 是我国AAAA级生态旅游景区 ,是丹顶鹤等珍禽活动的栖息地,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观赏和旅游。但是由于残疾人、老年人和体弱的伤病人的客观存在和数量上的持续增长,使现有扎龙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景观环境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在当今环境下,扎龙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景观存在功能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轮椅使用者的功能缺失、拄拐杖者的功能缺失和视觉残疾者的功能缺失。功能缺失远远不适应生态旅游景观环境新的需求,因此,以保护 湿地鹤类等生态系统稳定和发展为中心,对扎龙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环境进行通用设计改造,是有效改变扎龙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景观环境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景观区 域内的轮椅行进过道、存在高差的台阶、提示与行进型盲道、公共环境座椅与视觉识别符号和通用型卫生间等进行设计改造,使扎龙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景观环境真正而切实地达到通用设计原则,从而打造一个碧水蓝天、人鹤共享、环境优美、全民通用的生态景观文旅结合的乐园。 王威 郭丽萍关键词:扎龙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景观环境 扎龙 自然保护区 展陈空间适老化设计2022年 当今,老龄化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进行适老化的展陈空间设计成为重要课题。然而,扎龙 自然保护区 展陈空间未能全面考虑游览者的需求,缺乏适合老年人群的相关设计。故而,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扎龙 自然保护区 展陈空间现存的问题,从道路及无障碍设施设计、导向性适老化设计、光线性适老化设计三个角度,提出展陈空间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 陈琳琳 郭丽萍 王丹丹关键词: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龙 自然保护区 环境教育对游客行为的影响2022年 以黑龙江扎龙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研究案例,对362名游客的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环境知识对游客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意愿都有积极正向影响,游客的环境态度对其环境行为意愿也具有积极正向影响;公众对环境知识的认知中保护区 知识认知程度较高,湿地知识和鹤类知识公众的了解程度较低;保护区 对来访游客的环境教育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扎龙 保护区 环境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措施。 江玉景 宋宏伟 李滢钰 李发扬 程鲲 邹红菲关键词:环境教育 环境知识 扎龙自然保护区 基于网络文本的扎龙 自然保护区 形象感知分析 2022年 分析游客对扎龙 自然保护区 的形象感知。通过内容分析法,基于旅游地形象“认知—情感—整体”三维模型,以在线旅游网站的游客评价文本作为研究数据,运用ROST CM6软件进行高频词分析和情感分析,得出游客对扎龙 自然保护区 的认知形象涉及旅游环境、旅游活动、景区 设施与服务、整体印象四个感知方面,其中生态环境和自然 风光是影响游客积极感知形成的重要因素,游客的消极感知集中于景区 设施与服务管理。运用Gephi可视化软件生成语义网络图,得出整体形象为“扎龙 自然保护区 丹顶鹤放飞值得一游”。基于分析结果对扎龙 自然保护区 的形象提升提出建议,主要包括改善旅游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拓宽营收渠道,摆脱门票经济;研发主题活动,增加游客参与度;区 域联动发展,增加游客满意度。 侯洁关键词:网络文本 形象感知 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龙 自然保护区 求偶期丹顶鹤与白枕鹤肠道微生物及土壤微生物比较研究 微生物通过多种类型的相互作用模式,构建起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在动物肠道与土壤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肠道微生物和土壤的微生物研究已经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动物肠道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相互关联、密... 宋宏伟关键词:丹顶鹤 白枕鹤 肠道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 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龙 自然保护区 旅游景观环境生态性保护 对策之探索2022年 通过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 湿地现有水文特征、湿地景观设计、湿地植被资源、湿地保护 策略中生态特征变化等诸多方面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扎龙 自然保护区 湿地旅游景观与生态保护 间的矛盾,倡导人们对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 利用以及合理开发的关注,提出扎龙 湿地旅游景观生态系性保护 的具体措施,探索扎龙 自然保护区 湿地旅游景观环境生态修复设计方法,为扎龙 湿地景观生态系保护 提供新的设计构想与对策。 李咏玲 郭丽萍 束文生关键词:湿地 旅游景观 扎龙 自然保护区 两种管理模式下丹顶鹤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比较研究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重要的湿地环境指示物种,目前西部野生种群的数量逐渐下降。动物肠道中寄居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在宿主的生理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丹顶鹤野生种群数量恢复,本研究通过扎龙 保护区 迁... 王焕关键词:丹顶鹤 肠道微生物 笼养 半散养
相关作者
邹红菲 作品数:201 被引量:900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丹顶鹤 扎龙保护区 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龙湿地 春季 吴庆明 作品数:137 被引量:554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扎龙保护区 丹顶鹤 扎龙湿地 白枕鹤 春季 程鲲 作品数:49 被引量:383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自然保护区 扎龙自然保护区 保护地 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 郭丽萍 作品数:46 被引量:63 H指数:6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 研究主题:旅游景观 扎龙自然保护区 景观 达斡尔族 赫哲族 焦德志 作品数:87 被引量:407 H指数:13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 研究主题:扎龙湿地 芦苇 芦苇种群 异质生境 年龄结构